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如何與越來越自信的印度打交道?
剛剛落幕的2019年印度選舉出現了令觀察家、研究者震驚的結果——許多人預測莫迪會贏得大選,但幾乎沒人預料莫迪會贏得如此「傲視群雄」。
要知道,就在被視為大選前哨站的2018年底的地方選舉中,印人黨曾接連丟失其長期執政的恰蒂斯加爾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讓各界一度懷疑印人黨能否保住基本盤優勢。
此次大選的最終結果卻顯示,莫迪領銜的印度人民黨獨取人民院500多個席位中超過300席位,莫迪本人也成為印度歷史上首位以多數席位贏得連任的非國大黨總理。莫迪的歷史性勝利,對印度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意味著什麼?
自信
莫迪的歷史性勝利,向外界傳遞出強烈信號:印度迫切需要在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帶領下,擺脫貧困、走向繁榮。
5月24日,在西華師範大學主辦的「中印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與會印度學者表現出對印度崛起的勃發自信。對莫迪在競選宣言中許諾建設的「新印度」,2030年前將印度發展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願景,印度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研究員夏海娜說,「我確信我們能實現這一目標」,「莫迪不僅在亞洲層面考慮印度的發展,更把印度的發展置於全球視野之下」。
夏海娜的觀點頗有代表性。印人黨描繪的通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宏偉藍圖,對印度選民產生了巨大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之大,甚至打破了印度政治生態中的「反現任傳統」,掩蓋了印度農村赤貧、就業困難、貧富分化、宗教矛盾等一系列問題。據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的觀察,「績效導向」正在取代印度政治傳統的「認同導向」,印度選民不再囿於種姓、階層、民族、宗教造就的身份政治,而是更多看政治實績。「無論是什麼宗教、講什麼語言,誰幹得好選民就選誰,這是印度政治值得注意的重要轉變。」
這種轉變在印度的歷史和政治語境中確有非同小可的意義。長期以來,宗教衝突是印度大國之路上的一大「絆腳石」。印度宗教衝突可謂歷史悠久,甚至形成了冤冤相報的「死結」,其中以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矛盾尤為尖銳。而在此次大選中,許多穆斯林卻把票投給了印度教民族主義者莫迪。出現這一「反常」現象,雖然遠不能斷言印度宗教意識形態分歧的彌合,但用龍興春的話說,「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印度的思想解放和觀念轉變」。
改革
長期以來,統一稅制、土地改革和勞工改革是桎梏印度經濟實現真正騰飛的三座「大山」。在第一個任期內,莫迪針對這三座「大山」出台了一系列動靜不小的改革措施。尤其是2017年商品與服務稅(GST)的啟動,推動了自印度獨立以來的最大規模稅改,改變了「印度國內貿易比國際貿易還要困難」的各邦混亂稅收局面,初步實現了統一稅制、建立統一市場的目標,這無疑為莫迪貼上了金光閃閃的「改革派」標籤。
在取得歷史性勝利後,擁有超高民意支持的莫迪更能放開手腳推行一系列改革舉措。中國改革開放論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馬加力認為,雖然莫迪第一任期的幾大改革措施在印度國內引起了很大風波,但越來越多印度人意識到,儘管改革需要付出代價,但只有改革才是唯一出路。印度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主席拉納德表示,無論印度最終能否在2030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莫迪政府朝著這一目標奮進的「嚴肅」態度卻是確定無疑的。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解決失業率高企、工業轉型升級、勞動力素質提升等一系列問題,這都涉及法律和制度的改革。
當然,無論是土地改革還是勞工改革,哪一項都是難度大、阻力高的「硬骨頭」。莫迪在第一任期內曾試圖放鬆關於解僱、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降低征地難度,但這兩項關鍵性改革都由於阻力過大而不了了之,莫迪能否在第二任期再獲「歷史性功績」尚是未知之數。面對可以預見的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是否有足夠的政治資源和能力把改革推動下去,考驗著莫迪政府的智慧,也是印度現代化之路上的「試金石」。
穩定
莫迪的歷史性勝利,也讓印度的外交走向引發廣泛關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南亞與印度洋研究院院長郭學堂認為,在印度普通民眾的歡呼聲中,印度不斷增強的自信會不會轉變為外交上的激進主義與冒險主義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印度的發展和崛起必須在處理好與中國、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關係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得以實現。「只有保持地區的穩定,才有可能使資金、技術等要素向印度流動。」
馬加力也表示,中國非常願意看到鄰居的發展與繁榮,這對中國也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合作機會。作為亞洲大國,中印要盡量減少民族主義情緒上升、第三方因素等干擾,處理好彼此關係、管控好分歧,這不僅對中印雙方是好事,對亞洲亦是福祉。
促進中印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也同樣是印度學者的普遍心聲。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研究員阿米特表示,2018年中印兩國元首在武漢舉行的非正式會晤是雙邊關係的全新開始,為未來中印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保持武漢會晤的對話與合作勢頭,應該成為兩國領導人的優先事項。
在談到中印如何增強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時,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成錫忠分享了關於中印加強安全合作的思考。他認為,印度已經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中印兩國也建立了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和聯合反恐演訓機制。中印兩國應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安全合作,在打擊恐怖主義、維護本地區安全穩定方面承擔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在中國已工作生活5年的印度學者、上海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郎榮吉深感兩國人文交流的不足,他期待把兩國領導人的戰略共識進一步轉化為兩國社會各界的共同認知,轉化為兩國人民的自覺行動。「比如,兩國媒體應該多做一些加深兩國人民相互認知、促進友好交往的事,不要一味放大兩國關係中的消極因素。」
總而言之,中印同為古老東方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二的十億級人口規模經濟體,都致力於經濟發展和民族振興;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都面臨強權政治與霸權主義的全球挑戰;應對恐怖主義威脅,都致力於創造一個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和平環境。有理由相信,「跨越喜馬拉雅山的握手」將釋放出不可小覷的巨大能量。(人民日報海外網 毛莉)
※巴黎連發多起針對亞裔搶劫案 嫌犯認為「亞洲人愛帶現金」
※英媒:英國衛生大臣將參選新一任保守黨領導人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