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10歲男孩輟學當網紅:「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無用」

10歲男孩輟學當網紅:「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無用」

最近,日本有一個10歲小男孩火了,他叫中村逞珂,從三年級就開始輟學。

他在家裡也沒閑著,在某視頻平台開了個人頻道,名字叫「不去上學並非不幸」。

他說,自己不去上學,只是因為「不想成為寫作業機器人」,也鼓勵其他小朋友不要去上學。

這條視頻點擊量超過100萬,是平時點擊量的10倍。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有智商也有情商的孩子,短短1分多鐘的演講,無論神態動作都很有感染力,難怪能吸引大家的關注。

但他相貌平平,又沒有特長,僅僅只有幼兒園學歷,靠著一時的噱頭,又能吸引觀眾多久?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夏天走紅的一個00後女生採訪視頻,這個女生17歲,初中畢業後讀了職高,趁學校放暑假在青島一家商場內做兼職,這已是她第3份工作。

之前兩份工作,她一共做了4天,就被老闆炒掉了,「領導說我不合適」。

現在這份工作,她每天要推著小車走10小時,從早上10點到晚上9點,回到家腳都會很痛,但每個小時只賺10元。

當被問起有什麼感想時,她一臉愁容地說:

「就是累啊!賺錢真的不容易,出來工作真的很難,後悔沒有好好讀書!」

每個人的出身不一樣,起跑線決定了你的起點,而讀書決定了你能跑多遠。

人生從來不存在什麼捷徑,如果有,那就是讀書。 「讀書無用論」,是這個社會最大的騙局。

01

「我,17歲,當了已婚男的情人」

幾年前我曾看過一部有關成長的電影,電影裡面把一個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變化和其帶來的後果,描寫得非常細膩,看完讓人感觸良多。

這部電影叫做《成長教育》,女主角珍妮是一個倫敦鄉下的姑娘,學校里的尖子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考進牛津大學。

某個雨天,她偶遇了一個願意開車送她回家的中年男子大衛,兩個人相談甚歡,後來再次偶遇,兩人一起去聽音樂會、吃晚餐,從此開始頻繁約會。

大衛帶珍妮去各種高檔餐廳,帶她去各種她以前想都沒想過的地方去玩,還給珍妮送了各種包裝精美的禮物。

作為一個學生,珍妮哪裡見識過這些,很快就被大衛迷住了,她跟著大衛到處遊玩,心思也不在學習上,成績直線下降,從以前的A 掉到了現在的52分。

但她一點也不難過,因為對她而言,學習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了。

她心裡只剩下大衛,因為大衛帶給她的,是她在學校沒有見識過的世界:各種高級餐廳、各種高檔禮物,漂亮的裙子……

在一次旅行回來後,大衛向珍妮求婚,珍妮答應了。

但校領導並不認同珍妮的做法,一再勸導珍妮,說「沒有學位,很難做出有價值的事情」,但珍妮就是不聽。

她覺得讀書很無趣,也沒什麼用處,倒不如嫁給大衛,提前去享受那個精彩、有趣的人生,便輟學回家,一心籌辦自己的婚禮。

正當她暢想著婚後的美好生活時,她才發現大衛已經結婚,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當了小三。

大衛看她發現了事實的真相,便拋下她開車離去。

經歷了這一切,珍妮才真正意識到,年輕的自己最應該做的就是多讀書,於是她重新努力讀書,最後考上了牛津大學。

最後,女主和老師說了一句話:「想得到我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總想著走捷徑、少吃苦,學習那麼辛苦,自然令他們心生厭惡。

但每一份禮物都已暗中標好了價格,你年少時逃避過的苦,總有一天會加倍奉還。

現在不讀書、不吃苦,能讓你輕鬆一陣子;但你浪費了自己最好的年華,以後碌碌無為,面對的痛苦和麻煩,卻是一輩子的。

正如電影裡面有一句話:

"如果在年輕的時候,你還不清楚自己要什麼,那麼就請去好好的讀書」

02

不吃學習的苦

就會吃生活的苦

多讀書,拿一個好文憑,好處實在數不勝數——能多賺點錢,能見識更多牛人,這些不用多強調,大量數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通過對280多萬以及多屆畢業生調研後,計算出了各高校畢業生的薪酬狀況。

清華北大畢業生的月薪,平均近萬,而普通院校的只有兩三千;畢業的學校越好,畢業生的月薪越高。

在美國,擁有博士學位的人群平均收入,是本科的2倍,是高中學歷的6倍多……

根據2016年《國際金融報》對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做的調查,其中年薪百萬級的董事長84%有高學歷,一半以上畢業於985高校。

但拋開多賺錢和前景好,關於讀書的好處,我最想強調的一點其實是: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會讓你受益終身。

比起在社會打拚,在學校讀書可謂輕鬆一百倍。

你不用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你沒有老闆和客戶需要操心,你只需要管好你自己,只要夠努力,多少都會有點回報。

你說自己 「讀不好書照樣是個人才」,但你連書都讀不好,別人怎麼相信你?

當年拋出「讀書無用論」的韓寒在微博發表長文提起退學往事,也很認真地指出: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帖子,發帖的人問:「讀重點大學的體驗到底是什麼?和普通大學真的不一樣嗎?」

回答者是清華大學物理專業的一位學長,他考入清華後,宿舍幾個都是大神。

他自己是高考全省第五,其他3人,一位是數年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一等獎獲得者;一位是某省的高考狀元;還有一位是蟬聯三年成績全市第一保送進的清華。

開學第一天他們一起去上課,教授講了10分鐘,就布置了一個與物理模型理論相關的作業,要求第三天早上交。

幾個人面面相覷,老師您都沒講什麼知識,就讓我們做作業?

吐槽歸吐槽,但幾個人行動力也非常足,立刻分工合作,有的去網上查資料,有的去圖書館翻書,回來後大家互相討論學習。

4個人整整花了2天2夜,終於把這個所謂的物理模型理論和具體情況弄清楚,最後挑燈夜戰,每個人都交了一份內容充實妥當的PPT報告。

整個過程,從啟蒙到學習到掌握,完全是自主自發,沒有誰在旁邊督促著。

這位學長感慨:

「清華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生活學習的精神狀態。

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

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優秀是一種習慣,能讓你終生受益。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從小逼著自己努力學習,就是逼著自己成為一個永遠追求優秀的人,養成追求優秀的習慣。

這樣一來,無論是讀書還是畢業工作,你遇到什麼困難,想的不會是逃避,而是如何用心去做好,這是你多年來形成的習慣。

好好讀書,其實也是自我鍛煉的過程, 正如白岩松所說的:

「一個人學習好壞,更多的體現了他的綜合能力,比如他的耐力、他的意志、他的學習習慣、他的反思能力、他的抗挫折能力。」

越成功的人,越把優秀當成習慣,而這種習慣,就是在長久的讀書生涯中培育出來的。

讀名校,帶給你的絕對不是一個好文憑或者一份好工作,而是一個追求優秀、永不滿足的習慣。

03

不學習一時爽

但絕不會一直爽

有句話非常有道理:

「或許人類擁有智慧以來,這樣兩條規則就未曾改變過。一是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二是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這種不平等。」

生命是平等的,但生活不是,改變這種不平等的最好辦法,就是好好讀書。

哪怕你狂奔一輩子,也沒辦法觸及別人的起跑線,但回頭看看,你已經拋離自己的起跑線很遠很遠。

不學習一時爽,但絕不會一直不學習一直爽。

學習雖然苦,但只是苦在枯燥、苦在短期內看不到回報,只要肯努力,總會做出點成績。

如果你不能狠下心來吃學習的苦,那總有一天會吃盡生活的苦。

生活的苦,沒有終點沒有希望,你年復一年地付出,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把你的人生擊打得支離破碎。

所以,千萬不要被「讀書無用論」騙了,那只是沒讀好書的人的自我安慰。努力讀書、好好學習,永遠是一個人這輩子收益最大的投資。

儘管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但讀書絕對是你人生最穩健、最容易走的路。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9年破季訂閱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當這屆90後老了
你是在批判「996」,還是為「摸魚」找借口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