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逆天神器!既是「冰箱」又是「烤箱」,2500年前中國高科技!

逆天神器!既是「冰箱」又是「烤箱」,2500年前中國高科技!

1978年之前,「曾侯乙」這個名字雖然業已存在兩千多年,但卻在古籍典藏中了無痕迹,然而隨著其墓葬的驚艷問世,「曾侯乙」瞬間爆紅,成為考古界口口相傳的流量明星,因為他的陪葬文物精美得令人無話可說!有人推測,曾侯乙作為戰國姬姓的一國之君,不去爭霸江山名震天下,反而甘做「宅男」籍籍無名,就是因為他醉心享受精緻生活,其墓中出土的各類逆天文物足以證明這一點。今天小解就講一講曾侯乙的一項超前設計:將「冰箱」與「烤箱」合二為一,冬夏兩用,堪稱跨越千年的高科技。

就是這件神器,看似普通卻暗藏玄機。它的官方賜名叫「銅鑒缶」,由兩部分構成,外部為鑒,內部為缶,中間有非常大的填充空隙,用以存放冰塊或高溫熱水。鑒與缶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內外相襯,蟠螭龍紋、勾連紋和蕉葉紋混搭在二者表面,鏤空與浮雕交相輝映,造型十分奇特,結構相當複雜,這件文物代表了戰國時期最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

它的使用原理是:缶內儲放食物,鑒內盛放升(降)溫度的介質。夏天時,鑒、缶空間放置冰塊,將酒或需要冷藏的食品放入缶內,這樣就可以實現「冰鎮」效果;冬天時,鑒、缶空間倒滿熱水,這樣缶內就可以實現加熱。然而別看原理簡單,可有一個棘手問題:古人在夏天時是如何製作冰的?

曾侯乙墓中共出土兩件完全相同的銅鑒缶,由於其嘆為觀止的精美程度,我們知道它們不可能僅僅是作為陪葬品而鑄造的,它們很有可能實實在在地被曾侯乙使用過,一件是「冰箱」,另一件則是「烤箱」。那麼曾侯乙的冰是哪兒來的?

令人難以想像,古人製冰的方法竟然是冬藏夏取。唐朝末年,人們在生產火藥時偶然發現硝石可以吸收水中大量的熱,令水達到結冰狀態,此後古人掌握了夏天製冰的方法,在冰里添加糖和奶,這就是「冰棍兒」和「冰淇淋」的前身。

然而,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曾國,人們只能在冬天將大量的冰存入地窖或專用冰井,等到夏天時再取之所用。不過,這種方式效率極低,往往三分之二以上的冰會在夏天來臨前消亡,況且曾侯乙墓地處湖北省,偏南方地帶,藏冰更加不易。由此可見,曾侯乙的生活之奢。

銅鑒缶的身上滿是高科技氣息。首先,銅這種金屬的導熱能力很強,可以迅速冷卻或升溫,從而快速完成熱量轉移;其次,我們知道接觸面積與散熱速度有著直接聯繫,銅鑒缶那繁複多變的外飾物,與此不無關係;最後,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過濾器,用以過濾出酒中的渣滓,想像一下這個畫面,像極了現代實驗室中做化學實驗!

銅鑒缶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這稱號不是我封的,而是學術界的一致認可,至今它已走過世界各地,接受著中外粉絲的爭相讚歎。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希望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前進,中國能夠出土更多逆天的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帝王中少有的「無神論者」,認為打雷只是自然現象,死於雷靂
李白最輕狂的一首詩,四句有三句是誇張,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