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上了點年紀的人,都知道CD唱片,恰好你又喜歡音樂,那麼你可能有點唱片情結,會專門用一個書架收藏CD,那些花花綠綠的藏品,點綴著你的生活,甚至你的人生。

1982年,CD第一次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不幸的是,你喜歡的這個東西,在度過而立之年後,正慢慢死去,而且是你眼睜睜地看著它死去,一點辦法都沒有。去年,《洛杉磯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光碟時代可能最終進入臨終關懷階段》,懷念CD的文章在網上到處都是,就像集體在為CD撰寫悼詞。

在CD替代密紋唱片、卡帶的那個時代,沒有人為密紋唱片和卡帶唱輓歌,因為密紋唱片體積太大,攜帶不方便,卡帶音質太差。關鍵是,CD的出現並沒有改變人們的欣賞習慣,並且完美中和了密紋唱片和卡帶的優勢——體積小,音質好。可是當CD要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人們卻心有不甘,三十多年的時間,唱片業圍繞著CD形成了一整套體系,包括人們的欣賞方式和審美情趣,以及這個塑料圓片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它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封面設計藝術、藝人的整體形象、專輯的概念、音樂的整體性、故事性,甚至給歌迷一個小小驚喜的隱藏音軌的形式都蕩然無存。

本文是站在音樂愛好者而不是音樂休閑愛好者的角度來探討CD的興衰,肯定帶著對CD深深的情感寫出來的。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音樂愛好者」與「音樂休閑愛好者」有本質的區別。

1、先驅

我們都知道,CD的原理是通過激光束掃描光碟上的數字信號,然後再轉換成模擬信號播放出來。雖然這個原理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現起來非常難。這也是為什麼愛迪生髮明留聲機以來,錄音技術一直採用模擬信號的原因,從最初的蠟筒、鋼絲、蟲膠到密紋唱片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和卡帶的聚脂薄膜。

CD誕生在上世紀70年代末,實際上,有關從模擬轉換到數字的理論可以追溯到19世紀。

1841年,法國數學家奧古斯丁·路易斯·柯西提出了採樣定理,這個理論後來用於將音頻轉換為數字格式。

1842年,英國數學家兼發明家查爾斯·巴貝奇開發了用於數據存儲和運算的分析機。

1854年,英國數學家喬治·布爾提出了數字電路中使用的理論概念。

1877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髮明了留聲機。

1887年,埃米爾·貝林納發明的第一張音頻唱片。

1928年,瑞典物理學家哈利·奈奎斯特在理論上提出並證明了當今音頻CD的技術。

1937年,英國科學家亞力克·里維斯發明了脈衝編碼調製技術,至今仍在音頻CD中使用。

1950年,美國數學家理查德·海明發表了「錯誤檢測和校正」理論,這為後來的CD糾錯技術奠定了基礎。

1960年,由西奧多·梅曼發明激光機,該技術後來用於CD中的數據存儲。後來歐文·斯托伊·里德和古斯塔夫·所羅門發明了「里德編碼」代碼,這是一種代數糾錯和代碼檢測,後來用於讀取和編碼CD。

列舉這麼一堆科技進化史,是想說,沒有前人鋪路,後人不會一下製造出CD。

CD是荷蘭飛利浦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共同發明的,但是CD的發明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美國人詹姆斯·拉塞爾。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詹姆斯·拉塞爾(James Russell)

製造商=NIKON;型號=E2500;焦距=6毫米;光圈=F2.7;測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曝光補償=0.0EV;曝光時間=10/48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日期=2005.05.13 12:44:21

拉塞爾1931年出生於華盛頓州布雷默頓。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去了通用電氣公司工作。物理學家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嚴謹而又古板,但拉塞爾不是,他是個狂熱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家裡有很多密紋唱片。由於經常聽唱片,導致很多唱片因接觸磨損而失真。要是文科生,會跑到唱片店再買一張同樣的唱片。在理科生尤其是物理學家眼裡,物理磨損讓他想到如何去解決這個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拉塞爾嘗試用仙人掌刺、鋼筆等物品代替唱針,但是都無法讓他滿意。為此,他沒少懷疑過人生。

拉塞爾想,除非唱針與盤面不接觸,否則必定會造成磨損。那麼,如何在唱針不接觸盤面的時候又能播放音樂呢?他仰望一下天空,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拉塞爾說要有激光……他大膽設想,如果聲音用二進位編碼寫成,再用光束讀取,而且二進位代碼緊湊,它完全可以儲存下一部交響樂,甚至一套《大英百科全書》。

為了能實現他的想法,拉塞爾離開了通用電氣,去了太平洋西北實驗室,他要證明將音樂數字化並將其重現。可當時人們對聲音數字化技術沒什麼興趣,他的實驗一度陷入困境。還好,實驗室讓他繼續完成這個看上去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項目。1966年,拉塞爾終於發明了數字光學記錄和回放系統,將音樂轉成二進位代碼刻在光敏盤上,再用激光來讀取這些直徑1微米的坑槽,聲音真的還原出來了。

現在需要一個機器來播放這張光敏盤,拉塞爾希望能進一步研發播放機,但是投資商對這個項目興趣不大。直到1971年,紐約的一位風險投資商為了開發視頻產品市場,給拉塞爾投了一筆錢,兩年後,拉塞爾做出了一個能播放20分鐘的數字視頻光碟。但是視頻播放機在芝加哥貿易展上,並沒有被人看好,尤其是潛在的投資商。

二、誕生

就在拉塞爾申請到光碟技術中使用光學數字記錄和回放概念的專利(1970年)不久,兩家國際大企業——飛利浦和索尼繼續了拉塞爾未竟的事業,在非物理接觸前提下能正常播放音樂。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Philips的VLP播放機

製造商=CANON;型號=CANON POWERSHOT SX110 IS;焦距=18毫米;光圈=F4.5;測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80;白平衡=手動;曝光補償=0.0EV;曝光時間=1/5秒;場景類型=標準;日期=2011.12.22 14:15:11

70年代,飛利浦和索尼都在背靠背獨立研究數字光碟取代卡帶和密紋唱片技術,奇怪的是,他們最初都是想研製出數字視頻光碟,而不是音頻光碟。飛利浦很快在1972年推出VLP(Video Long Play),但是這個產品並不成熟,甚至是失敗的。飛利浦決定把重心放在開發音頻光碟上,因為數字視頻和音頻技術有很多共同點。1974年,飛利浦研發出直徑20厘米的光學音頻光碟(但還是模擬格式),音質顯然優於密紋唱片。但模擬格式的唱片表現不太讓人滿意,於是改成數字格式。1977年,他們研製出直徑為11.5厘米的數字光碟,可以錄製60分鐘的音頻,之所以是11.5厘米,是因為它是一盤卡帶的對角線的長度。他們還給這個光碟起了好多名字:Mini Rack、MiniDisc和Compact Rack。1979年3月8日,飛利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展示這個新產品的音質效果,同時也向競爭對手展示了它的進展。

中島平太郎在NHK廣播公司期間,NHK開發了早期的數字錄音機,當他成為索尼公司音頻部門的主管後,他帶領的團隊於1974年開發出一款Betamax數字錄像機,這為數字音頻存儲奠定了基礎。同年,他們推出第一款PCM數字錄音機X-12DTC,這個新產品僅傳輸單元的重量就有250公斤,個頭相當於家用冰箱那麼大。即便如此,這個龐然大物還經常被運到世界各地進行現場錄音測試,並且在日本音頻展覽會上展出,當然,沒有哪個普通消費者會把這個笨重的傢伙買回家。

1976年,索尼也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張光學數字音頻光碟。一年後,索尼推出了直徑30厘米可播放60分鐘音樂的音頻光碟。1979年3月1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國際音頻工程學會大會上,索尼公司展示了一系列數字音頻技術細節和格式標準。

飛利浦和索尼都知道,對方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如果數字音頻光碟推出,會擁有巨大的市場,一旦技術壟斷,所帶來的商業利潤是無法估量的。但同時也意味著兩家公司可能有兩套技術標準,消費者該聽誰的?同時,兩家公司都意識到,自己研發的技術都存在短板和缺陷,只有互相取長補短,才能共創一個更大的市場。

飛利浦首先向索尼伸出了橄欖枝。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大賀典雄

實際上,飛利浦和索尼的高層一直有往來。1978年,飛利浦音頻技術總監盧·奧騰斯就曾給索尼公司總裁大賀典雄發過傳真:「如果你碰巧來歐洲,請到我們這裡做客。」奧騰斯是第一個提出數字音頻光碟要比密紋唱片更小且播放時長控制在一小時的人。

在雙方相繼發布相似度極高的產品後,兩家公司決定合作,共同制定標準。我們後來看到的激光唱片,所有工業、技術標準都是在這段時間由兩家公司共同制定的。

關於這個未來的數字音頻產品,他們一致同意必須是圓的(因為方形的也不是沒有可能)。在直徑大小上,雙方還有些分歧,飛利浦堅持直徑11.5厘米,可存儲音頻時長為60分鐘。大賀典雄堅持直徑12厘米,可存儲音頻時長為75分鐘。

一位飛利浦研究人員說:「12厘米的光碟裝不進西裝外套口袋。」索尼的研究人員找來日本、歐洲、美國的西服,發現西裝口袋口寬有14厘米。

大賀典雄是一個古典音樂迷,非常喜歡貝多芬,他的妻子也是個貝多芬迷,而《第九交響曲》有74分鐘,如果是60分鐘,那麼《貝九》無法收錄到一張唱片中。如果74分鐘,至少95%的交響樂作品都可以收到一張光碟中。最終,他們確定一張光碟可容納74分42秒。假如大賀典雄一家子更喜歡馬勒,那麼我們後來看到的激光唱片的直徑可能是15厘米。

既然索尼公司確定了光碟的直徑,飛利浦只能制定光碟內孔直徑的大小,好吧,就用荷蘭舊版某一面值的硬幣的大小作為光碟內孔直徑。

此外,飛利浦負責生產製作工藝和編碼方法,索尼則負責數字糾錯。索尼確定44.1kHz採樣頻率和16位採樣標準。飛利浦負責給這個未來的產品起名:Compact Disc(簡稱CD)。他們還推出一本技術標準的小冊子《紅皮書》,製造廠商必須按照這個標準來生產CD,以保證世界上任何一個工廠生產的唱片可以在任何一個品牌的CD機上播放。但這個小冊子必須要花210美元從飛利浦公司購買。即使到今天,幾乎所有CD播放機仍然基於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技術。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當年CD技術發布會的現場,CD與LP黑膠唱片的對比

1979年8月,雙方在CD標準上達成協議。

由於CD是一種比較脆弱的物品,又容易劃傷,所以必須用外包裝盒來保護CD。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確實讓飛利浦公司折騰了一段時間。首先包裝不能比碟片重太多,其次還必須能直接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形象甚至唱片的部分信息,和密紋唱片比,每張CD都應該有一個紙質印刷小冊子……所以在材料選擇上,飛利浦公司嘗試過玻璃、木材、塑料等材料,但是都不讓人滿意。最後,他們選擇了聚苯乙烯作為外包裝的材料。他們給這個包裝盒起了一個很高雅的名字:珠寶盒。

最初,珠寶盒重達100克,非常厚實,不易破裂。但是後來,由於製造商不斷降低成本,重量減到68克。「易碎品」成了珠寶盒的代名詞。

1982年10月1日,索尼發布了第一款商用CD播放機CDP-101(在當時的售價大約是730美元,算上通貨膨脹,相當於現在的1750美元),一個月後,飛利浦推出第一款CD播放機CD-100。當時一張CD的售價是15美元。

接下來,他們要做的是:讓喜歡音樂的人接受一種新的欣賞音樂的方式。他們用什麼方式才能讓消費者接受這些貴得要死的新產品呢?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PHILIPS CD-100 激光唱機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SONY CDP-101 激光唱機

三、啞火

1982年4月,索尼攜手飛利浦參加了《公告牌》雜誌在希臘舉辦的國際音樂產業大會,兩家公司信誓旦旦,想像著把他們發明的新式武器在大會上亮相,一定會引起轟動。因為70年代末期開始,音樂產業進入一個低谷,密紋唱片的銷量下降,卡帶銷量也沒帶來明顯增長。音樂也變得乏善可陳。CD無疑是帶領唱片業走出低谷的最佳方案。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不管是唱片公司還是零售商,都對這個小圓亮片反應極其冷淡。唱片公司正在經歷全球經濟衰退和迪斯科音樂退潮導致市場萎縮的痛苦過程,唱片市場已經連續兩年萎縮了,為什麼這時要冒風險投資去銷售一種未經證實被人喜歡的格式?華納、RCA、A&M等美國大唱片公司認為,兩個外國公司製造了一種新格式的東西,造價和售價昂貴,然後跑來兜售給美國人,這無異是一場賭博。而且,接受這種格式,還意味著投資建廠、運輸、倉儲、營銷……都是成本。至於他們宣揚的高品質音質,消費者真的會在意嗎?不在意的可以繼續聽卡帶,在意的可以繼續聽密紋唱片,至於體積小,攜帶方便方面,卡帶更有優勢。

在零售商眼裡,接受這種新格式,意味著要雙重投資,一個歌手的專輯你得準備CD和密紋唱片、卡帶三種版本,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經營空間要變大。還有零售商認為,這麼小的東西,隨時可以放進西裝口袋,意味著失竊的風險大大增加。

唱片業對CD心存忌憚也是有道理的,索尼與飛利浦在紐約舉辦的演示會上,人們發現工程師拿著精美的日本紙扇對著播放機不停地扇風,以防止機器過熱導致死機。

CD在唱片業的人眼裡幾乎是一種威脅。不過大賀典雄倒是胸有成竹,他說:「CD將成為音樂行業的下一代媒體,讓我們順其自然。」大賀典雄也很清楚,即使你製造出非常好的CD播放機,如果沒有人買唱片,也沒用。

四、起飛

美國唱片業低估了飛利浦和索尼的決心。別忘了,這兩家公司不僅是以製造電器聞名,同時旗下也有唱片公司。飛利浦擁有歐洲最大的唱片公司寶麗金,索尼在美國擁有CBS唱片公司。既然你們不跟我們玩,我們自己玩。

兩家公司都擅長營銷。讓消費者接受一種新產品,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問題,難的是讓他們多支付幾倍的成本來接受一種新的音樂格式甚至欣賞方式。所以飛利浦的營銷策略是,先針對高端的古典音樂發燒友。在當時,飛利浦旗下的音樂品牌擁有很多世界著名音樂家,而且荷蘭乃至整個歐洲有大量的音樂發燒友,荷蘭也是HI-FI音響的生產基地之一,那些古典音樂迷們一定不會拒絕CD。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正在進行CD唱片推廣的指揮大師卡拉揚

寶麗金旗下的著名指揮家卡拉揚非常支持這種新格式,1979年他就被任命CD的形象大使。飛利浦錄製的世界上第一張CD測試光碟就是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理查德·斯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咦,為什麼不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第一批投放到歐洲的CD唱片以古典音樂為主,大約有150種,因為古典音樂愛好者比起流行音樂的愛好者對音質更為挑剔,更願意付出額外的費用。用高端消費者引導普通消費者的策略,在一年後初見成效。

1981年,英國廣播公司的《明日世界》節目中第一次播放了「比基」樂隊的專輯《活眼》(Living Eyes)的CD;1982年8月17日,鋼琴家克勞迪奧·克勞演奏的《肖邦:圓舞曲》成了第一張上市銷售的CD;第一張上市的流行音樂CD是「阿巴」樂隊的《訪客》(The Visitors)(實際上該唱片生產時間更早一些)。稍晚些時候,CBS在日本發行了第一張CD,比利·喬爾的《第52街》(52nd Street)。美國人由於一直觀望,所以美國市場推出的第一張CD的時間晚一些,1984年,布魯斯·斯普林斯廷的《生在美國》成為第一張在美國上市銷售的CD。

對索尼公司來說,如果生產CD,就意味著必須重新建造一個工廠,因為生產密紋唱片跟生產CD的設備有很大不同,要投入大量資金。大賀典雄說服了CBS/索尼的高管,1982年4月,世界上第一條CD生產線在日本靜岡縣啟動。

鑒於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數字音樂是怎麼回事,兩家公司開始了大規模的宣傳推廣活動,電視、報刊、電台、公共場所演示、酒吧,到處都能看到CD唱片的廣告。但是也有明確抵制CD的人,加拿大搖滾歌星尼爾·揚認為把音樂編譯成沒有靈魂的二進位代碼是無法接受的。但是後來他也接受把自己的專輯製作成CD,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音樂變成0101010101……而失去靈魂。

卡拉揚在第一次聽到CD的時候,被它的音質震驚了,他說了一句令人難忘的話:「其他一切都是煤氣燈。」

CD和播放機最初的銷售數量非常緩慢,1982年只生產了40萬張CD,1983年增加到600萬張,1984年生產1300萬張,1985年達到2500萬張……幾乎每年都是打著滾地增長。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英國搖滾樂隊「恐怖海峽」(Dire Straits),主唱馬克·諾夫勒對數碼音樂很感興趣,當他們錄製《情同手足》(Brothers in Arms)時,決定從一開始就採用全數碼錄音。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Dire Straits(恐怖海峽)專輯《Brothers in Arms(手足情深)》

如果你有CD,會發現,封面上往往會標著AAD、ADD或DDD。這是什麼意思呢?AAD是原始錄音採用模擬錄音設備(比如錄音機),混音也採用模擬設備,最終母帶製作採用數碼方式。在CD誕生前的唱片轉成CD都是AAD;ADD是原始錄音採用模擬錄音設備,混音採用數碼方式,母帶處理也採用數碼方式,至今仍有很多人仍然採用模擬錄音,數碼混音和母帶處理方式;DDD是錄音全程都採用數碼方式。

1985年,《情同手足》發行,飛利浦全程贊助了「恐怖海峽」的巡迴演出,馬克·諾夫勒那句廣告語「我想要最好的,你呢?」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情同手足》是第一張銷量超過100萬的CD。

曾任HMV公關部高管的基恩納羅·卡斯塔爾多說:「《情同手足》是一次標誌性的發行,CD開始象徵著所謂雅皮士一代,代表著物質的成功和渴望。如果你擁有一台CD播放機,那就表明你在提升檔次。它的意義似乎超越了音樂和生活方式。」

《情同手足》的發行恰逢經濟復甦,同時CD機的價格也有回落,而且,索尼在1984年推出了CD隨身聽並且成為第一家為汽車內置CD機的公司,賓士成為第一家內置CD播放設備的汽車製造商,這無疑又吸引了眾多流行音樂消費者。

飛利浦非常樂觀地估計,1985年全球CD的銷量能達到1000萬張,索尼更樂觀,預計能賣出2000萬張。但是他們都估計錯了,事實上1985年全球CD銷量是6100萬張,1986年變成了1.4億張,這一年,CD機的銷量首次超過密紋唱機。到1988年,CD的銷量超過了密紋唱片,並且在1991年超過了卡帶。2002年,美國的唱片公司停止生產卡帶錄音製品。僅1988年,世界各地的50家工廠就壓制了4億張CD。1992年CD超過10億張,1996年超過20億張。

大衛·鮑伊是第一個把所有專輯轉換成CD格式的歌手;而「披頭士」樂隊直到1987年才同意把他們在英國發行的前四張單聲道專輯製成CD。

從1991年CD統治唱片業之後的十年,它從未受到任何格式的挑戰,以CD為核心出現的音樂審美、聽覺習慣、整體概念、物理介質形成的音樂人的公共形象以及衍生出的其他產品、情趣,讓音樂愛好者對這個小圓片有了深厚的感情,CD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2000年,全球CD的銷量達到了24.55億張,如果這些CD堆積在一起,可以繞地球六圈。這一年,美國本土銷售了9.43億張CD,銷售額達到132億美元,遠遠超過好萊塢當年77億美元的票房,CD迎來了它的尖峰時刻。曾在HMV唱片連鎖店擔任主管的羅伯·卡普金說:「在90年代中期,零售商和品牌感到堅不可摧,感覺這將永遠持續下去。」

但是,一切都像命中注定的一樣,數字產品的一個致命特徵就是:在風華正茂的時候瞬間就會風燭殘年。一個叫肖恩·范寧的孩子不小心打開了那隻黃銅瓶的蓋子……

五、衰落

1999年6月1日,年僅19歲的程序員肖恩·范寧和另一個叫肖恩的肖恩·帕克把一個叫Napster的點對點文件共享平台發布在互聯網上,雖然只是測試階段,但仍有數百名用戶進行了互通有無的音樂交換與共享。在此之前,音樂只能花錢購買,現在可以免費獲取。也是在這一刻,宣告了唱片公司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輕鬆悠閑的時代,並且要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經常性地面對失敗。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Napster創立者之一:Shawn Fanning(肖恩·范寧)

唱片公司和音樂人認為Napster這種做法是一種無恥的偷盜行為,2000年7月,Napster被「金屬製品」樂隊告上法庭,要求Napster刪除上傳免費共享的一切「金屬製品」的音樂。雖然Napster敗訴,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繼續使用Napster,范寧也因此成了2000年的風雲人物,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在當年的MTV音樂獎頒獎典禮上,范寧頗具諷刺意味地穿著「金屬製品」的T恤以頒獎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

到2001年2月,Napster每個月的活躍用戶有8000萬,而當時最大的搜索引擎Yahoo!也只有5400萬。

現在我們回顧這個經典的互聯網侵權案例,會覺得,肖恩·范寧有點太單純,沒輕沒重,在一個巨人身上動土,最終導致Napster被迫關閉。

如果我們從技術角度來看Napster侵權案,會發現,當飛利浦和索尼投入數億美元研發出數字音樂格式的那天起,就註定會有肖恩·范寧這樣的人物出現。

在第一張CD推出兩年後,第一台CD-ROM也發明出來了,電腦可以讀取播放CD唱片了,這意味唱片業與電腦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80年代中後期,有一批科學家開始研究音頻壓縮,1989年,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獲得了MP3發明專利,並在90年代中後期互聯網崛起之時成了網上最流行的音頻格式。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MP3 LOGO

即使封殺了Napster,但是魔鬼已經不在瓶子里了。所有技術的推動似乎都在指向一件事:殺死CD。

我們來看看CD是如何被殺死的。互聯網是作案現場,兇器是Pandora、iPod、iTunes、Spotify……兇手是消費者。

Napster最大的功績是向全世界普及了MP3,當它被掐死之後,火種已經傳播開。重要的是,新一代音樂消費者開始逐步適應並接受這種非物理化的聽音樂方式,但是這需要一點時間。

這也是2000年CD的銷量能達到史無前例的24.55億張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國唱片業在版權保護方面反映迅速,對侵權的打擊力度也比較大,Napster之後再沒有這麼明目張胆的侵權行為。另一方面,停止購買CD的一般是購買力比較弱的青少年,暫時還沒有搖動唱片業的根基,而且用慢速撥號上網去下載大量的MP3有些得不償失。

如果你聽過黃舒駿的《改變1995》,會記得其中的一句歌詞:「大哥大越來越小,世界越來越吵,手機卻越賣越好;歌星越來越多,CD越做越好,唱片卻越賣越少……」這首歌黃舒駿寫於2001年,現在你不得不承認,他真的有遠見,預見到10年後的現實——手機替代了CD。

2000年,Pandora上線了,它是以電台的方式出現,而且嚴格遵守《數字千年版權法》,僅限美國本土用戶使用。Pandora與傳統的廣播不同,海量的音樂,各種音樂風格。最初它是收費的,後來廣告多了,改為免費收聽。在版權保護方面,Pandora和傳統的廣播節目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它進一步普及了流媒體。

上世紀90年代初在英國維珍唱片公司擔任經理的喬恩·韋布斯特在接受《衛報》採訪時回憶說:「我記得一位維珍的工作人員說:『幾年後,你將能夠用信用卡大小的東西攜帶你想要的所有音樂。』我們聽完都笑了,不要太荒謬!你怎麼可以做得到?」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MPMan F10 MP3播放播放機

1998年,韓國人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款MP3播放器:MPMan F10,儘管它只有32兆的快閃記憶體,只能放進8首128kbps的歌曲。3年後,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MP3隨身聽——iPod,確實可以放下你喜歡的所有音樂。在此之前,人們都認為MP3是一種劣音質音頻,可是當它裝進精巧美觀的iPod裡面之後,它因外表時髦而讓消費者忘記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事實,CD反而變成劣質產品。

也是同年,蘋果公司的董事長史蒂夫·喬布斯憑藉他過去做過嬉皮士、飛過大麻、磕過LSD,並且是鮑勃·迪倫的超級粉絲,家裡如果著火,在「滾石」和「披頭士」之間只能搶出一盤磁帶的話那一定是「披頭士」……的心路歷程,給唱片公司的老闆們上了一堂催眠課。哦,你其實跟我們是一夥的,那就把我們的曲目放進你的iTunes裡面吧。是的,iTunes是要收費的,唱片公司也能分得相當高比例的版稅,那還能說啥見外的話,讓我們舉杯,飲鴆止渴。

再後來,Spotify出現了,它與消費者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你只要有一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聽你喜歡的音樂,你可以付費,也可以免費。

CD唱片:一個變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Spotify 標誌與界面

也正是從2001年開始,CD銷售開始下滑,到2014年,流媒體的銷售收入首次超過CD,CD時代結束了。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在美國市場,流媒體的收入已經占整個音樂銷售收入的3/4,達到34億美元,物理介質的音樂產品只佔收入的10%。

如果你留意音樂介質的發展歷史,會發現,差不多每25年左右就會掀起一場格式革命,原有的載體被淘汰,更新型、實用、廉價的產品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CD,這個音樂愛好者的寵兒也未能倖免。只是,這場革命像一場漫長的凌遲,讓喜歡CD唱片的人感到格外痛苦。

六、緬懷

回顧過去這十幾年,會發現,中青年音樂愛好者經歷了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他們熟悉並喜歡的CD正在走向沒落。當年CD出現時,聽密紋唱片的人絕對沒有今天聽CD的人這麼痛苦。因為CD一出現就是成熟的,它的音質可以與密紋唱片相媲美,而且更容易攜帶保存,人們只是需要換一台播放機而已。和卡帶相比更是改天換地,這是人們迅速接受CD並沒有什麼遺憾的原因。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壓縮格式的音頻除了帶來海量、便捷之外,對在乎音質的音樂好者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CD的音質跟MP3相比就像葡萄和葡萄乾的區別。

一個叫Guitar Gopher的音樂人說出了CD一代的音樂愛好者的心裡話:

「如果音樂對你不重要,你可能不關心這一點。你可以像典型的消費者一樣,隨心所欲地購買音樂,並且對任何樂隊、歌手或流派都沒有特別的忠誠。當你不考慮與星共舞時,音樂只是一些來分散你的注意力的背景聲響。

但是,如果音樂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或者你認為藝術和文化與實體和價值有關聯,那麼這真的是個壞消息。對我而言,我喜愛的樂隊的專輯是我想握在手中並珍惜的。如果我的數百張CD存儲在電腦里而不是放在我的CD架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的確,讓上一代音樂愛好者感到空虛的是,今天的流媒體不再給人帶來欣賞音樂之外的精神享受了,它只是存在電腦里一個又一個文件夾。聽唱片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每張唱片背後都會發生一些故事,這也是埃里克·斯皮茲納格爾能寫出那本感人的《唱片不死》的原因。現在,與CD相關的喜怒哀樂、期待與驚喜都不存在了,人生也因此少了很多樂趣和內容。

《捕獲聲音:技術如何改變音樂》一書作者馬克·卡茨認為,CD和物理儲存的音樂介質不會消失。人們喜歡有形的東西,與物理對象發生關聯這個人類最基本的事實不會改變。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密紋唱片的銷量最近這些年會持續上升的原因。

人們總是喜歡復古懷舊的,一懷舊就容易成為時尚。也許某一天CD會像密紋唱片那樣回潮,即使它不會再成為主流,但是那種儀式感——從唱片架中找出一張喜歡的唱片,打開,放進CD機,按下Play,總會帶來一種美好的感覺。

至少,在未來的50年里,我們再也看不到《愛情是一盤自製卡帶》、《失戀排行榜》、《唱片不死》和《奇蹟唱片行》這樣的故事了,因為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物理介質的音樂載體引出來的,或是故事發生在現實空間——唱片店。當這些都不存在,作家寫與音樂的故事又少了一個方式。

但我們也不必糾結CD的興衰,當流媒體傳播失去了一部分該屬於音樂的文化內容時,音樂文化自然會失去立體感和豐富性,反過來會傷害到音樂人,等他們意識到受到傷害時,自然會找到一種辦法來彌補。

最後,用加拿大一位平面設計師兼音樂人傑克琳·肯德爾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無論未來如何,最重要的格式是你最喜歡的音樂人發布的格式。」

  • [Doc]key=激光唱片[/Do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努比亞 nubia pods[x 1more]真無線藍牙耳機 圖集 [Soomal]
OnePlus 一加7 Pro智能手機 圖集 [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