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喝茶有5個禁忌,3類人不宜喝茶!

喝茶有5個禁忌,3類人不宜喝茶!

茶葉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飲品之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它的身影。喝茶里的學問博大精深,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

喝茶有5個禁忌,3類人不宜喝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類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並富有收斂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為人們的一種嗜好。該可說是茶之為飲的前奏。隨著人類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為煎服、沖泡,發展至今。

茶葉的化學成分是由3.5-7.0%的無機物和93~96.5%的有機物組成。茶葉中的無機礦質元素約有27種,包括磷、鉀、硫、鎂、錳、氟、鋁、鈣、鈉、鐵、銅、鋅、硒等多種。茶葉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有機酸、色素、香氣成分、維生素、皂苷、甾醇等。


喝茶的5個禁忌

1、茶葉並非越新鮮越好

許多人認為茶葉越新鮮越好,如果能用剛從茶樹上摘下來的茶葉泡茶,那可是再好不過了。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它會對人體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並能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如果經常喝新茶,就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痛等不良反應,時間長了還容易患慢性胃炎。對於那些患有胃酸缺乏及老年性慢性胃潰瘍的患者來說,新茶更不能喝,否則會使病情加重。因此,茶葉並不是越新鮮越好,除了綠茶外,其他茶葉最好不要喝大新鮮的。

喝茶有5個禁忌,3類人不宜喝茶!

2、禁飯後飲茶

飯後立即飲茶,勢必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同時茶中的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質,給胃增加負擔,並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飲茶最好是在飯後一小時。

3、禁喝茶太濃

茶葉中含有茶鹼,咖啡因,可可鹼等成分。濃茶中的上述成分較多,刺激性很強,飲後可導致失眠。頭痛、耳鳴、眼花等症。而且,飲濃茶會對胃腸產生很強的刺激作用,可使胃壁收縮食慾下降,影響消化和吸收,從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癥狀,有時甚至還會導致胃漬瘍。過量喝濃茶就會引起氟中毒,人體攝入氟的安全值是每日3~4.5毫克,如果長期超量喝茶,會導致氟斑牙和氟骨症。另外,茶葉中含有鞣酸。如果飲用濃茶過多,大量鞣酸與人體內的鐵質結合,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從面引起缺鐵性貧血。

4、禁喝久放的茶

有人統計,茶葉中含有4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化學物質和40多種無機礦物元素,因此喝茶有助於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壽。一般來說,茶水泡後應在4~6分鐘內飲用。茶葉是有保質期的,過了保質期或者存放不適當,茶葉同樣會霉變,霉變的茶葉不能再喝。而且如果泡好的茶水放置時間過長,尤其是放在保溫杯里的茶,不僅味道會變差,失去原有的香味。

喝茶有5個禁忌,3類人不宜喝茶!

5、茶葉禁多次沖泡

有些人喝茶時喜歡多次沖泡,甚至一杯茶從早泡到晚。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有專家指出,茶葉經多次沖泡,會使其中的農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浸出。一般茶葉在沖泡3-4次後就基本上沒有什麼營養成分了,而且味道也大為降低,就像白開水一樣。據有關試驗測定,頭遍茶含可溶物總量的50%,二遍茶含30%,三遍茶含10%,而四遍茶只含1%3%。如果繼續沖泡,就會使茶葉中一些難溶的有害物質也被浸出,如某些極微量的殘留農藥和重金屬等,飲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茶葉以沖泡3-4次為宜。


3類人少喝茶

1、失眠或神經衰弱者不宜飲茶

咖啡因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如果平時就有失眠或神經衰弱等癥狀,對咖啡因比較敏感,最好在下午3點後就停止飲茶或咖啡,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2、孕婦不宜飲茶

茶葉中含有較豐富的咖啡鹼,飲茶將加劇孕婦的心跳速度,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增加排尿,而誘發妊娠中毒,因此再懷孕期飲茶更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喝茶有5個禁忌,3類人不宜喝茶!

3、潰瘍患者不宜飲茶

茶是一種胃酸分泌刺激劑。飲茶會使胃酸分泌量增加,從而刺激潰瘍加重病情,對病情較輕的可以服藥後飲用一杯加糖的紅茶或者加奶的紅茶,對病情有一定幫助。


糖尿病患者宜多飲茶

糖尿病患者一般宜飲綠茶,飲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內可數次泡飲,使茶葉的有效成分在體內保持足夠的濃度。飲茶的同時,可以吃些番瓜食品,這樣有增效作用。一個月為一療程,通常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請大家點擊右邊+關注我們,學習更多健康知識促健康

#了不起的醫生##真相來了#@頭條健康#清風計劃# @頭條養生@頭條健康聯盟@湖南醫聊@藥師方健@護脾養胃林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康復之路 的精彩文章:

女性糖尿病防止經期血糖升高,不注意這幾件事,你的血糖會升得快
補充維生素C這3個禁忌要牢記!

TAG:糖尿病康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