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年磨一劍」傳統醫學通行標準發出中國強音:中醫藥正式列入「國際疾病分類」

「十年磨一劍」傳統醫學通行標準發出中國強音:中醫藥正式列入「國際疾病分類」

日內瓦時間2019年5月25日上午10:40傳來喜訊: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包含起源於中國的傳統醫學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ICD -11。歷經十年努力,中醫藥正式接入國際主流醫學這一分類體系,意義深遠。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中,建立了以中醫藥為基礎,兼顧日本、韓國傳統醫學的病證分類體系。

國際疾病分類(ICD)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頒布的國際統一的疾病分類標準,是各國政府在醫療、管理、教學和科研及制定政策中關於疾病分類的規範性標準,作為權威的國際標準已有百年歷史。它是衛生健康領域在國際平台上進行對等交流的標準之一,更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評價以及進行國家和國際間統計的通用標準。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ICD是世界衛生組織真正引以為傲的成果,它使我們能夠深入了解人們生病和死亡的緣由,並為避免遭受痛苦和拯救生命而採取行動。」

2009年,基於全球範圍內中醫藥越來越大的服務量和市場,世界衛生組織在加強和發展傳統醫學戰略實施過程中意識到,在ICD體系中應有符合傳統醫學需求的分類代碼體系,由此提出在第11次修訂中增加傳統醫學章節,啟動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

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專家積極爭取下,起源於古代中醫的傳統醫學病證分類體系以其在全球的廣泛應用、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海量的應用數據支撐成為第一個進入國際疾病分類家族的傳統醫學,世界衛生組織組織了以中、日、韓三國專家為主的國際專家團隊共同參與制定。

在此之前,傳統醫學一直缺少具有國際標準化的統計口徑,導致傳統醫藥的相關服務信息、資源狀況等處於「信息孤島」狀態。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進入ICD家族後,可與ICD體系同步推廣傳播,以形成中醫病證分類體系的國際標準化語言,促進中醫藥在臨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險等領域形成國際共識;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國家間合作,使中醫藥資源優勢成為弘揚優秀中國文化、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媒介。

2009年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現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承擔了項目管理,並由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研究與服務評價中心,承擔項目日常工作。項目得到了全國專家的大力支持,有以張伯禮院士、嚴世芸教授等領銜的項目審評專家團隊36人,以及術語、信息、標準、分類等各技術領域專家組若干,整個項目參與的全國專家近百人遍布26個省。

十年磨一劍,中國專家組完成中醫病、證國標英譯8萬餘字;完成2次術語審評工作,摘取術語條目1400餘條,收集整理專家意見4928條,篩選後得到術語近600條,根據國標等參考資料給出中英文定義;完成項目各版本指南、手冊的漢譯工作10萬餘字;同時翻譯471條病證條目及其定義近3萬字。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前後選派12名志願者赴世衛組織總部參與工作。

我國專家付出了十餘年的艱苦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業內專家透露,在確定首個入選ICD體系的傳統醫學時,我國的中醫藥曾面臨其他傳統醫學的激烈競爭。隨後,在確定研究方案時,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都提出了研究方案,鑒於我國的方案最符合中醫藥臨床和理論體系,併兼顧了韓日等國家傳統醫學內容。而基於已有的中醫藥國內標準以及全國中醫醫院監測中心等前期工作基礎,在競爭中勝出,各國討論一致同意,按照我國提出的ICD-11傳統醫學部分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正因此,此次通過的ICD第11版傳統醫學部分內容,是由中國專家團隊按照中國方案進行研究。

據悉,新制定的ICD-11傳統醫學章節充分體現了以中醫理論為主導的病、證分類體系的基本特點,同時包容了日、韓傳統醫學內容,得到了包括日、韓、澳、美等國專家認可,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採納,實現了既保持中醫特色同時又符合國際需要的目標。

專家認為,此次取得里程碑式成果,將改變傳統醫藥「信息孤島」現象,使中醫藥在臨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險等領域擁有國際標準化語言的「通行證」,對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步伐具有劃時代意義。ICD-11納入傳統醫學章節,關係我國核心利益,更將發揮現實作用。這將促進中醫藥服務統計信息的完整性、科學性和通用性,有利於今後整合國內中西醫臨床機構的臨床診斷統計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長三角三省一市簽署健康合作備忘錄,省際統籌推動區域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
尋人啟事:16年前戰「非典」,你守護了這座城市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