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親王與固倫公主的爵位同等,慶親王奕劻為何要給榮壽固倫公主行禮

親王與固倫公主的爵位同等,慶親王奕劻為何要給榮壽固倫公主行禮

清朝的爵位雖然看似很簡單,但其實非常複雜。有時候,有些人的爵位應該是貝子爵位,統治者卻賞賜穿戴貝勒爵位的衣帽。這就讓後人很難從穿戴中去判斷他們的爵位。李蓮英雖然沒有爵位,但被慈禧升任三品官,而賞賜可戴二品的頂戴。李蓮英作為三品的官員,可戴二品的頂戴,甚至有時還可能賞賜穿二品的補服。所以,這時一個人要是單純從帽飾上就很可能判斷李蓮英是二品官。溥儀大婚之後,雖然是小朝廷,但溥儀還恩賜貝勒爵位的載濤可穿親王的補服。所以,如果載濤穿了親王的補服照相,後人單從相片上看可能還以為是親王爵位。

在清朝不僅男性的爵位之間有等級,就是男女爵位之間也有等級。皇后所生的女兒會被封為固倫公主,而固倫公主的爵位可與親王同等,又與後宮的四大妃子的等級一樣。而固倫額駙的爵位又和貝子的爵位是同一等級的。所以,固倫公主和丈夫固倫額駙之間的爵位就相差兩個等級。像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尚公主乾隆的十女兒固倫和孝公主,那豐紳殷德就成了固倫額駙,貝子爵位自然就比起父親和珅的一等公爵要高一級。

在清朝,作為皇帝的兒子皇子們一般在十五歲受封時,會被恩封為貝子。之後,就要靠各自的表現了,表現好的會被封為親王,屢屢表現不好的一輩子可能都是貝子。當然,皇帝那是例外了。如果親王表現更好,皇帝可能加封為鐵帽子親王。鐵帽子親王最主要的政治優勢就世襲罔替。清朝二百六十八年,也才出現十二個鐵帽子親王。這一點和明朝就大不相同,明朝分封親王於各地,各代親王的世子仍是下一代親王。清朝除了鐵帽子親王,還有統治者特別規定世襲罔替的,像超勇親王策棱嫡系,僧格林沁嫡系以外,其他普通的親王都要世代降爵,直到鎮國公。

因為爵位制度的不同,清朝比明朝省了大量的財政支出,明朝各地親王(世代親王)既拿著朝廷的俸祿又不斷在封地搜刮,還不用向朝廷出稅。所以,後來明朝的財政拮据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清朝因為爵位世代降爵,薪俸就會越來越少,最後成為閑散宗室的就象徵性拿著國家的薪俸,與八旗兵相似。每年清朝八旗兵和王公大臣的俸米通過運河漕運大約在三百萬擔左右。八旗兵俸米的支出是二百四十萬擔,剩下的六十萬擔才是京城王公和京官。因為清朝的王公都住在北京內城,甚至不能出內城六十里。清朝所有王公每年分享不到六十萬擔的俸米比起明朝簡直少之又少。

總之清朝的爵位制度比明朝的要優越不少。清朝爵位的等級雖然森嚴無比,然而血緣親屬關係又凌駕於爵位之上。皇上的皇子即使是貝子爵位,但高於貝子爵位的大臣也要行禮。

福康安死後被乾隆追封為嘉勇郡王,其子也因降爵成為貝勒爵位。但福康安的兒子見到嘉慶兒子貝子爵位的皇子也要行禮。雖然福康安兒子的貝勒爵位高過皇子的貝子爵位。

大清還有一個特別的例子。那就是恭親王的大女兒,原本親王的女兒是郡主的爵位,但因恭親王在辛酉政變中除掉了八大顧命大臣。恭親王不僅被加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慈禧還要把其大女兒加封為榮壽固倫公主。但因恭親王一再推辭,才最終封榮壽公主,但最後還是被慈禧加封為榮壽固倫公主。

因為只有皇后的女兒曾能被封為固倫公主,一個親王的女兒被封為固倫公主在大清也是很鮮見的(即使以前被皇帝收養也最多封和碩公主)。這種事情也只有慈禧能做到,更絕的是,慈禧一人加封了三個鐵帽子親王,並且都是生前加封,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榮壽固倫公主的爵位原本和親王的爵位是同等的,但因為慈禧的關係卻又超出了親王的爵位甚至鐵帽子親王。因為當時鐵帽子親王慶親王奕劻見到這位大清特殊的榮壽固倫公主都要行禮。一是因為榮壽固倫公主是慈禧封的,自然有慈禧給撐腰。二是,榮壽固倫公主和慶親王雖然都是近支宗室,但還是公主的血緣更近。三是,滿族姑奶奶的地位相當高,有見君不拜的特殊地位,榮壽固倫公主作為恭親王家的姑奶奶地位更是非同一般。

可見這位榮壽固倫公主的地位僅次於太后慈禧和皇后隆裕。所以,慶親王奕劻見到爵位同等的榮壽固倫公主還要行禮也是理所當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一場跨越兩個世紀的婚姻,滿漢權貴第一次聯姻,原來是他家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