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話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兒子的房間為何不能隨便進?

俗話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兒子的房間為何不能隨便進?

記得《封神演義》里有一段話:

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上面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封建時代君臣父子間相處的精髓,今天說來,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古代社會,尤為講究君臣之道、父子之道,既可以說是注重禮儀,也可以理解為以前等級制度森嚴。

農村所流傳下來的老話,多數是耐人尋味的。有些老話單純從字面意思來看,感覺有點「匪夷所思」,但是深入了解其背後的含義之後,就會讓人有種受益匪淺的感覺。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的是一國之君應該盡為君之道,而為官的應盡為臣之道,父親就要盡為父之道,而兒子就得盡為子之道。

這些都是古人所提倡的關於男子的「修身」 的行為準則。「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就是在「修身」準則下衍生出來的一種行為規範。

這句話說全了應是:君不入臣宅,官不入民家,父不進子房。這是說君臣、官民、父子有別,人要做到尊卑有序,要修養,有道德操守,有規矩,不可隨便而為之。換言之,就是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其道,不可逾越。

「君不入臣房」,是君主對臣子的信任和尊重,即所謂用人不疑。也避免產生對臣子家眷,財物有貪念的不好輿論。

「官不入民房」,是官吏對百姓的尊重,意思是以免對百姓的財物起貪念,也避免引起百姓的不安,造成擾民。

「父不入子房」,是指兒子結婚後,父親不再進兒子兒媳的房間,以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和閑言碎語。

這是君臣、官民、父子之間的行為準則,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一種特殊的道德倫理關係。

話又說回來,君為何要入臣家,官為何要入民家?想想不外有三點:臣民犯事了、想行賄賂、想炫耀揚威一下。這都是不合綱常節操的,都得注意避忌。

那麼,為何父不入子房呢?養兒養女幾十年,父子在一家,連自家房也不能進嗎?

人是有隱私的,再好再親密的關係,都要給彼此留下一定空間。

小時候,孩子都是跟父母一起睡的,那時候天真無邪,純粹得像一張透明的紙,可以百無禁忌。但是,這世間是在不停變換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奮力的成長、成熟,當有一天,我們懂事了,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那個房間就像自己的小王國一樣,裡面藏著一個青年人的所有秘密。

父母也應該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隱私,給孩子自我成長與放鬆的空間。

孩子長大了,父母就不要頻繁的出入孩子的房間,即使進門前,也應該敲個門,讓孩子有所準備。很多人會覺得無法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是最親密嗎?怎麼還不能頻繁進入他們的房間呢?進門為啥還要敲門呢?多見外啊?有些父母甚至會對孩子說:你是老娘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你身上有多少汗毛我都知道,藏什麼呀?

孩子在長大成人以後,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屬於自己的隱私,他們並不是父母的附庸品,父母應該學會尊重與理解。

可能很多年輕的女性朋友有類似的經歷,一個溫婉的周末,自己宅在房間里,無比的享受這難得的閑暇時光,穿著散漫的睡裙,半躺在靠背椅上,淡淡的陽光灑在大腿上,愜意、迷離。就在半睡半醒之間,父親突然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推門而入了,他到覺得很正常,但作為大姑娘的你,瞬間尷尬無比,甚至有些慍怒,卻又不知如何發作。

如果父親母親在未經自己的允許下去自己的房間,並看到自己的隱私,是一件讓人很難為情、很羞恥的事情。

兒大成婚立室有兒媳了,就更要有區別,有忌諱了。

媳婦再好,畢竟不是親出,男女有別,輩份有別,更不可亂倫,做人是要有道德操守,注意到方方面面,不可以隨隨便便,不能只講自由而不顧規矩的。

家公不能隨便進入兒子兒媳的房間,進門前,最好兒子也在家,然後敲門,允許進去才能踏入。

公公要是進了兒媳的房間,媳婦得穿的端端正正,要規規矩矩站在一邊,這當然會讓兒子兒媳非常拘謹不自在。

父不入子房,一般情況下,父親是一家之主,一個有威信的父親是不會隨便踏入兒子房間的。古時候大戶人家,父親若要和兒子談事,會讓母親去喊一聲,兒子會趕緊過來拜見父親,然後商談。

時代在進步,古代很多的封建等級思想在當今社會已顯得格格不入。例如,官不入民間怎知民情、怎知民間疾苦?父不入子房,怎麼與孩子平等交流溝通、怎麼督導孩子學習?

世變則事變,古人思想有精華當然也少不了糟粕,應有可取之處,也必有當棄之習。我們學習古人智慧,從中吸取養分,不斷強大自我,做一個道德修養高超的現代人。

最後以南宋名臣范成大的這首小詩收尾,願大家父子齊心,家庭和睦。

父子情深苦亦深,蓋天神武一沾襟。想當拔刃投床際,也憶海池舟里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宮尋歡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代的兩大「萌神」,因跳槽不當丟了性命
母親節的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TAG:南宮尋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