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使用原子彈將剩餘核燃料一起引爆,可行嗎?
切爾諾貝利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兩次核事故之一(另一個是日本福島事故),這起事故是由於當時核反應堆烘烤試驗操作失誤造成的的,最終導致發生兩次蒸汽和氫氣爆炸,將大量輻射物質外泄,而反應堆堆芯熔化又持續將輻射物質向外散發。據估計,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釋放的核輻射物質相當於十枚廣島原子彈,其後果至今仍在影響歐洲許多地區!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污染區域)
蘇聯當年搶救切爾諾貝利動員了30萬軍隊和無數重型裝備,花費超過160億美元,間接導致了蘇聯解體。那麼有人異想天開的問,幹嘛不直接扔一顆核彈將核燃料引爆消耗掉,那不是一勞永逸的簡單方法?真是圖樣圖森破,年輕人你的想法雖然比戰鬥民族更簡單粗暴,但是然並卵!核電站與核武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指望著用小型核彈(這裡理解為原子彈)去解決切爾諾貝利的核事故,那隻能是火上澆油!
(切爾諾貝利救援中被遺棄的大量輻射沾染裝備)
核電站與原子彈爆炸二者的共同點都是利用核材料鏈式核裂變反應釋放能量,但是它們所需要的條件是完全不同的。核材料自發鏈式反應所要求的最低質量為臨界質量,核電站的核燃料棒就是通過特殊設計和組合而達到這個臨界質量,從而發生自發鏈式反應而釋放熱量。
(鏈式核裂變反應)
核電站就是通過這些熱量燒鍋爐發電,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就是因為反應堆產生的熱量遲遲無法由冷卻劑帶至二迴路,因而導致堆芯過熱而融化,最後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核電站原理)
而原子彈爆炸追求的則是比臨界質量更深層次的超臨界質量,這一質量比核電站所需要的臨界質量和密度要大得多,因此能夠加劇鏈式裂變反應的速度和大量中子的產生。不管是槍式原子彈和內爆式原子彈,都是通過擠壓增加核材料的密度和重量從而使其達到超臨界狀態,最終在一瞬間將核材料的能量全部釋放出去,從而產生巨大的爆炸!
(內爆式原子彈原理)
而要達到核爆炸所需要的超臨界質量,第一個要求就是必須採用丰度在90%以上的武器級鈾,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所使用的民用核燃料棒丰度僅僅為3%。而丰度越低,相對應的臨界質量就越大,核燃料棒要達到超臨界狀態只靠反應堆堆芯那幾百公斤低丰度材料是完全不能實現的。
(核燃料棒是由二氧化鈾粉末燒制而成的陶瓷芯塊)
超臨界狀態的第二個要求則是需要核材料呆在特殊設計的穩定密閉空間內,只有這樣鏈式反應所產生的中子才可以充分撞擊原子核而不容易外溢逃跑,核裂變反應才能夠持續穩定的進行,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經過兩次爆炸後,早已成為一個敞開空間,如果再使用原子彈進行二次爆炸,只會將這些核燃料棒炸散,更加難以達到超臨界狀態。
(發生爆炸的四號堆,建築物頂部直接被炸開)
因此總結來看,使用核武器轟炸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不僅無法將剩餘的核燃料棒快速引爆消耗,而且會將帶有核輻射的各類物質炸開,他們會全部滲透至空氣、土壤中,造成更大的危害。而核武器爆炸所帶來的二次核輻射又會將這種危害加劇,本來就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只會越來越糟糕,所以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吧!
(切爾諾貝利目前已經被石棺重重包裹,但是核輻射依舊在持續影響)
※印尼海岸線五萬多公里,為何海軍實力卻很弱?只因周邊皆菜雞!
※用彈弓朝航母發射一顆石子,航母能不能探測並攔截下來?
TAG:軍史吐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