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揭秘藏羚羊大遷徙

揭秘藏羚羊大遷徙

據西藏阿里地區5月22日報道,近日在當地改則縣古姆鄉附近出現罕見大規模藏羚羊遷徙現象,足有約3000頭,場面相當壯觀。

藏羚羊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海拔3700至5500米的青藏高原地區(包括青海、西藏和新疆),猶如「高原精靈」。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藏羚羊每年夏季都會長途跋涉、一路向北遷徙到特定地方,約十幾天之後原路返回。那麼,這是為何而去,特別是在如此高寒之地,它們怎樣繁衍生息?

遭遇「渣男」,激情戀愛後直面多舛命運

奔跑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上的雄性藏羚羊外形很酷,只見體格健壯,具有黑色長角,英姿颯爽。然而,在漫漫長路之中,它們大部分不會陪同身懷六甲的母藏羚羊一同前行生兒育女。

因為「高顏值」非常容易將雄性藏羚羊從羊群中辨認出,似乎在繁衍生息中,雄性藏羚羊只負責顏值、激情戀愛和傳宗後代,然後就當「甩手掌柜」了。

公藏羚羊一般是採取「比武招親」的霸氣方式虜獲母羊「芳心」。當公羊瞧准自己心儀的對象,會對「待嫁」的母羊群奔來闖去,在不斷衝撞中,窮追不捨用盡全力「搶」到自己的「新娘」,以至於有的公羊強悍到可以佔有約10隻母羊,少則也有一兩隻,當然,也有能力差的只好淪為「光棍」。

很快,公羊帶著自己的「新娘」在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區的五道梁選擇適合地方建立「愛的小窩」。也許是經歷「搶親」心有餘悸,最初幾日,公羊往往對母羊不分晝夜「嚴防死守」,高度警惕那些沒有找到「媳婦」的「光棍」騷擾。幾日後慢慢地與「新娘」耳鬢廝磨,建立信任感,也有了愛的結晶。

母羊逐漸穩定下來,心甘情願打算過上「家庭主婦」般相夫教子的日子,不料這時候的公羊開始變得躁動不安,臉上的毛越來越黑,每當黑色加深一點,它們便會離領地越遠一些,無心顧家。直到來年4月,「黑臉」藏羚羊暴露「渣男」行徑——毫不猶豫地離去,拋妻棄子,遊走四方。

以後的生活幾乎指望不上雄羊,能夠相互理解的唯有同命相連的母藏羚羊們,它們開始彼此靠近,抱團取暖,為新生兒的降生,相約結隊,踏上奔赴遙遠的可可西里之路。

身懷六甲,奮力奔跑為赴 「生命之約」

每年六七月份,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陽湖上的浮冰猶如「一夜瞬間消失殆盡」,湖畔周邊的植被、花草也開始復甦,溝谷和湖灘變成充滿生機的綠色,似乎特意歡迎遠道而來成群結隊的母藏羚羊,也彷彿預示著新的生命到來。

藏羚羊夏季大遷徙、非洲角馬大遷徙和北極馴鹿大遷徙是全球最為壯觀的三種有蹄類動物大遷徙,然而科學家發現它們有著本質的不同。角馬和馴鹿大遷徙都是雌雄並進舉家全遷,引發這兩種動物遷徙的最直接動因是為了尋找利己的氣候和更好的植被;而藏羚羊大遷徙則純粹是由母藏羚羊趕去產羔而引發的。

據觀察,母藏羚羊千里迢迢趕到這裡「生娃」,前前後後一般不會超過十天,產羊羔的時間大概40分鐘,當胎體露頭,母羊便上下甩動,直到小羊羔快完全滑落時,再緩緩趴到地面,讓羊羔溫柔地著陸。小羊羔在媽媽的舔護下,半個小時後就能從搖搖晃晃站立到小步慢跑。

順利生產後,幾乎每隻母藏羚羊身旁都增添了一隻紫褐色的小藏羚羊羔,陽光初照,伴著湖水的柔柔微波,構成一幅可可西里荒原上最溫暖的畫面。

藏羚羊每年12月交配,次年5月開始,懷孕的母藏羚羊會陸續跋涉數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到產崽地——烏蘭烏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和太陽湖等地產崽,然後到了7月,再帶著新生的小藏羚羊返回棲息地。顯然,母藏羚羊平均遷徙行程約達600公里,而這竟是它們懷孕後奮力奔跑為赴「生命之約」而完成。

有人要問了:小藏羚羊生下來就沒見過父親的面,從這一點看,雄性藏羚羊大概是地球上最不稱職的父親了。真是這樣嗎?曾有記者在西藏跟蹤雌藏羚羊的大部隊拍攝,突然被一頭長著長長犄角的雄性藏羚羊驚到了。「不是說雄羊不參與遷徙的嗎?」當地人解釋道,「母藏羚羊遷徙的時候,每支小分隊里會有一頭公藏羚羊保護它們。有些會把它們送到目的地,待到7月再一同回遷。而有些就留在那裡不回了。」

不管怎樣,我們尤其要佩服母藏羚羊的堅毅頑強、生命的韌力。特別是知悉藏羚羊從戀愛、結婚到生子的全過程,不禁為它們的命運多舛深感一絲凄婉與悲壯。

為何遷徙,科學家尚在探究這不解之謎

從萬里無雲的羌塘、阿爾金山、三江源保護區到覆蓋冰雪的可可西里,母藏羚羊遷徙的隊伍,或緩緩前行,或奔騰而過,穿行300多千米。一路上的艱難險阻,似乎忘記了曾經被公羊拋棄的苦楚,堅韌前行,到達卓乃湖產仔。

可以想見,這一路有多麼艱辛:有時面對惡劣的高山氣候,有時抵禦猛獸的襲擊,有時還會遭遇兇險偷獵者。但母藏羚羊仍然跋山涉水,堅持赴約。然而,讓人想不通的是,為何它們一定要相約集中離開五道梁,一路跋山涉水奔赴位於可可西里和崑崙山脈之間的卓乃湖地區繁育後代?至今,這種古老而原始的遷徙現象在國內外動物學研究中仍是未解之謎。許多科學家及野生動物愛好者等一直在考察探究。

動物學界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基因說。適者生存,通過遷徙自然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殘者,存活下來的優勝者繼續背負著繁衍後代、傳遞基因的使命。而且,藏羚羊集中產仔後,也可以與其他種群交配生產,利於基因之間的交流,增加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二是氣候說。和棲息地相比,產仔地海拔相對較低,氣候環境相對較好,母藏羚羊是為了到一個環境更好的地方繁育下一代而進行遷徙。不過通過實際觀測,有的產仔地如卓乃湖,六七月份的氣候環境和棲息地相比,未見明顯優越。

三是食物說。曾有人認為,產崽地水草豐美,有利於母藏羚羊的生產和小藏羚羊的生長。而科學家在實地調查後發現,在卓乃湖植被並非明顯優越,尤其是湖泊外圍大部分地區植物稀少,食物資源並不充足。後來,有人猜測大遷徙和卓乃湖等地「水質」有關,有利於藏羚羊母子的存活,但是科學家並沒有在可可西里水質中檢測出什麼「特殊物質」。

四是天敵說。在產仔地,藏羚羊的天敵數量不是很多,有利於種群的繁衍。可在之後的研究中發現,狼、棕熊以及猛禽類等天敵會一直尾隨在遷徙羊群之後,伺機捕殺剛出生的小羊,因此繁殖地也不安全。

到底哪種理論能夠充分說明藏羚羊的遷徙原因,目前尚無定論。

從2013年6月開始,國家林業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72所組成的科考隊一起深入青藏高原,開展了「我們與藏羚羊」科考行動。重點是為不同地區的藏羚羊種群,佩戴數個衛星定位項圈,這是由我國自主知識產權開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和簡訊服務,以進一步了解和研究西藏境內藏羚羊的遷徙規律、時間和路徑,為今後藏羚羊的保護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希望有朝一日解開藏羚羊遷徙謎團。

筆者揣測,也許這一切是因為愛吧。在雌性藏羚羊的心目中,在條件惡劣的可可西里荒原上,相對而言最舒適的「產房」在卓乃湖畔、太陽湖邊等,作為母親要給予孩子比較好的生產環境條件,所以不辭辛苦,長途跋涉趕到那裡集中生產,讓小藏羚羊出生第一眼即可見識到可可西里最佳時節、最美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一號冰川海螺溝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