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盛世佛亂世道,亂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門圈錢,緣何於此?

盛世佛亂世道,亂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門圈錢,緣何於此?

佛、道、儒三教在中華大地之上,有著特殊的影響力。其實這三者,不管是哪種文化,實則都為中華文化的分支,並不存在什麼對立的關係。但事實上,卻不盡如此。想必很多人都曾聽說過,諸如「亂世道,盛世佛」,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而盛世時,和尚開門圈錢,道士歸隱深山等等說法。

對於如此說法,在歷史中雖有佐證,但也有反駁。亂世道士出山救人,如姜太公、諸葛亮等人,但事實上佛江傳入中華大地時,是五胡亂華時期,那可是真正的亂世。反言之,在大唐貞觀盛世時,道教極為盛行;全真教興於金朝等。

對於亂世 多出道士而言,但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亂世道士下山救世,那也得獲得世人認可才行。生活在亂世中的人,為何平白無故地聽從素未謀面的道士呢?其實諸如「道士救世」的書法,源於明清小說。

在明清時期的小說中,凡是智者均為道士。在這種智者道士化的影響下,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但還有一點,明清小說也是建立在祖輩的遺產之上。故而,明清時期的小說也是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源於生活而言,如《史記·留侯世家》中張良便是道士出身:《三國志》中的諸葛亮,以道家的奇門遁甲之術聞名於世;名臣宰相魏徵,道士還俗;文天祥寧死不屈,執意返鄉當道士等等。明清小說大多是基於歷史原型,繼而進行擴散。

正是由於明清之前,眾多道士留下的美好形象,讓民眾接觸的道士,都是一種代表正面積極向上的形象。基於此,在人們心中落下「道士美好」的獨特形象。基於此,一些所謂的「盛世佛,亂世道」的說法才橫空出世。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人們對道教的推崇,更多地是一種尊敬與尊重,而並非是因為道教的興衰程度。

歷史長河中,亂世之中,也有和尚救世的說法。遠的不說,就以抗日戰爭為例。曾在1938年,佛教聖地五台山曾舉行抗日救國動員大會,集合近兩千位僧眾,組成「僧侶自衛隊」,受訓於晉西北的八路軍。在長達十四年的抗戰中,那些參加抗戰的僧眾,存活下來的人很少。如此一種保家衛國的精神,能說是亂世和尚閉門不出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亡國皇后輾轉六處,受人敬重,李世民對她十分敬重
論資歷他堪比元帥,論職位他終身副職,身為蔣介石同學卻僅授上將

TAG:黑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