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比范進還慘,72歲才為歲貢生,何謂歲貢生?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屢試不中,72歲才為歲貢生,什麼是歲貢生?蒲松齡生前熱衷科舉屢試不中,一部《聊齋》卻讓他享譽世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作為封建時代的讀書人,蒲松齡的最大理想也是希望能「學而優則仕」,所以,他的一生都是奔跑在科舉之路上的。從蒲松齡是山東淄博(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蒲氏是淄川世家,受家庭影響,蒲松齡也一直熱衷功名。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19歲的蒲松齡初應童子試,便以縣、府、道三試第一進學,成為秀才,受到山東學政施閏章讚譽,一時在鄉里傳為佳話(「名藉藉諸生間」)。
蒲松齡的這次初戰大捷,其實是帶有幾分偶然的。考試中,蒲松齡用八股文的格式,寫出了近乎記敘體的文章。如此新穎的答卷讓時為山東學政的文學大家施閏章眼前一亮,於是擢為第一。但是,令人難以想到的是,這次顯得太過順利的童子試,卻給蒲松齡接下來的「屢試不第」埋下了不幸的種子。
我們可以梳理出這樣一張蒲松齡考試的年表: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應鄉試未中;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應鄉試未中;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應鄉試未中;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應鄉試未中;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應鄉試,因「越幅」被黜。
所謂「越幅」,就是考試違規。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答卷是有一定格式的——卷面有紅線畫出的橫直格,每頁的行數及每行的字數均有規定,如超越行、格隨意書寫者即為越幅。凡越幅者,即以違式論,試卷貼出,不予錄取。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應鄉試,再次犯規被黜。直到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年過半百的蒲松齡仍沒考過。為了養家糊口,蒲松齡一邊應考,一邊充作塾師,並且還堅持創作,不僅寫下了大量詩文,還給後世留下了著名的《聊齋志異》。
科舉是培養人才的,蒲松齡卻是個天才。可在這樣的錯位中,他仍舊執著地堅持自己。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蒲松齡再赴青州應考。在掙扎一生後,年已72歲的蒲松齡總算拿到了一個「歲貢生」的頭銜。
這樣的結局,對於已經風燭殘年的蒲松齡而言,已是聊勝於無。當親朋好友前來祝賀時,蒲松齡還頗覺羞愧。在《蒙朋賜賀》詩中,表露了他當時的心跡:「腐儒也得賓朋賀,歸對妻孥夢亦羞。」
與范進中舉不同,蒲松齡歲貢生的含金量遠沒有舉人高,也不能給他的生活帶來什麼明顯的變化。那麼,蒲松齡的歲貢生到底是個什麼「身份」呢?貢生是指明清兩朝秀才(又稱生員)成績優異者,可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為貢獻給皇帝的人才。明清時期間,每年或二三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優秀生員升入國子監就讀,稱為「歲貢生」。
除貢生外,在國子監學習的人還有監生。貢生是由府、州、縣學中考試升入的,監生則指非考試進入國子監讀書的人。清朝監生分四類: 恩監、蔭監、優監、例監。
其中,由皇帝特許給予國子監生資格的稱恩監,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或勛戚子弟入監讀書的為蔭監,由附生被選入國子監讀書者稱優監,以捐資進入國子監學習的稱為例監。
乾隆以前對監生嚴加考核,後來僅存虛名,一般未入府、州、縣學而欲應鄉試,或未得科舉而欲入仕做官者,都必須先行納捐取得監生出身,但不一定都要去國子監讀書。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就屬於這種類型。
蒲松齡成為歲月貢生後,由於年齡太大,就沒有進京入國子監就讀,而是受知于山東學政黃叔琳——由黃叔琳代培。四年後(康熙五十四年),年已76歲的蒲松齡「倚窗危坐而溘然以逝」。
蒲松齡的一生是寂寞的,除中年一度作幕於寶應,居鄉以塾師終老。他生前窮困聊倒,死後卻因一部《聊齋志異》贏得世界級聲譽。有人說,《聊齋志異》的藝術水平達到空前高度,而且同李杜詩,《紅樓夢》等構成中國文學史上綿延不斷的高峰。
《聊齋志異》不僅是中國文學的寶庫,也是世界文庫里的東方瑰寶。從1848年美國人衛三畏將其中的《種梨》《罵鴨》譯成英文至今,《聊齋志異》已有英法德捷克等十八種文字的三十個譯本在世界流行,並且對日本文學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後世有評論家稱蒲松齡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先生也曾評價蒲松齡「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可以這樣說,無論什麼樣的讚譽,蒲松齡都受之無愧。
(圖片來自網路)
※他才是三國時代名副其實「盜墓王」,不是曹操
※此人很晚才上梁山,為何能超越林沖成為馬軍五虎將之首?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