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全球三大航天巨頭一敗塗地:居然被一家成立僅17年的民企碾壓

全球三大航天巨頭一敗塗地:居然被一家成立僅17年的民企碾壓

利刃/TONE

從美國民營航天企業SpaceX近來和美國航天"國家隊"聯合發射聯盟(ULA)為了幾份空軍訂單頻頻"對簿公堂"的現狀來看,SpaceX這家成立未滿18年的航天企業顯然還羽翼未豐,需要美國政府的資金培育,但就在近日,美國著名投資銀行傑富瑞拋出了一份和航天發射業務有關的營收報告,其中明確指出SpaceX已在火箭發射收入上躍居全球榜首,將美國ULA、俄羅斯赫魯尼切夫、歐洲阿麗亞娜、日本三菱重工乃至於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等競爭對手統統挑落馬下……

圖為將美國空軍X-37B無人太空梭發射入軌的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此前類似任務由ULA壟斷。

具體而言,在全球去年約80億美元的航天發射"蛋糕"當中,SpaceX獨自切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就是20億美元;家大業大的ULA則略遜於前者,切下了近18億美元的份額……在這兩大"吃肉"的巨頭之外,歐盟、俄羅斯和日本的"航天國家隊"就只能"喝湯",它們的火箭收入基本達不到十億美元,甚至只能在五億美元上下打轉。

圖為日本H-2A火箭第29號箭,該箭執行了日本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商業發射。

事實上,若不是日本和俄羅斯等國"軍用衛星只能在本國發射"的潛規則,三菱重工和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等"國家隊"還可能完全陷入顆粒無收的境地:用2018年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進行的6次航天發射為例,其中僅有一次是發射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的HTV-7飛船,其它五次都是和地面觀測有關的"情報搜集衛星",也就是統稱的間諜衛星。

至於實際能掙錢,而非純靠國家補貼運轉的"商業發射任務",日本三菱重工在2015年被Telstar通信衛星公司光顧了僅僅一次之後,也就再也沒有梅開二度。

圖為在廠房內組裝的Telstar-19V衛星,它已經由獵鷹九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日本人等不來訂單的原因也很簡單:被日本各界用"工匠精神"等幌子吹得神乎其神的H-2系列火箭報價昂貴,幾乎是SpaceX的兩倍不止。而正是這個原本在美俄日歐等航天發射機構中"蜻蜓點水"的Telstar公司,在嘗過SpaceX的"甜頭"之後立刻一發不可收拾,指定由後者發射通信衛星,畢竟便宜才是硬道理嘛。

同樣的,在面對需要建立66(常備) 6(冗餘)顆衛星構成的龐大星座時,著名的"銥星"公司也"冒險"地選擇了SpaceX,而事實證明這個被外界廣泛質疑的選擇無比正確:70顆衛星已經盡數順利進入軌道,且SpaceX還為銥星公司節省了2億美元。

圖為在Telstar-19V發射任務後返回地面的獵鷹九號火箭芯一級。

正如傑富瑞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所說,因為帶來了"價格競爭",所以SpaceX的到來對於手中有衛星準備發射,乃至於希望擁有衛星的客戶而言是積極因素:和其它"國家隊"動輒上億的通信衛星發射報價不同,獵鷹九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報價最低可以壓到4000萬美元左右,除卻價格低帶來的無可比擬優勢之外,發射門檻的降低也能將極大拓展SpaceX的客戶市場。

但從SpaceX的競爭對手,也就是其它國家的"國家隊"角度來看,SpaceX的到來無疑是絕對的噩夢。

圖為在法屬蓋亞那準備發射升空的歐空局阿麗亞娜-5ECA運載火箭。

一言以蔽之,對於包括ULA在內的美俄歐日"航天國家隊"而言,擺在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也走上類似SpaceX的道路,且砸錢比前者更狠,以圖在國際發射市場上和前者正面競爭;要麼就只能在所謂的"國家合同"庇護下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但問題就在於,除卻左手ULA,右手SpaceX可以"左右逢源"的美國之外,俄羅斯、歐盟和日本的"航天錢包"並不是哆啦A夢的無限口袋,任"國家隊"們想要多少就可以拿多少……

圖為搭載歐洲空客防衛和空天分部衛星的獵鷹九號火箭。

從現在來看,SpaceX和歐洲、俄羅斯和日本等國的"航天國家隊"之間的競爭還只停留在單純的商業層面上,但一方面從短期來看世界航天發射的"總盤子"就這麼大,SpaceX多出多少,其它競爭對手就要少掉多少……換句話說,如果此消彼長的態勢不能改變,SpaceX很快就會把各"航天國家隊"擠進被迫收縮的邊緣。

圖為SpaceX"星鏈"互聯網計劃的兩階段衛星密度圖,衛星數量之多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放眼前方,包括互聯網衛星、無重力實驗室和無重力工廠在內,一大批不同於"星際殖民"的空間應用新概念正在逐漸成型,這一點和美國上世紀70年代不惜一切代價登月,但後繼乏力的情況完全不同——可以這麼說,如果哪個國家率先掌握了通向無重力軌道空間的廉價手段,能夠將大量載荷以低廉的成本發射入軌,那麼這個國家就有機會像第一個進入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那樣,以"贏家通吃"的態勢拿下隨後數百年的絕對主導地位,甚至於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太空國家"。

圖為旨在於能達到地球-火星往返的SpaceX"星船"火箭。

在向前看之後,再重新回到傑富瑞的投資報告文本上吧。考慮到本份報告的"投資"性質,中國航天並未被包括在內,也就沒有和SpaceX在圖表上"一較高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2018年創下發射數量新紀錄,乃至於在數量上趕超美國航天的中國航天並不會較SpaceX遜色。

不過在筆者敲下每一個字元的同時,時間依舊在一去不回頭地往前狂奔:俄羅斯人對SpaceX的"梅林"發動機投去不屑嘲笑的一幕不過還未過去十年,SpaceX"重型獵鷹"火箭發布會上的冷嘲熱諷,到當今該款火箭拿下"全球霸主"地位之間也不過相隔七八年……不管怎麼說,這位航天新秀已經表現出了足夠恐怖的潛力,如果不能夠迅速對它加以足夠的重視,乃至於和它展開全面競爭,後果可能真的會不堪設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這一神器即將服役,普京:先想好對策!
28年磨一劍,俄新款導彈S350終於修成正果,還要感謝韓國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