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家:任伯年《二十四孝圖》 欣賞
書畫
05-25
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輯錄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編成《全相二十四孝》,序而詩之,用訓童蒙,成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後來,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圖詩》、 《女二十四孝圖》等,流傳甚廣。在中國傳統木雕、磚雕和刺繡上,常見這類題制的圖案。近代以來,《二十四孝圖》的傳播並未因西風盛行而停輟。1888年,上海《申報》開始向訂戶隨報贈送一張新式月曆牌,主要內容就包括《二十四孝圖》,旨在延續北方與中原文化圈的倫理實踐理性。
任頤(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人,清末著名畫家。自幼隨父賣畫,後從任熊、任薰學畫,後居上海賣畫為生。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傑」之一。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技法全面,山水、花鳥、人物等無一不能。重視寫生,又融匯諸家法,並吸取水彩色調之長,勾皴點染,格調清新。任伯年二十四孝圖,紙本設色,20.7*15.4cm,1866年作,廣東省博物館藏。
覺得不錯,請在右下方點「在看」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