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開會就犯困?
開會,讓多少人恨得咬牙切齒?除了冗長又廢話連篇的內容,你有沒有覺得開會時間越長,越憋得喘不過氣來,會議快結束時的你已經面紅耳赤,幾近暈厥。當領導點名:你,就是你!你有什麼想法?你更是大腦一片空白,靈感的火花還沒迸發就熄滅了。
這不怪你,狹小的空間會使呼吸帶出來的熱氣、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質更容易堆積在一起,其量之大遠超乎你的想像。那麼,這些廢氣真的會使我們變得更遲鈍嗎?
過去七年間,至少有八個研究對此做出了解釋。研究指出,雖然在公共衛生層面,解決那些可能導致癌症和哮喘的污染物更加緊迫,但也存在著另外一些污染物,它們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卻會對精神產不利影響。
室內空氣質量有多糟?問問二氧化碳濃度
為了節約供暖和製冷消耗的能源,建築物的密封性越來越好,過去五十年間的美國就是這樣,建築變得更加密閉。但這意味著人體或其他東西釋放的氣體和其它物質也因此全都被困在了屋裡,散不出去。雖然室內空氣質量不像室外空氣那樣有完備的監控,但科學家和專業通風人員已經開始廣泛監測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
一般來講,當二氧化碳濃度高於1200ppm時,就說明室內的通風率過低了。此時,新傢具、辦公用品和地毯釋放的令人擔憂的物質(例如甲醛等)可能會聚集在空氣中。「這一指標從很久以前開始就被用來衡量室內空氣質量可能有多糟糕,」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建築工程教授布倫特·斯蒂芬斯(Brent Stephens)說。
當二氧化碳濃度高於1200ppm時,新傢具、辦公用品和地毯釋放的物質(例如甲醛等)可能會聚集在空氣中
這些空氣污染物可能與呼吸問題和癌症相關,但二氧化碳本身則一直被認為在這些方面並沒有什麼危害。不過現在,科學家已經開始重新審視這一假設。
腦子轉不動,不是我的錯
生物醫學研究人員發現,當二氧化碳的吸入量遠高於正常預期時,會導致大腦血管膨脹,神經元活動減少,大腦各區域之間的交流也隨之減弱。
大約十年前,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機械工程師威廉·菲斯克(William Fisk)和同事一起,讓被試分別進入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房間,在他們身上做了實驗。
他們讓一些人在二氧化碳濃度為600ppm的房間里待上幾個小時,這一含量水平對於室內而言很低;另一些人則進入濃度高達2500ppm的房間里。實際上,這一濃度並非高不可及,在一些人潮擁擠的地方並不罕見。菲斯克在之後的論文中表示,有些教室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是它的兩倍之高。
在人多的地方有覺得腦子轉不動嗎?
「隨後,被試接受了一個問題解決能力測試,來測評他們的實際生產力和決策能力,」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精神病學教授烏莎·薩蒂什(Usha Satish)解釋道。
測試的打分標準涵蓋的內容很寬泛,比如基本策略以及創造性等等。結果表明,在九個項目中,有七項與二氧化碳水平有著密切聯繫。二氧化碳水平越高,測試結果越差;2500ppm濃度的受試者測試結果總體上比1000ppm及以下的更糟糕。
「這是一項精心設計過的研究,控制了其它可能的影響因素,」丹麥技術大學土木工程教授帕維爾·沃戈基(Pawel Wargocki)說,「對於實驗細節上的設計,他們也非常小心謹慎。 」
該研究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興趣,2016年,由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帶領的團隊,也發表了類似的結果。在實驗中,他們讓被試進入模擬工作場所六天,分別暴露於辦公樓常見的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中,並進行同樣的問題解決能力測試。當二氧化碳濃度從550ppm升至945ppm再到1400ppm,測試中大部分項目的分數開始明顯下滑。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艾倫(Joseph Allen)說:「只不過稍稍在空氣質量上動了點『手腳』,我們就看到了它對決策能力的巨大影響」。
「要強調的是,這可不是針對某種獨特、奇異條件的研究,」他說,「即便不是全部,這項研究涉及的條件也是大部分建築物室內都可能具備的。」
二氧化碳:這鍋我只背一半
要注意的是,並非每一項研究都能發現二氧化碳水平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聯。
一些僅需簡單的認知能力便能完成的測試,如校對文本,就沒有表現出這種聯繫。而在某兩個研究中,實驗對象是潛艇艇員和NASA宇航員隊伍的代表,實驗中其中使用了更複雜的測試,但同樣沒有發現任何聯繫。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前面提到的那些產生了最終效果的研究存在缺陷。在簡單的測試中,思維上的不清晰帶來的後果更容易被彌補。而在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環境中,複雜的測試的確和低分之間有所關聯,可能是因為複雜的測試要求受試者必須快速判斷和行動。
現有的研究沒有測量受試者的壓力水平,也沒有引用其他文獻解釋,為什麼二氧化碳影響認知水平只在某些情況下出現。潛艇艇員和宇航員接受過專業訓練,他們有能力頂住壓力作出決定,能在使其他人感到焦慮的條件下正常思考,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拿什麼拯救「愚蠢」的會議室?
真正的問題在於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效果,以及它會在什麼條件下出現。有些人在二氧化碳水平理論值並不高的時候也會感到思考困難,這說明可能得更仔細地研究一下,辦公室和學校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究竟應該保持在什麼水平。
「我們在一間教室里進行觀測,發現在為期一小時的課程中,教室里的二氧化碳濃度持續超過1000ppm,」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環境工程教授雪莉·米勒(Shelly Miller)說。
許多研究也表明,加強學校的通風能提高學生的分數、完成任務的速度,並使注意力更集中。這些在教室里的發現,對於工作環境中狹小的會議室有一定指導意義,畢竟那裡是用來進行頭腦風暴並提出好點子的地方。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人專門研究過會議室。
目前,通常建議的會議室最小氣流量為每人每分鐘0.17立方米,但艾倫表示,人們會在不同通風水平下,表現出不同的思維水平,前面這一數值可能也並不是最優的。
不過,從實際操作上來講,你總不可能隨身攜帶測量儀,每次開會就拿出來測測二氧化碳含量吧。更切實可行的辦法是打開門窗多通風,有條件的可以考慮多裝幾個換氣扇。
下次開會如果老闆點名要你發言,不必慌張,很有可能他腦子也銹住了。
c.2019 New York Times News Service
作者:Veronique Greenwood
編譯:八雲
編譯來源: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06/health/conference-room-air.html
※鋼鐵俠和雷神,誰更適合當爸爸?
※出門在外,公共廁所教你做人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