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強:凱?尼爾森對精英主義政治哲學的剖析
在政治哲學領域中,精英主義理論佔有重要地位,影響深遠。早在柏拉圖的「哲學王」身上即已出現精英主義的影子,馬基雅維利的「君主」則體現了政治精英對權力的現實追求。但一般認為,精英主義的系統化理論形態發軔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將資本主義推入私人壟斷階段,壟斷資本家登上歷史舞台,金融寡頭操縱國民經濟命脈,進而通過各種方式控制國家政權乃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時,以莫斯卡、帕累托等人為代表的傳統精英主義粉墨登場,他們否定平等的意義,否定民主的價值,強調精英對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用理論呼應了當時壟斷資本主義的整體態勢。後因與法西斯主義的理論牽連,傳統精英主義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走向衰亡。戰後至今,精英主義以其當代形態重回理論舞台,並試圖彌合階層差異與權利平等、精英統治與民主政治之間的溝壑,出現了諸如「權利精英主義」「民主精英主義」等流派。
縱觀精英主義的「理論旅行」,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從政治現實主義出發分析問題的視角沒有改變,為精英統治服務的立場沒有改變,強調人們生而有貴賤之別,精英統治大眾是社會應然狀態的核心要旨沒有改變。面對右翼「自由至上」「平等侵害自由」等觀點,加拿大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凱·尼爾森對精英主義進行了剖析,力求展現精英主義對平等主義的批判背後所隱含的真正意圖,以及精英主義理論的不自洽性和精英主義社會的可怖性。
根據尼爾森的界定,精英主義認為「社會原則上應該由天生有才幹和嚴謹而富有衝勁的精英人才,按照效率和產出的標準來管理,社會中的利益和責任也應該按照對生產力的總體貢獻來予以分配」。尼爾森認為,這種精英主義社會致力於生產力的增長,追求社會財富的總體最大化,但卻是不穩固的,也是難以運轉的。一方面,很多上層社會的成員將會努力顛覆嚴苛的功績標準和應得標準,以防這些標準運用於自己的孩子,而這種現象不會被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下層社會的成員也不滿足於他們的環境和未來,他們會聯合起來反抗,從而引起社會動蕩和激烈衝突,極大破壞社會生產力。因此,精英主義本身是一種不自洽的理論。
但最為根本的是,精英主義社會是一種泯滅人性的社會,其程度至少超越了人們在當前社會中的體驗。在精英主義社會的所有領域中,人們之間存在不斷的競爭,不斷地對人進行評估、分類、分等,以期人人處於最適合他們的社會位置,從而使社會生產更有效率。尼爾森認為這太過冷酷,人們相互聯繫的方式太過冰冷、理性,充滿了算計。這是一個剝奪人性的社會,它破壞了人們之間的友愛或團結,破壞了康德所說的「目的王國」概念,即人類是一個共同體,彼此將對方作為目的王國中的平等一員而相互尊重,人是目的,而不僅是手段。
精英主義社會也是一個反民主的、家長式的社會。精英主義破壞了人們的共同性,或是鼓勵優勢者對弱勢者的傲慢和輕視,或是鼓勵前者以一種屈尊的偽善態度對待後者。可見,精英主義佔統御地位的社會將是一個精英統治的家長式社會,是一個反平等的社會。人民大眾幾乎不可能進行自治,所謂的「民主精英主義」只不過是在精英範圍內才適用。正如羅爾斯強調的,精英主義以一種相對的方式損害了很多社會成員的平等自尊,並且也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自治。精英所強調的「機會平等」只是「意味著一種使較不利者在個人對實力和社會地位的追求中落伍的平等機會」。
最後,尼爾森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精英主義理論所隱含的真正意圖:「精英社會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人性化的社會,它只不過是一撮精明的功利最大化主義者鑒於社會現實,為了鞏固他們的地位並獲得進一步的利益而提出的主張。人們之間的道德關係——真正的人性化的關係——將伴隨精英主義的貫徹而變成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可見,平等主義和精英主義之間的關鍵不同在於如何看待人類的個體差異。精英主義更為重視這些差異,並將其作為社會地位和等級劃分的基本原則。而平等主義者則認為人們有不同種類的才能,智慧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個體差異只是人們不同性格、特點和才能之間的差異,而不是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更「優等」的原因。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集各種才能和不足於一身,這通常與天資、父母情況、階級背景和成長經歷有關,也與個人興趣有關。我們應該接受個體間的差別,而不應焦慮地詢問「誰更好,誰更壞」。人們之間存在差別的事實不能成為貫徹平等主義的合理障礙。正如尼爾森指出的,如果我們將「葆有寬容感和自由精神」作為我們深思熟慮的判斷,那麼我們就會反對將個體間的差異作為社會分層的源頭,而不是友誼的來源。
(本文系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馬克思主義忠誠觀融入『綱要』課和『原理』課教學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思政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 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駐華大使訪問中國社會科學院
※蕭紅真實的「側面」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