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常所說「買東西」有何含義?為何不叫買南北,有種說法很有意思

平常所說「買東西」有何含義?為何不叫買南北,有種說法很有意思

如今每次提起買物品,不管是何地的人都會說是去「買東西」,可以說東西在這個語境當中已經默認代表所有的貨品。對此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從來不會感到疑惑,不過若是認真思考,為何買物品要叫做「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或者是其他的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有一位古人早就給出了答案,他就是朱熹。

提起朱熹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宋代最著名的儒學家。不僅是在中國名氣高,朱熹在海外的地位更高,尤其是在日本。在日本的許多古城當中可能看不到孔子的祠廟,但卻可以看到朱熹的祠廟,在日本朱子的地位僅次於孔子,但知名度比起孔子也不遑多讓。

朱熹的確當得起這個地位,如果想要研究儒學,朱熹是絕對繞不開的一位人物。儒學在宋代的發展爭議很大,有許多人都認為儒學在漢代被曲解,而在宋代被徹底玷污,此後的儒學與之前的儒學有著雲泥之別。客觀地講,宋代儒學應該被詬病的地方確實很多,但是儒學在宋代的發展與完善,思想的系統化,以及儒學思想徹底融入百姓生活當中,也是不可否認的,而這一系列的發展,朱熹在裡面佔據著最重要的地位。

朱熹在宋代的地位極高,他與生前落魄的孔子不同,朱熹自成名之後便一直是無數學子心中的思想榜樣。朱熹的理學成為當時的官方學說,他對於儒家思想的解釋和批註成為考試的答案。這也就是說,在宋代想要做官就要學習並了解朱熹的思想,所以當時朝堂上大部分的年輕官員基本上都算是他的學生。在這種背景下,朱熹在當時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不過,在當時地位如此崇高的朱熹,其實並沒有以「聖人」自居,相反,他非常平易近人。在宋代教育發展的很快,各地學塾和書院數量極多,其中朱熹的書院是最著名的。朱熹最喜歡在有時間的時候來到鄉里,開辦講壇,向鄉里的百姓講述自己的思想,同時幫助百姓掃盲。而就是關於此,還有一件軼事。

據史書記載,朱熹有一次在一處鄉里開設講壇,附近許多百姓都來到此地,聽著夫子講述道德與思想,同時也為了觀看這位著名的儒學大家。在人群當中,既有學子也有農夫和商販,還有孩童和婦女,不過朱熹並不介意這些,他在講台上向百姓講述著儒家思想,百姓聽的非常認真。

然而就在此時,有一位年輕女子挎著竹籃路過,因為她年輕貌美,因此許多人都分神看向她,這讓治學嚴謹的朱熹非常不喜。朱熹將那位女子喊來,向台下的人問道:「有人知道她是去做什麼的嗎?」有人回答說:「知道,她挎著籃子,是去買東西的!」朱熹聽完繼續問道:「那為什麼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

聽到這個問題,眾人都沉默起來,這個平日里再熟悉不過的詞語,此時他們竟不知如何回答。而就在此時,一位約莫十歲的孩童站了起來,說道:「夫子我知道為什麼!因為東西是木金,南北是水火,因此竹籃可以裝得下東西,卻裝不下南北!」朱熹聽完之後嚴肅的對其他人說道:「連一個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麼你們不懂?」眾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不敢說話。朱熹接著說:「學習要認真,治學要嚴謹,否則將無寸進!」

通過此事,朱熹的嚴謹和認真躍然紙上。當然,對於此也有人表示質疑,比如有人說之所以叫「買東西」,是因為自漢代開始,長安城裡就設有「東市」和「西市」,用於買賣物品,因此才叫買東西。這種說法非常有道理,不過想必朱熹是知道這一點的,他之所以誇獎那位神童,可能既有欣賞他的意思,也有批評其他人聽課不認真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嘉慶上台,懲治和珅時列舉了二十多條罪狀,為何唯獨沒有貪污罪?
袁世凱為保護家鄉,修鐵路時下了個政策,讓一小縣因此崛起成省會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