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面積只有37.7萬平方公里,不到中國的二十分之一,人口當時只有7000萬,也只有中國的六分之一,怎麼敢侵略中國?其原因何在?我客觀分析歷史,得出以下結論。
1. 侵略者的本性(根本原因)
日本侵略中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行為,從明朝時候倭寇開始,一直侵擾中國,到近代更是野心膨脹,為什麼會這樣?歸根到底是侵略者的本性決定的,這是根本原因。從侵略者的本性來看日本,我覺得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民族個性。日本是島國,資源缺乏,它不能依靠自身資源生存,所以危機感特彆強,而且這個民族特別虛偽貪婪。按照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話說,日本人是有史以來他見過的最卑鄙、最無恥的民族。
二是利益驅使。甲午戰爭輸給日本之後,中國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主要條款有四個方面 :其一是中國承認朝鮮獨立;其二是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其三是賠償日本2.3億兩白銀;其四是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並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單是2.3億兩白銀,就相當於日本7年的財政收入。
還有一個例子是《辛丑條約》,八國聯軍侵略北京後簽的,日本作為主要侵略國,獲得34793100兩海關銀的賠款。所謂海關銀是海關進出口課稅的標準銀。日本得到的賠款占整個賠款總數的7.7%,而且根據賠款規定,還不能一次付清,也不得提前償付,必須分39年還清,年息是4%。
日本從侵略之中嘗到了甜頭,侵略使得它的國力有了很大增強,所以對外擴張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日本長期的國策,尤其是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之後,侵略者野心更加膨脹。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於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當時中國是搞洋務運動,主張實力救國,引進技術、引進科技,日本明治維新是搞資本主義。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迅速強大,從此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1894年甲午戰爭後,日本利用《馬關條約》從中國奪得的2.3億兩賠款,其中80%用來發展軍事,使日本軍力大增,日本從此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基本國策。1900年,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中國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4年到 1905 年,日本跟俄國交戰,並在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勝利之後,日本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這使日本的野心更加得到加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德國宣戰。日本不是打到德國去,而是與在中國的德國勢力交戰。因為膠州灣有德國勢力,日本勝利之後,進而佔據山東。所以說,日本沒有真朋友,跟誰都打,都是利益驅使。
之後,日本加緊對中國的侵略步伐,不只滿足於一點點賠款,而是想侵佔東北、華北,甚至整個中國。1927年,當時中國正在進行大革命,北伐軍實力迅速發展,日本趁著中國內亂,策劃侵略中國,一面策劃「滿蒙」獨立,一 面出兵濟南,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專門召開「東方會議」,制定對華政策。當時參加會議的有外務省、陸海軍省、參謀 本部、關東軍,以及有關中國問題專家,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確立了先佔東北、內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的擴張政策。據說之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摺》,明確提出了「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擴張總戰略藍圖。雖說《田中奏摺》很可能是偽作,但日本國策與《田中奏摺》的主張基本吻合。
所以說,日本侵略中國是其一貫野心。東方會議《對華政策綱領》的出籠,標誌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不可避免,也就是說,侵略者的野心是很難阻止的,不碰得頭破血流是絕不會停止的。
2.日本國內危機(直接原因)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爆發,這場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在危機中,日本也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崩潰,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
20世紀30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記載稱:「帝國內部現正痛切體驗……生產力不足,生產設備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積資本之不足。凡此均需開始新的戰爭,俾有所補充,而國內不穩勢力之高漲,罷工之狂瀾,亦需發動內外舉國之戰爭,以期平靖。」
為了擺脫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把侵略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助推了日本帝國主義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從而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3.英美經濟危機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1929年,歐洲各國忙於應付國內危機,無暇東顧,九一八事變前,日本與英美達成秘密諒解,英國支持日本的行動,美國表示「不聞滿洲事變」。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際聯盟的軟弱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4.中國內部問題
有道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落後就要挨打」,中國老是遭受日本侵略,自己也是有問題的。一是國力脆弱。中國近代以來,國力越來越差,原來的泱泱大國變得疲弱不堪。二是長期戰亂。近代以來,中國外憂不斷,內亂不休。到20世紀初,軍閥混戰,國共對峙。自己不團結,別人就來欺負。三是政府無能。政府無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侵略者的野心認知不清,總以僥倖的心理對待侵略者,使得侵略者得寸進尺。另一方面,對西方國家抱有妄想,好像西方國家總會主持公道似的。
當時作為國民政府領導人,蔣介石對形勢的錯判,採取的錯誤策略,也是導致日本侵略得手的重要原因。蔣介石長期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他把反抗日寇入侵一直放在第二位。據記載,1937年5月8日,蔣介石在崇仁總指揮部對各級「剿共」軍官發表長篇講話,中心意思是: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同時告誡軍官們,愈是非常時期,越要小心謹慎,注重智謀。在抗日這個問題上,蔣介石是有很大錯誤的。如果不是後來他也參與抗日,蔣介石一定會被釘在民族恥辱柱上。
5.日軍侵華的滔天罪行
一是軍事侵略與佔領。日本鬼子幾乎侵佔了半個中國。
二是製造慘案,屠殺中國人民,蹂躪中國婦女。大家熟知的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民眾30多萬人,強姦婦女2萬多。潘家峪慘案也是一個例證。潘家峪原是河北省的一個山村,全村1500多人。日本鬼子來了之後,把村民驅趕到一個大院子,這個院子叫潘家大院。然後,用步槍、機槍掃射,並放起了大火。最後,全村有1298人遇害,其中有兒童婦女658名,23戶人家被殺絕,房屋悉數被毀。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百千骸骨以塋封」。在日軍侵華期間,這種案例舉不勝舉。
三是實施細菌戰和毒氣戰。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日本關東軍731細菌戰…部隊。
四是經濟掠奪,以戰養戰。日本人在中國搶的財物不計其數。據統計,在侵華期間掠奪黃金3.1萬噸,其中政府儲備2.1萬噸、民間1萬噸。各種礦產、資源、文物,數不勝數。一個堂堂的文明古國,就這樣被搶光。
五是對淪陷區實行殖民統治。日本人為了實現對中國的殖民統治,採取多種措施。比如扶植傀儡政權,實現以華治華。在東北利用前清廢帝愛新覺羅·溥儀於1932年3月1日成立偽滿洲國。後來在南京又利用汪精衛成立了汪偽國民政府,與重慶國民政府對著干。汪精衛是國民黨的第二號人物,結果投靠了日本,受到抗戰軍民的唾棄。又比如在敵占區,推行奴化教育。強制孩子們學日文,不能學中文,實際上是洗腦,讓中國人忘記民族、忘記歷史。這一招是相當狠毒的。由此可見,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他們還打著「建立王道樂土」「實現東亞共榮」等幌子,其實就是掠奪、奴役、搶劫、屠殺、犯罪。這是絕對不能忘記的。
——節選自《黨史可以這樣講》
歷史|人文|觀點|思辨
※王宗禮:國家建構、族際政治整合與公民教育
※歷史學研究離不開「體系」
TAG:談文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