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雖已擁有更先進的蘇34,但它在這項指標上仍不及老蘇24
截至2018年年底,俄羅斯空天軍已經列裝120架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數量直逼前輩蘇-24「擊劍手」。蘇霍伊旗下的新西伯利亞飛機製造廠正在以每年16至18架的速度向空天軍交付蘇-34,到2020年俄軍將擁有10個蘇-34中隊,該機屆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戰轟主力。
在敘利亞戰場上,無論是載彈量還是自衛能力上,蘇-34都遠超蘇-24,脫胎於「側衛」家族的三翼面氣動布局和高推重比使其具有堪比戰鬥機的機動性能,在執行對地任務時可掛載R-27和R-73空空導彈進行自衛,避免再次發生2015年11月土耳其F-16擊落俄羅斯蘇-24M的悲劇。
雖然相比上世紀60年代問世的蘇-24,蘇-34屬於跨時代的進步,但在一項重要性能上卻始終比不上蘇-24,讓俄空天軍始終捨不得全部退役這種老邁戰轟,仍持續投入資金實施升級。
這項性能就是低空高速飛行能力。
作為一種冷戰時期誕生的戰鬥轟炸機,蘇-24的核心任務就是低空突防對西歐軍事目標發動遠程戰術核打擊。為了實現這一設計目的,蘇-24採用了當時先進的可變後掠翼設計,整副機翼由內翼段固定翼套和可變後掠角外翼段兩部分組成,其中內翼段後掠角69度,外翼段後掠角可手動設置成用於起降的16度、用於不同高度巡航的35度和45度、用於低空高速衝刺的69度。
機翼全後掠之後,由於機翼面積的減小,蘇-24在低空亂流中很容易保持穩定,在機鼻地形跟蹤雷達的控制下,掛載兩枚Kh-59空地導彈在200米貼地高度以1200公里/小時的音速貼地飛行。雖說現代空地作戰模式在先進位導彈藥的支持下已經向中高空發展,但低空突防仍是戰轟在在密集防空火力攔截下突防的不二法寶。
反觀蘇-34,雖然該機在氣動設計上採用了三翼面布局,理論上能通過鴨翼來主動消除陣風引起的顛簸。但該機的鴨翼屬於近耦鴨翼,在配平能力上存在先天不足,仍使較大機翼面積限制飛機的低空高速飛行性能,在低空高速突防的飛行品質和極速上不及蘇-24。
低空突防性能大概是目前蘇-24相對「鴨嘴獸」的唯一優勢,由於目前俄空天軍在空地作戰中仍以投擲常規彈藥為主,這種能力就更加難能可貴了,因為蘇-24是俄軍中最適合低空遠程突襲向目標傾瀉大量彈藥的戰轟。
或許要等到大量裝備火力圈外製導彈藥之後,蘇-34「鴨嘴獸」才會徹底取代蘇-24。
作者:阿姆斯壯


※俄絕密隱身無人機真實尺寸遭曝光,個頭居然比蘇57還大!
※俄羅斯這潛艇世界第一奇葩,不呆水裡跑陸上,動彈全靠裝甲車拖拉
TAG:鼎盛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