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最猛前鋒,一生150場硬仗未敗,為何無人知曉…

北宋最猛前鋒,一生150場硬仗未敗,為何無人知曉…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01

汾河戰役

大宋乾德元年七月,山西太原汾河,宋攻北漢。

北漢大將「楊無敵」楊業率一隊騎兵扼守河上大橋。

宋軍四下圍將上來,楊業正在橋頭觀望,一枝狼牙箭呼嘯著掠過他的耳邊,把楊業的副將射下馬來。

楊業大吃一驚,那支狼牙箭洞穿了副將身上厚厚的鎧甲,直接給了他一個透心涼。

箭的力道如此之大,非同一般。

橋上的北漢軍騷動起來。

一隊宋騎風馳電掣般衝上橋來,為首一將,虯髯虎面,凶神惡煞一樣,揮舞著大刀,一路砍將過來。

當真當者披靡,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漢軍退潮般往後倒退,裹挾著楊業,狼狽敗下橋去。

宋軍乘勝猛攻,斬殺北漢軍上千人,楊業的旗鼓鎧甲各種輜重被宋軍搶去很多。

楊業退進城裡,依堅城死守。

那將軍率著人馬,直攻到南城門下,放火燒南門。

漢軍萬箭齊發,羽箭如雨般落在將軍面前。

宋軍這才暫時退下。

楊業就是後世《楊家將》中的楊老令公,號稱「無敵」。

當時還是北漢將軍,後來才投降歸宋。

一生百戰沙場,勝多負少,是聞名全國的大將,居然被這宋將殺得敗退連連,這威風八面英勇善戰的宋將,就是荊嗣。

其時屬皇家近衛軍「控鶴卒」。

荊嗣射死楊業副將,打退楊將軍,直逼城下。

北漢軍膽寒。

但楊業不是吃素的,乘著夜色,派出幾千人馬,前來劫營。

宋主將李繼勛令荊嗣為首,率五百敢死隊迎戰。

荊嗣勇猛出擊,一路擊退敵軍,砍下一批人頭,回來請功。

這一戰,荊嗣親手砍下五十多個首級,當真非同凡響。

大宋建國後,平定南唐、蜀、南漢、吳越等多個割據勢力,國家大一統的光明前程就要到來。

最後剩下的就是北漢劉繼元。

北漢兩次眼看著就要滅掉了,都是乞得遼國援軍,打退宋軍,依舊不降。

兩次攻北漢,荊嗣均為前鋒。

第二次時,衝鋒在一線,腳上中兩箭,面門中了手炮,打折兩顆牙齒。

太宗皇帝親自接見了他,提拔為都虞侯。

02

蔚州之戰

宋遼交戰,荊嗣屬於營、連級的中下級軍官,衝鋒陷陣,總戰頭在第一線。

和李雲龍一樣身先士卒,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地拚命。

武藝就是第一,腦子也要靈光,才能百死一生地闖出名堂。

就是宋江同學所說的:一刀一槍,拼一個封妻蔭子。

太平興國四年(979)四月,宋軍再次發起攻北漢之戰。

這一次宋軍準備充分,打援的打援,圍城的圍城,苦戰多日,北漢軍抵擋不住,遼軍增援不到,終於投降。

接著就是面對強悍的契丹人。

自從五代晉石敬塘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這塊領土是中原政權心中永遠的痛。

宋太祖、太宗一直以來,都以拿下燕雲十六州為奮鬥目標。

現在攻下北漢,正趕上遼國皇帝去世,新皇帝上台,年紀還小,太后秉政。

宋太宗要成為偉大的君王,能完成這個哥哥沒完成的任務,那是多麼了不起的功業!

雍熙三年(986)太宗決定發起北伐。

兵分三路,中路田重進,東路曹彬,西路潘美、楊業,要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

荊嗣隸屬中路田重進部,大軍北伐,中原百姓都自發動起來,歡迎自己的隊伍。

宋軍士氣正旺,開局很順,北路軍一路北上,進攻要塞飛狐口。

遼守將紛紛投降。

接著飛狐邊上蔚州守軍也要投降之時,消息傳來,遼國大將耶律斜珍率援軍來了。

荊嗣是啃硬骨頭的,每回都在生死一線上廝殺。

蔚州投降,荊嗣奉田重進將軍之令,帶一批士兵進城,與投降方交談。

敵人內部意見未必統一,天亮時,居然派兵攔截前來接應的宋軍大部隊。

雙方大戰,荊嗣被困在城裡。

他來回從城牆爬進爬出,把願意投降的人帶了出來。

田重進營中缺糧,荊嗣率一批人輾轉運糧。

正好碰上遼國的大批援軍殺到,鐵騎滾滾,刀矛閃亮,大地在戰馬的蹄聲中轟如雷鳴。

長官江謙嚇得張口結舌,居然胡言亂語,大叫快跑。

荊嗣毫不猶豫地一刀砍了他,橫刀立馬,大聲喝道:「誰跑誰死!」

軍士們穩住陣角。

荊將軍率軍士們邊戰邊走,五個軍校戰死四人,只剩下荊嗣一人,率軍把糧草運回,退進營塞。

04

血戰飛狐

飛狐口位於太行山、燕山、桓山交匯處,地勢險峻。

寬處一百多米,窄處只有二三米,僅過一人一騎。

是華北平原通往北方的重要隘口,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宋遼兩軍展開殊死戰鬥,誰也不願意放棄這軍事要地。

雙方你來我往地拉鋸戰,打得是慘烈無比。

前邊攻打飛狐口之戰,田重進布陣於東面,與遼將大鵬翼纏鬥,數十合不分勝負。

荊嗣奉命出攻西邊,一路打上遼軍固守的山崖,荊將軍手斬一百多人,把敵軍逼得紛紛跳崖。

遼軍四處逃竄,荊嗣神威凜凜,大聲喝道:「投降免死!」聲如雷鳴,遼兵膽裂,折掉箭羽,毀壞弓弦,投降了一千多人。

敵軍固守土嶺高地,副將黃明攻不下來,荊嗣說:「你退下,讓我來。」

率軍猛攻,就如《亮劍》李雲龍出戰一樣,沒有打不下的堡壘。

荊嗣不但打下高地,還一路追奔逐北五十里,連克幾個塞子,為打下飛狐立了大功。

大鵬翼被俘,宋大勝。

這回遼軍反撲,先在蔚州擊敗宋軍。

耶律斜珍的精騎兵後面,是遼國實際掌權的蕭太后親自出馬,遼軍對飛狐口勢在必得。

田重進布置人馬,苦苦戰鬥。雙方犬牙交錯的兵力,互相牽制,戰鬥進入膠著階段。

關鍵時刻,壞消息傳來,東路軍曹彬部在岐溝關被遼軍名將耶律休哥打得大敗,得勝的遼軍增援殺來,戰況立即反轉,宋軍岌岌可危。

遼軍乘夜色包圍了直谷、石門的宋軍,田重進非常擔憂,喚來荊嗣:「你帶五百人去把他們接應出來,怎麼樣?」

荊嗣說:「敵人有二萬多人,援兵太少,怕不容易。」

建議道:「譚延美將軍部二千多人就在附近,我可以抄近路找到他,請他一起出兵解圍。」

半夜,荊嗣單人獨馬,飛馳到譚延美寨子,報告戰況。

譚將軍鎖著眉頭道:「敵軍勢大,怎麼解圍?」

荊嗣講出自己的想法:次日請譚延美部進至平原,大張旗幟,列隊擂鼓,讓遼軍以為援軍眾多。荊嗣率本部五百人進攻,借著譚軍的「勢」,一定可以突圍。一切按這計划進行,第二天連打了五六場仗,遼軍退去,宋軍突圍成功。

但宋軍大勢已去,田重進部總算成建制撤回中原,沒有大敗。

增援飛狐的西路潘美楊業軍卻受重挫,大將楊業戰死。

雍熙北伐,以宋軍的完敗結束。

遼軍轉而攻勢,宋軍守勢。

04

唐河之戰

遼軍接著在君子館再次擊敗宋軍,宋軍心理上更上害怕遼軍。

前線戰況不妙,遼軍咄咄逼人,大宋危機。

另一支保持完整隊伍退回中原的是李繼隆部。

經雍熙北伐,北宋開國的一代名將潘美、曹彬、田重進等退出第一線。

李繼隆就是宋軍第二棒軍人中的佼佼者。

荊嗣歸入李將軍麾下。

宋軍在前線剩下橋頭堡威虜軍。

李繼隆率軍運送糧草到威虜軍。

打擊宋軍的輜重運輸部隊是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的拿手戲。

率數萬騎兵緊緊咬住李繼隆部,雙方鬥智斗勇,李將軍成功送達糧草,退兵到唐河附近,遼軍追上來。

荊嗣跟隨李將軍一路從北平塞、鸞女祠、定州古城打過來。

埋伏在定州的宋軍被遼軍發現,耶律休哥立即發動對伏兵的攻擊,荊嗣率軍增援,連突破三道防線,成功和伏兵一起退到唐河,扼守河橋,背水布陣,與遼軍廝殺。

將軍們開會,宋太宗的命令是堅壁清野,不與遼軍野戰。

大將袁繼忠說:「我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遼軍踐踏家園,卻手握重兵閉門不出呢?」

李繼隆慷慨激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有什麼責任我擔著!」

於是宋軍各部整頓出戰,以「靜塞軍」為先鋒,衝鋒上陣。

靜塞軍是易州的義勇軍,家鄉就在面前,又得到李繼隆的厚待,無不感動奮勇,有人不待披上鎧甲就飛馬衝上陣去。

宋軍一起衝鋒,荊嗣、袁繼忠、李繼隆各部前赴後繼,一下子沖跨了遼軍騎陣。

遼軍大敗,宋軍一口氣追殺到曹河,斬了上萬遼兵,取得大勝。

這一戰是宋軍在屢敗之後的一次「扳頭」之戰,被遼軍壓制的多年的士氣為之大振。

荊嗣立下汗馬功勞。

接著徐河之戰,李繼隆再次擊敗耶律休哥。

宋軍的防線穩定下來。

荊嗣一生南征北戰,參加一百五十多場戰役,勇猛如熊虎,是宋軍軍中的特級戰鬥英雄。

他來自一個軍人家庭,大爺爺是宋軍猛將荊罕儒,在北漢戰爭中為國捐軀。

宋太祖痛惜震怒,斬了二十九個出工不出力的軍官。

宋史的評價:荊嗣與楊延昭(楊六郎)都是名傳遼軍的宋軍英雄。

只是《楊家將》歷代傳唱,名氣更大,卻不知楊老令公當年還曾經敗在荊嗣手上呢。

老王:簡單的很,北宋戰爭整體被大遼碾壓,荊嗣家族也一般般…所以後世無人知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壓中國,上甘嶺為何死活打不下來!
師兄弟組團忽悠漢武帝,梟首一個,又來一個…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