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傳奇」學校:如何讓窮孩子從學渣變成學霸,實現人生逆襲?
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應該接受雞血教育么?無論貧富,如何讓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
很多家長問過這些問題,於是我們訪問了一所「傳奇的」學校——美國KIPP。對KIPP感興趣,是因為媒體說:那是給美國底層孩子的學校,堪比中國的衡水中學。
學校延長在校學習時間,讓學生們樹立考大學的信念,89%的學生成功考入大學(一般貧困孩子大學入學率不到10%),命運從此改變。
於是有人驚呼:原來美國並不只有快樂教育,美國普通家庭孩子們,也要拚命學習!勤奮勝過一切!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的文章解讀了KIPP高升學率背後的教育理念、以及家長可以實踐的教育方法,希望開啟一些新的思考。
1
美國的「底層教育」什麼樣?
很多人覺得:美國公立學校雖然免費,但師資和生源一般;私立學校人少、個性化教育、名校錄取率高,但學費太貴。
教育似乎演變成一場家庭財力大戰,而那些念了私校,花了上千萬,卻表現平庸的孩子,成了父母們的噩夢。
實際上,美國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學校,叫做charter school(特許學校)。它是私人辦的,可以擁有獨立的教材和教學系統,但政府給與補貼,家長不用支付學費。學校會嚴格控制人數,如果周圍社區的申請人數多於學校空位,學校會通過抽籤決定入學。
美國之外,加拿大、智利和哥倫比亞,也有這類特許學校。
KIPP(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 )就是特許學校中比較大規模的品牌學校,它成立於1994年,目前在美國有224所KIPP學校,96,000多名學生,其中90%以上是非洲和拉丁裔的孩子。
KIPP的升學率高,而這靠的並不僅僅是延長孩子在校時間,更重要的是革新教學方式。他們的理念和方法對中國家長有什麼借鑒意義?
我們和KIPP的三位老師交談:一位是Nikki Barnes,她是資深教師,如今擔任KIPP中學的董事總經理;一位是Zach Meisner, 他是KIPP波士頓學校的校長;還有一位是 Caleb Dolan,他是KIPP的麻省學校的常務董事。
Nikki講了一句很打動我們的話:「(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們不應該成為問題,他們應該成為解決問題的人。」
而對於每一個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02
讓每個孩子都愛學
快樂教育 = 提早放學,多玩少學么?KIPP的三位老師認為,這是對快樂教育的誤解。
教育要授人以漁。「讓每個孩子愛上學習」,擁有健康的內動力、找到人生價值,這才是快樂教育的本質。
Zach校長說:「成年人會有一種錯覺,以為孩子只喜歡玩,不喜歡學東西。事實不是這樣的。當孩子找到目標,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他們會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所以,作為大人的我們該怎麼做呢?
01
建立目標感,並給予孩子及時反饋
在KIPP學校,老師會給孩子們一個「目標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在進步、在成長、在變得更好。Zach說,如果你讓孩子做45分鐘的課堂練習,你要讓他們感覺自己經過這45分鐘獲得了進步、懂得更多,在家裡也是一樣。大人們要給與孩子合適的任務,讓他們獲得成就感,並給與孩子及時的反饋鼓勵,讓孩子們心甘情願的說:「我還想做,我還能做更好!」
如果你給與孩子的任務不恰當,或者,沒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些,他們會變得不主動、不配合;學知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積極的、具體的、當下的反饋很重要,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和作業「被看到了」,被肯定了,而不是被忽略了。
Caleb說:「為什麼很多孩子們會沉迷遊戲?因為他們在遊戲中得到當下的反饋,看到自己晉級了,馬上有一份滿足感,然後還想做得更好。」 而這樣的反饋,可能正是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當中缺失的。
當孩子第一次主動投入學習,或者取得進步時,來自家長和老師當下的肯定,會讓孩子收穫滿足感。家長需要提醒自己,不要總是看到孩子不夠好的部分,忘記好的部分,用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來糾錯。
02
尊重孩子,與他溝通
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傾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找到激勵孩子的方法。
Nikki說,在學校里,即使3歲的孩子,你也可以問他們:「你覺得這裡好嗎?你覺得我哪裡沒有說清楚?」 用詢問的方式,讓孩子表達。不要把雙向溝通,變成家長一個人的演講舞台。
成年人往往習慣於對著孩子發號施令,「不要這樣」、「不許那樣」,「天哪!你快點不行嗎!」 這種方式最節省時間。可是長此以往,孩子的世界被打亂了,他成了成人秩序的服從者,你將無法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只有當你跟孩子溝通、用詢問代替命令,孩子才會去主動思考,願意與你交流想法,並真心接受你的建議。
Nikki說,美國的歌唱組合Sweet Honey in the Rock唱過一首歌,歌詞說「孩子並不是你的」。當她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她像很多家長一樣,覺得這怎麼可能呢!「我的孩子當然是我的。」
但後來她明白,孩子是屬於世界的,孩子們不應該是家長的複製品,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當你希望孩子獲得主動性,學習自己管理時間,你先要拋開自我,尊重屬於孩子的時間步調。Nikki有兩個孩子,女兒四年大學畢業,但兒子用了6年才畢業。Nikki說,這6年就是他需要的時間,每個孩子是不同的。
在學校,她同樣發現,當你希望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你需要先給與孩子們一定的自由度。與其事無巨細的做一個「看守者」,管頭管腳、發號命令,不如啟發孩子們自己去思考。比如,詢問孩子,如果你按照這種方式來使用時間,未來會發生什麼呢?最終,孩子會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善於運用故事
這個方法不是KIPP首創,而是被美國教育界用於引導孩子認知發展的一套系統方法。
在開頭的視頻里,你會看到數學老師表情誇張的說:「我遇到一個問題!」
孩子們睜大眼睛問:「你遇到了什麼問題?」
然後,老師講了一個故事,主人公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孩子們被故事吸引,開始紛紛想辦法幫助主人公……數學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計算,而是讓孩子們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Nikki說,所有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也很容易進入故事裡的情境。所以,KIPP的老師們傳授知識時(哪怕是數學課),他們也會編一個故事,可能把同學們的名字都編進去,讓孩子們被吸引,然後共同解決問題,學到知識和技能。
真正的快樂學習,比較的不是學習時間有多短,而是學習方法有多好。
而聰明的教育者會去尋找方法,平庸的教育者則只會下達命令。
互相鼓勵,終身學習
KIPP還有一個秘訣,就是打破教室的界限。跟三位老師在一起,你會發現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KIPP學校,但彼此互為師徒,非常熟絡。
詢問NIKKI,她介紹說,KIPP的理念是「我們在學校做教育,而不僅在課堂教書;我們為了人生而學習,不是為了學校而學習。」所以KIPP的老師們,不管教什麼年級,都可以叫出KIPP幼兒園或高中的學生的姓名。
老師們互相聽課,相互學習。
這在美國其他學校不太常見,因為老師們往往注重授課隱私。這種聽課模式反而在中國的學校里比較熟悉。
所以說,東西方都有值得借鑒的形式,彼此值得相互學習。
而把KIPP簡單的類比為中國的「衡水模式」,並就此說,美國底層孩子也在雞血教育,這是不客觀的。
KIPP學校的作息,的確比美國的其他學校長。一般美國中小學早上8點多開始,下午3點結束,而KIPP則是早上7點15分開始,下午4點45分結束,學生回家還有作業。在假期,學生們還需要完成書籍閱讀。
而勤奮之外,KIPP學校實實在在的引導方法,卻是更值得思考借鑒的。
03
我值得為自己驕傲
KIPP的校訓是:「Work hard,Be nice」(勤奮學習,友善待人)。
聽上去像一句口號,學校如何貫徹這個校訓呢?
Caleb說:學校會努力讓學生們感受到,他們「比自己的生命更大」。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超越自我的更大價值,可以幫助和惠及他人。
這樣的認知,是孩子們努力學習和成長的一方源泉。
而Celebration (慶祝)是學校里的一種常見激勵手段。
在KIPP學校,不僅開學和畢業慶祝,在學生每天進入學校,跟老師同學友善問候時也會慶祝;
課堂上,老師們不僅為那些表現最活躍、最積極的學生慶祝,同時,也為那些不常發言、但認真聆聽他人、能夠吸收他人想法的孩子慶祝;
不僅慶祝那些取得最好成績的孩子,同時,也慶祝那些獲得最大進步的孩子;
同學們不僅為自己慶祝,也為別人敢於嘗試、敢於回答問題的勇氣慶祝。
不僅慶祝成功,他們還慶祝困難和失敗。Nikki說,如果,有的孩子今天沒有通過考試,我們會慶祝這一天,告訴他們:「你現在沒有達到目標,那只是當下的暫時情況,讓我們一起來面對,把失敗當成一次成長。」
這些慶祝,會幫助孩子們找到人生更豐厚的意義,找到努力的價值。
Nikki和老師們,都贊成用積極地方式引導孩子;而不是永遠盯著問題,常常指責和批評。在他們看來,積極的回應,也會給孩子努力學習的動力。
這樣積極的能量,還體現在「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給孩子機會與希望。比如,Caleb談到如果一個學生說謊,老師們如何應對。他說,我們會告訴老師,品德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孩子撒謊,不要給他貼上「永遠的說謊者」的標籤,因為你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學習而改變。品德是一種可以改變的習慣,不是什麼「固定資產」,不是一成不變的。
KIPP的多數孩子來自低收入家庭,原生家庭問題很多。面對這樣的孩子,老師們都抱有極大信心,鼓勵和引導他們,想想我們對於自己的孩子和親人,是否也能如此呢?
當然,作為一個挑剔的觀察者,我對KIPP的模式也有疑問:KIPP的孩子們雖然在學校得到理解和鼓勵,學會與人為善,然而,到了社會上,少數族裔仍難免遭到歧視;KIPP的老師們如何幫助他們準備這一天?
我們身邊的很多留學生家庭,都在為文化的隔閡而苦惱。孩子們留學來到異國,以前家庭里給與的正能量,彷彿不起作用了。孩子在新環境被孤立,變得沒有自信,找不到自我;很多孩子會懷疑自己、否定父母。一些留過學,或者從小城市來到大城市的人,往往在糾結中希望跟原生家庭劃清界限。
KIPP的老師們說,這個問題特別好,非常值得分享和探討。
而KIPP是如何做的呢?
在KIPP,自我認知是重要的一課。每年開學第一天,老師學生們會集中在一起,一起聊聊「我是誰」:我的自我認同,對他人的認同,以及在群體中遇到什麼挑戰。這樣的探討,是為了讓孩子們學習找到自己,並學會面對衝突。
到了第五年,老師會讓孩子們把家庭的合影帶來,跟同學們大大方方介紹「這是我的家人」,這被稱為「驕傲的時光」(The moment of proud),讓他們學習接納自己和家人。
Nikki說:「我們會告訴孩子,你的家庭就是你們成長的財富!比如,有的孩子居住條件很局促,三代人還有姑姑舅舅住在一起,我們會告訴他們,正因為如此,你們學會如何與大家庭相處,這是一種寶貴的能力,是一筆財富,應該為此感到驕傲。
我們會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原生文化,而不是讓他們迴避;我們希望他們正視自己,為自己的經歷感到自豪。
我們的家長有的說英語,有的說西班牙語、海地語。我們會確保家長會上有翻譯,這是尊重他們、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種方式。
學校不會說:你怎麼不講標準的美語,你的口音好難聽。學校希望讓孩子們為自己的文化驕傲。」
NIKKI作為非裔的美國媽媽,她一直告訴孩子:「無論你們身在何方,你已經是完滿的;但你到了新的地方,也要向當地學習,這種學習的姿態,源於你對於新知的渴望,而不是對自己的否定。
請不要說:我不認識這裡,我不懂這裡的習俗,這裡怎麼是這樣的!
當你到達新的地方,嘗試把你想要成為的人,和過去的自己聯繫在一起。
我曾讀書的大學主要是白人。我既和黑人學生玩在一起,因為他們讓我感覺像在家裡一樣,我們有共同的文化遺產;同時,我也會勇敢選擇和白人玩在一起。
(總之)永遠不要失去自我,但也要有勇氣探索。」
而Caleb 建議,當家長決定把孩子送到國外,讓孩子提前閱讀母國的歷史格外重要。在歷史當中,孩子會看到母國人的經歷、他們曾有的掙扎、他們漂洋過海遇到的挑戰和榮耀……然後找到一種聯結和情感歸屬。
Caleb老師說:「現在我們總把教育重心放在科學和編程上面,忽略了用歷史知識幫助孩子和過去、和母國的社群建立連接。」
在KIPP學校,老師們會把歷史名人的故事,和孩子們的當下聯繫起來。採訪時,我看到KIPP的校名衫背面,印著 Fredrick Douglass(道格拉斯)的話:「沒有掙扎,就沒有進步」 (without struggles there is no progress)。他曾是一名奴隸,最終投身到廢奴運動中爭取自由。老師們用類似這樣的故事,引導孩子們面對人生必不可少的痛苦經歷,在經歷中獲得進步。
Caleb還說,引導孩子們獲得批判性思維很重要。尤其在美國,無論本土學生,還是留學生,要學會批判性的看待從網路、報紙和電影里接收的信息。他說:「對於亞洲的孩子,當他們看到好萊塢大片的英雄人物里沒有亞裔,他們需要有自信對同伴說:『那是電影有問題,而不是我有問題。"」
讓孩子們學會批判的看待現實,為自己感到驕傲,這是KIPP對於學生們的品德培養。
從建立學習興趣,到樹立自信心,KIPP好成績的背後,遠遠不止於勤學苦練。而這也是所有家庭和學校教育成功的真諦吧。
文章來源:留學全知道。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老師,你敢上「裸課」嗎?
※速度比復興號快一倍!地表最快交通工具要來了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