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 十大傳世名畫之《洛神賦圖》精度解析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這是《洛神賦》中的一段文字,美的驚艷,為人們勾勒出一位「風姿秀美,含情脈脈,飄飄若仙」的洛神。這樣的洛神不覺讓人心旌漣漣。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傳說曹植少時愛戀(上蔡)女子甄宓,後甄宓嫁與其兄曹丕為後,而甄后生下明帝曹睿之後遭讒致死。曹植在獲得甄后遺枕後有感生夢,因此寫出《感甄賦》以作懷念和寄託。明帝讀了《感甄賦》後,將之改名為《洛神賦》傳世。顧愷之讀《洛神賦》後深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此卷一出,再無人敢繪製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名篇和為世人傳頌的名畫,流傳千古。
洛神賦圖全卷
顧愷之(約344年一405年),字長康,小字虎頭。出生在東晉南朝劉宋時期江蘇無錫的一個官宦家庭,因家境優越,自小便博覽群書,知識淵博。他多才多藝,不僅善畫,在詩文、辭賦上也很有造詣,為人詼諧幽默,有時行事似痴,時人稱之為「三絕」:才絕、畫絕、痴絕。與顧愷之齊名的還有陸探微和張僧繇,三人合稱「六朝三大家」
一、《洛神賦圖》全卷結構
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長卷,現已失。現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全卷分為三段。
第一段 相遇 相戀
描繪了黃昏,曹植率領眾隨從由京城返回封地,經過洛水之濱時停駐休息。在平靜的水面上,風姿絕世、含情脈脈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從容,凌波而來。柳岸邊,曹植身體微微前傾,伸出雙手擋住眾隨從。隨從們目光獃滯,而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前方水面上美麗的洛神。
初遇洛神
此圖堪稱經典, 為後世帝王出行經典樣式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畫家巧妙地通過這一瞬間動作,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曹植見到洛神的驚喜之情,而且將曹植被洛神的絕世之美所深深吸引的內心活動表現的極為生動。曹植解玉佩相贈表達對洛神的深切愛慕,洛神指潛淵為期,曹植又怕受騙,心情矛盾。於是便斂容定神,守之以禮,二人情意纏綿。
曹植把隨身攜帶的玉佩獻給自己的女神
洛神與諸神仙嬉戲
風神收風
河神撫平水波
水神鳴鼓
女蝸起舞
洛神在空中、山間、水中若隱若現,舒袖歌舞。
第二段 人神殊途
描繪了人神殊途,不得不含恨別離時的情景,這是故事情節的高潮。畫家大力描繪洛神離去時的陣容,場面宏大。
六龍駕駛著雲車
六龍駕駛著雲車
六龍駕駛著雲車,洛神乘雲車向遠方駛去,鯨航從水底湧起圍繞著車的左右。六龍、文魚及鯨的描繪細緻,動態生動奔放。雲車、雲氣都作在天空中作飛馳狀,離別場面熱鬧異常。
曹植目送著洛神漸漸遠去
洛神面沉似水
在岸邊,曹植在眾隨從的扶持下,目送著洛神漸漸遠去,眼神中傾訴著無盡的悲傷與無奈。
第三段 就駕啟程
描繪了就駕啟程。表現洛神離去後,曹植對她的深切追憶與思念。曹植乘輕舟溯流而上追趕雲車,希望再次見到洛神的倩影。
急命隨從駕舟逆流而上追趕洛神
值得注意的是, 洛神一直不曾離手的羽扇,出現在曹植手中
但是無奈人神相隔,早己尋覓不到洛神的蹤影。思念與悲傷之情不能自己,以至於徹夜難眠,
在洛水邊等待到天明,流連忘返的場景。直到隨從們驅車上路,曹植仍然不斷回頭張望,最後懷著不舍和無奈的心情,踏上返回封地的歸途。
曹植不斷回頭張望,踏上返回封地的馬車
曹植不斷回頭張望,踏上返回封地的馬車
曹植的無限悵惘之情生動地呈現在畫卷上,使觀者被洛神與曹植間的真摯感情所感染。
二、《洛神賦圖》中的人物
《洛神賦圖》中的人物雖散落于山水之間,但相互照應,並不孤立,神情的顧盼呼應使人物之間產生了有機的視覺聯繫,這不能不歸功於作者對人物神態的準確刻畫。
觀者在圖中可以看到洛神手持佛塵,衣帶飄飄,神態委婉從容,她似來又去,脈脈含情,表現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無限惆悵的情景。曹植頭戴梁冠,身穿寬衣大袖,在打著華蓋的隨從簇擁下,用貴族詩人般的優雅氣質和愛慕的眼神,欣賞著女神的飄逸風姿。
三、《洛神賦圖》技法
從表現技法上來看,《洛神賦圖》中的山石樹木風格古拙,結構簡單,狀物扁平。一座座山峰排列的狀態,象金花裝飾的犀角梳子,即所謂「群峰之勢,若鈾飾犀櫛」。
四、山水色彩
極少運用皺擦,只在坡腳岸邊施以泥金,實遠虛的空間關係。雖然人和山的空間關係還不協調,偶爾在色彩和形式上出現,但作為圖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山、獸、林、鳥卻結合得很完整。山石主要依靠線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面,依靠層次來表現不同的山巒變化,利用俯視的角度來表現縱橫的山川,這些都是後來山水畫的基本表現技法。
五、《洛神賦圖》中的水
《洛神賦圖》中故事的每部分幾乎都有對水的寫照,但水勢、水態、水性卻用線條表現的千變萬化,絕不雷同。有時舒展自如,有時平滑光潔,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又蕩漾迴旋,這種種波濤律動的江浪之美又與畫中人物的驚訝、激動、惆悵、流連的情緒和動作連成一體,巧妙地烘托著畫中氣氛。
六、《洛神賦圖》中的樹
通過樹木的穿插來表現空間,呈現出明顯的裝飾趣味。樹木表現出兩種樣式:
一種柳樹,疏密相間的共有20棵左右,分組為伍,或聚散於空間轉換,或穿插於人物前後與其它景物形成鬆緊自然的銜接。這種工勾柳樹的方法對後世影響也很大,後來勾柳樹的方法基本是在此基礎上完善起來的。
另一種蒲扇樹從圖卷右邊起從頭到尾,近坡遠岸遙相顧盼,運用了圖案化的造型,空間意識完全擺脫了一般自然理性法則的制約。這種富有幻想色彩的樹叢造型,使畫面充滿了浪漫神秘的色彩。
七、《洛神賦圖》中的動物
在《洛神賦圖》中還有許多面貌猙獰,形狀怪異的動物,比如海龍,長著長長的鹿角,馬形臉,蛇的頸項和一副羚羊般的身體。
文魚有著豹子一樣的頭,身子完全是魚的樣子卻又長著翅膀,從水中騰空躍出,張著血盆大口,雙目圓睜,樣子甚是恐怖,與洛神的清秀美麗形成了鮮明對比。還有隻鯨鯨張牙舞爪的似乎要蹦到載著洛神的船上去。畫面中魚身的質感表現的非常強烈,像剛從水中躍出的一樣淋漓。幾乎代表了當時動物畫的最高水平。其次,畫面中蛟龍,白虎這些神話中的動物也一樣都沒有少,不但烘托出了畫面的熱鬧。同時也增添了故事的傳奇性和神秘感。
八、構圖
《洛神賦圖》的構圖基本代表了當時的時代特色,採用了連續多幅畫面表現一個完整情節的手法,顧愷之巧妙地利用了山石、林木、河水等背景,將畫面分隔成不同情節,主要人物隨著賦中寓意的鋪陳重複出現,將時間和空間打成一片,使畫面既分隔又相聯接,首尾呼應,和諧統一。
九、設色
《洛神賦圖》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對色彩進行了主觀歸納,淡雅朦朧的畫面渲染了曹植與洛神之間的悲歡離合的情感歷程,充滿了浪漫主義氣息。運用沉穩的色彩,在曹植與洛神含情脈脈地相對時,沉著的藍色的使用使人內心感到沉靜,深切地體會二者的真情;雲車載著洛神飛馳而去時,青藍色的運用產生收縮感,隨著人物的情感而緊張;洛神飄然而去後,多運用灰黑色搭配,灰暗的色調使觀者產生惆悵感,渲染了曹植無奈痛苦的精神狀態和他對洛神的深切懷念之情。畫面中運用勾線填色為主,在人物衣飾多用平塗手法,通過服飾的不同色彩體現了人物不同的地位身份,服飾多用紅、黃等色調來突出曹植、洛神這兩個主要人物,用素色來表現作為次要人物的隨從,使畫面主次有致、層次分明。在表現洛神的服飾時,飄帶、羅裙各採用了多種顏色,顏色之間相互映照,色彩鮮明而和諧,給人豐富的視覺享受,襯托出洛神清秀典雅的形象、飄逸脫俗的氣質。畫面的黑白灰關係處理得當,有的地方運用墨色暈染,有的地方運用了凹凸染法,使畫面的空間感、層次感和質感更為突出。
十、摹本信息
迄今存在的《洛神賦圖》尚有七種之多,分藏國內外,計有: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卷;二、遼寧省博物館藏卷;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卷,主要為宋人畫,缺六朝氣息;四、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冊頁(一頁);五、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傳顧愷之畫卷;六、弗利爾美術館藏傳陸探微畫卷;七、倫敦英國博物館藏宋人畫卷,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高卷略同。
以下是《洛神賦圖》全卷高清圖,供大家賞析
》請將手機側過來觀看《
本文參考文獻: 張紅.解析《洛神賦圖》的美學思想[D],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2009年5月 名畫解析:顧愷之《洛神賦圖》,新華網.2013-08/05[引用日期2016-08-21] 愛情神話 《洛神賦圖》:鳳凰新聞,20140623[引用日期2016-08-19] 吳天明: 顧愷之與《洛神賦圖》, 《 上海集郵 》 , 2005 穆益勤: 介紹故宮博物院繪畫館陳列,《 美術研究 》 , 1959
三山畫會是由中國美院孫霖老師和上海書畫院嚴紅起老師發起,在上海登記註冊的書畫組織。
一、三山畫會的初心
一是為中國畫學習者提供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平台;二是為職業畫家提高影響力走向市場提供一個平台;三是發現、培養、推介新人;四是通過交流學習,聚集人氣,提高凝聚力,把畫會辦成一個有發展前景的長久組織,並在適當的時機推出和完善畫會章程以及入會條件,從而使畫會健康持久地發展。我們只是拋磚引玉,以後希望更多的名家加入進來,使畫會更有生機。
二、三山畫會的工作內容
1.組織寫生、筆會、展覽。
2.名家訪談。
3.網上畫展與畫家推介。
4.為優秀學員和會員做網上畫展和個人推廣。
5.畫作流通與收藏。
6.名師名家專題講座。
7.培訓推介。
8.群內交流學習,名師答疑。
9.三山畫會公眾號和頭條號運營。
三、取名「三山」的由來和寓意
1.取中國山水畫觀山的三重境界之意。
2.三山五嶽。「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寫生學習要走遍三山五嶽,寓意要多走名山大川。
3.道家有海上三仙山:蓬萊、瀛洲、方丈。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4.優秀畫家要走過三座大山:一是自然之山,二是筆墨之山,三是心靈之山。
5.三在中國文化中表示「多」和「無限」之意。寓意三山畫會要做一個海納百川的包容性組織。
轉載本頭條號內容
需註明「三山畫會」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