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教授實驗室突遭關閉!暨大校長:全盤接手
暨大校長: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同時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回國從事科學研究。
日前,有消息稱美國埃默里大學以所謂中國「竊取機密」「違反NIH規定」為由,解僱華裔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並關閉其實驗室。
5月25日,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透露,暨大決定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並為其提供場地、實驗室等繼續從事研究。同時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回國從事科學研究。
暨大校長宋獻中:
願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
25日,暨大校長在一個研討會上透露,將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
宋獻中指出,中美貿易摩擦一定會對在美中國人才有影響,但只要他們願意回來,內地高校能夠把他們接納下來。這是內地高校在經濟社會建設中應有的責任和使命擔當。他亦希望年輕人今後更多的回到國內來從事科學研究。
華人學者突遭解僱:
校方未提供任何具體理由
據《環球科學》雜誌旗下公號「科研圈」此前披露,5月23日,美國埃默里大學突然把自己的華裔終身教授李曉江,以官方郵件通知的形式正式開除,這也是對5月17日為何突然關停李曉江在美國實驗室的進一步解釋。
根據 5 月 23 日埃默里大學在當地媒體《亞特蘭大憲法報》(The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發表的聲明,校方對此次突發事件僅有一個籠統的解釋:「沒有完全披露來自國外的研究經費來源,以及在中國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工作情況」。
埃默里大學在上文提及的聲明中表示,他們是在收到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要求進行內部調查的來函後,開展此次行動的。
5月24日,李曉江對埃默里大學的指控進行了反駁。李曉江表示,這所位於亞特蘭大的大學解僱了他和他的妻子、實驗室共同負責人、神經學家李世華,「同時沒有任何通知或機會讓我們對未經證實的指控作出回應」。
據《知識分子》引述李曉江的話說,自2012年以來,他每年都會向校方說明其國外研究活動,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在配合調查時提交了相關文件,還就「在中國的工作向埃默里大學解釋過,且目前在中國待的時間比原定的時間還要少」,他曾向前任院長提交了申請書,並獲得同意。由此,李曉江不認為自己未充分披露在國外工作情況。對於是否有知識產權泄露問題,他的團隊也為其辯解稱「兩邊的實驗不同,且經費沒有交叉」。
李曉江還告訴 Science 的記者,有四名在實驗室工作的中國籍博士後被告知要在 30 天內離開美國。他表示,這四名博士後沒人知道自己被解僱的理由。
據了解,李曉江和李世華教授夫婦均為著名遺傳學家,在埃默里大學任職已長達20多年。
華盛頓發動對華「獵巫」
近期中美關係趨於緊張,尤其與以往不同的是,華盛頓在科技以及教育等領域迅速推出大量破壞性政策,嚴重影響中美在某些領域的聯繫。最新的例子是美國亞特蘭大的艾默里大學開除了兩名華裔神經科學家和4名博士後中國學生研究助理。
在特朗普政府看來,原因很簡單——和中國合作,是一種知識領域的「資敵」,勢必會損害美國國家利益,需要嚴厲防範。但是在這種氛圍下,美國教育界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日前,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中文名)發出公開信,重申對國際學生的堅定承諾。信中說,美中關係近期趨於緊張,學術交流受到更多影響,讓包括耶魯在內的美國大學很多國際學生和學者感到不安。他呼籲美國的校長同仁們一起敦促聯邦政府澄清對國際學術交流的擔憂,同時維護基礎研究的開放學術交流原則。(詳見耶魯表態了!)
很顯然,從這封公開信中可以看出,美國部分知識界精英已經意識到,中美之間在若干領域有矛盾這很正常,但最近美國政府對華在科技、教育等領域下手的若干個案例,屬於在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前提下,濫用政府權力的行為。「威脅了美國國家安全」,成了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直到現在,在被問及是否有確鑿證據證實此點時,美國政府仍遲遲拿不出相應證據。美國自詡為法治國家,法治的基礎是講證據,在證據闕如的情況下,就做出決策,顯然是偏激的政治思維,而非法治思維。
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為,反映了其當前焦躁的對華政策情緒,其中既有在對華貿易談判中久攻不下的戰術焦躁,也有面臨中國崛起時應對乏力的戰略焦躁。在贏得對華競爭的情緒推動下,美國正動用其國家機器,基於意識形態而非客觀事實對待中國。在意識形態的考慮下,對華技術和教育等交流不僅要符合美國利益,甚至也要符合美國價值觀。
這種做法不僅破壞了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給正常交往製造麻煩,而且給美國國內也帶來了深刻的負面影響。回溯冷戰時期,華盛頓在製造國內 「麥卡錫主義」下恐慌情緒的同時,也讓美國的教育領域和對外交往領域受到嚴重破壞。在21世紀的今天,為了營造氣氛效果,美國政府對中國目標甚至採取無證據的胡亂打擊模式。這種基於中國因素的無端審查,不僅會加劇中國民眾對美方的反感,也會導致美國國內對於特朗普政府的質疑和厭惡。
與美方形成鮮明對比,中方雖然在經貿領域為維護合理利益與美方有摩擦,但一直努力維護兩國正常的社會交往基礎,積極鼓勵兩國社會各層面進行交流,包括推進地方交流、青年交流和智庫交流等各種交流形式。中方深知,要避免戰略對抗,中美未來國家層面的良性互動需要社會層面的堅實支持。然而,華盛頓某些政客為了一己政治之私,不惜動搖兩國相交的民間基礎,實在令人憂慮。
特朗普曾把國會「通俄門」調查描述為莫須有的政治「獵巫」,他自稱是受害者。現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在經貿往來、技術合作以及人文交流領域所做的偏執舉動,則是其主動發起的對華「獵巫」行動。在這次「獵巫」中,美國政府是加害者,而中國是受害者。(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張小松)綜合:文匯報、深圳特區報、科研圈(ID:keyanquan)、知識分子(ID:The-Intellectual)等,環球時報-環球網/宋國友
※嫦娥四號證實月背幔源物質組成,CNN:中國航天發現月背秘密
※消息人士:日本防衛省決定航空自衛隊太空部隊規模為100人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