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露天劇場沒有門、沒有牆,一天三場惠民「不重樣」
周六早上,中山公園人流如織,不少人都奔向同一個目的地。肖邦紀念雕像所注視著的大草坪,早已搭上舞台、擺好座位,搖身一變成為露天劇場。這個劇場沒有門,更沒有牆,演出就在觀眾身邊。5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文華獎公益惠民演出首次走到戶外,「打頭陣」的中山公園,一天內以三場高質量演出惠及市民。
舞蹈《我們的田野》
上午10點半,伴隨著女聲小組唱悠揚的歌聲,由上海歌舞團帶來的《節日的歡歌》專場演出登台亮相。舞蹈《秀色》《朱鳥??》《雁北歸》、男生獨唱《像風一樣》、女聲獨唱《不忘初心》接連上演,博得滿堂喝彩。下午3點,海南省歌舞團帶來專場演出《海南的問候》。前兩天,海南省歌舞團攜舞劇《東坡海南》參演十二藝節,又馬不停蹄趕到了惠民演出現場。演職人員專程對節目做了進一步編排,以頗具海南特色的音樂、舞蹈,給上海觀眾帶來美的享受。晚上6點半,上海木偶劇團送上海派木偶集錦《偶戲奇觀》,《蛤蟆與鵝》《紅綢舞》等節目尤受孩子們歡迎。
阿姨有備而來,另闢蹊徑尋找最佳視角。
與劇場里的演出不同,儘管中山公園的座位區僅可容納千名觀眾,但座位區四周的草坪空間是「開放」的。於是可以看到,當美麗優雅的「朱?」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之時,被舞姿吸引的觀眾越來越多了。戴著遮陽帽、撐著陽傘,不少觀眾站著看完了整場演出。「我喜歡聽,也喜歡唱,都是參加藝術節的演出團隊,演出質量就是高。」70歲的林老伯家住附近,一兩周前從中山公園的展板上看到演出信息,一大早就趕了過來,「看完上午的,還要等待下午海南歌舞團的演出。」
在下場處,剛結束表演的上海歌舞團年輕演員鄧韻被一群年齡相仿的觀眾圍住了。原來,她們都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忠實粉絲。「因為看了『電波』,喜歡上了上海歌舞團,看到有惠民演出,專程趕來看。」自稱「迷妹」的胡佳說,「大家都是鄧韻的粉絲,專門在粉絲群里約好了時間一起過來。」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鄧韻飾演柳妮娜,演技精湛。「舞劇沒有語言,但單憑眼神和肢體語言,你就能懂這個角色。」
為精彩演出喝彩。
「中山公園的場地最多可以容納三千人,三場可能會迎來近萬名觀眾。」長寧區文旅局黨組書記康文華介紹,早在活動開始前兩周,座位區的電子票就已經搶購一空了。從25日起至31日,中山公園將連續迎來12台文華獎惠民演出,內容涵蓋歌劇、舞劇、木偶劇、雜技、音樂會等多種形式。本屆文華表演獎獲獎演員也將於31日齊聚大草坪,王平、由長平、陳素琴、周虹、梁偉平、曾小敏、劉丹麗、曹舒慈、雷佳等獲獎藝術家共同帶來文華表演獎集錦專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心城區24小時開放的公園之一,此次惠民演出特設「夜場」活動。廣西雜技團雜技專場、廣州歌舞劇院歌舞專場《我和我的祖國》、內蒙古藝術學院原創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集錦等,將在微風習習的夜間,為市民送上各具特色的歌舞展演。
舞蹈《秀色》
為保障演出順利進行,上海氣象局特意設立了專家組,一天3個時間段發布中山公園氣象專項預報,權威預測演出期間的天氣情況。為保障現場演員及觀眾安全,現場還特設了應急醫療點和公安巡視點,並根據氣象情況準備了大量可反覆使用的應急雨披,讓市民觀眾更好地感受這場「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歷史深處開來複旦校車,顧頡剛、謝希德、蕭乾、朱東潤等常坐
※浦江創新論壇5月24-26日在滬舉行,主題為「科技創新新願景新未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