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兵器:本來是一種人類在史前階段用於生存和生產的工具,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萌發,工具演變成為了人類互相殘殺的兵器。例如弓箭至少出現於距今2萬年前,但是直到距今約5600年的新石器時代,才出現用箭殺人的實例。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兵器的發明應歸功於蚩尤和黃帝,在距今約四五千年前,以黃帝為首的北方部落聯盟,與蚩尤為首的南方部落聯盟發生了激戰,即著名的「逐鹿之戰」。

隨著戰爭的日益激烈,那些原始鋒刃生產工具已經不適合大規模作戰的需要,這就促使交戰雙方開始設計和製造專門用於殺傷的特殊用具——兵器。商代時期,我們的祖先開始使用青銅來鑄造刀、槍、鉞等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由於我國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各種各樣的兵器也開始多了起來,至明代,所謂的「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備定型。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古代在形容一個人武藝高強的時候,口頭禪就是「此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這「十八般武藝」究竟是哪些兵器呢?

「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找不到,最早出現於漢武帝的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畢生致力於打擊匈奴人的漢武帝劉徹,根據漢軍和匈奴鐵騎之優劣,在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之後,漢武帝篩選出了18種類型的兵器: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鑒別家呂虔根據眾多兵器的特點,將漢武帝欽定的這「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兵器。九長兵器為:戈、矛、戟、槊、鏜、鉞、棍、槍、叉。九短兵器為: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從以上所列的各種兵器中不難看出,十八般兵器大小各異,樣式和使用方式更是匪夷所思。

這十八般兵器即有長兵器,也有短兵器,即有軟兵器,也有硬兵器,即有單用兵器,也有雙用兵器。正如評書演義中所形容:有帶鉤的、有帶刺的、有帶尖的、有帶刃的,有明的、有暗的、有攻的、有防的、有扎的、有砍的、有砸的、有剁的、有射的、有擋的,堪稱是防不勝防。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而在謝肇的《五雜俎》、褚人獲《堅集》兩書之中,「十八般兵器」則更是花樣翻出,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外門兵器」。

據明代謝肇的《五雜俎》,清代褚人獲的《堅集》兩書中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人稱其為「小十八般兵器」或「外門兵器」。

錦繩套索:不知始於何時,錦繩也成為了殺人利器,施用者臨陣時用一尋常之錦繩,兩端結作錘形,長約一丈二尺,錦繩套索的作法雖然簡單,但非內力高深者不能施用。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耙頭:耙頭本為木質農具而非兵器,即今日農家用為翻盼米麥之農具,乃神農氏之遺制,不知始於何時,本為木質的耙頭也被更其為鐵質兵器。耙頭兵器在戰場上的使用率不是很高,但如果你知道《西遊記》中的天蓬元帥豬悟能,和《封神演義》里的大漢鄔文化,你就知道耙頭有多厲害了。

為了抵禦匈奴鐵騎,漢武帝欽定了這十八種兵器

據考證,古代的兵器大約有四百多種,而所列的十八般兵器,不過是最常用的一部分。

但無論是那種兵器,在武功高強者手中,它們都是最致命的武器,例如在《三國演義》之中,零陵太守劉度部下那位手持大斧,力敵萬人的上將邢道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 的精彩文章:

一張圖就讓你瞭然於胸,三國里誰才是你最崇拜的那個英雄?
從戰神到財神,關羽是如何完成跨界轉型的?

TAG:刀墓手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