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全線7nm時代正式到來,要逼死Intel?
2019年5月27日,就在ComputeX台北展會開幕的前一天,AMD總裁、CEO蘇姿豐博士(Dr. Lisa Su)應邀在ComputeX開幕前的CEO Keynote演講峰會上公布了一系列堪稱「石破天驚」的消息,這其中就包括全部基於7nm製程的EPYC伺服器處理器、銳龍桌面處理器以及下一代的顯卡Navi,一時間不禁讓人驚呼,屬於AMD的榮光反擊戰,藉由7nm製程的東風,已經正式開啟。
價格僅需Intel同等級一半!第三代銳龍處理器橫空亮相
在最終確定了TSMC作為合作夥伴之後,AMD迅速推進了全線產品的7nm製程計劃,而借著這次ComputeX 2019展會的東風,AMD面向桌面PC市場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也正式亮相。
從Lisa Su在Keynote上公布的消息來看,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將會延續到3000系的命名,除了大家比較熟悉風格的3800X、3700X之外,AMD還首次在銳龍7、5、3之外增添了一條面向頂級市場的產品線——銳龍9,而銳龍9 3900X作為首款銳龍9系列的先鋒,自然也是備受關注。
採用7nm工藝製程的第三代銳龍3000系處理器採用的是進化了的Zen 2架構,基於TSMC台積電7nm工藝打造,介面方面仍然使用了具有傳承與經典繼承意義的Socket AM4(也已進化為第三代)。
不過這次的銳龍3000系帶來的最大驚喜則是實現了對PCIe 4.0的全面支持,全系銳龍3000處理器都已經完整支持PCIe 4.0,並在X570晶元組的支持下,可以提供最高40條的PCIe 4.0通道。而相對於現在的主流PCIe 3.0來說,PCIe 4.0則可以提供近乎翻倍的帶寬提升,這對於當下越來越「大」、需求越來越高的大型遊戲來說,更高的PCIe x16介面帶寬也為顯卡的能力充分發揮提供了用武之地,未來也一定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從Lisa Su公布的這三款銳龍3000系處理器來看,銳龍7 3700X採用65W的TDP設計,已經滿足了移動平台的基本要求。它採用8核心、16線程設計,基礎頻率3.6GHz,Boost頻率最高為4.4GHz,擁有36MB的總緩存設計。
在AMD的構想中,銳龍7 3700X對標的是Intel酷睿i7-9700K,用於取代上一代的銳龍7 2700X。而在性能方面,從AMD公布的數據來看,銳龍7 3700X在單線程性能上比銳龍7 2700X高出15%左右,多線程性能高出約18%,而得益於7nm先進的製程工藝,TDP反而比銳龍7 2700X低了40W。而在與酷睿i7-9700K的比較上,銳龍7 3700X的單線程性能基本與前者持平,而在多線程性能上,得益於更多的線程數和先進的製程工藝,銳龍7 3700X領先酷睿i7-9700K約28%(數據對比皆來自Lisa Su的Keynote演講資料),性能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銳龍7 3800X,其對位的Intel產品是酷睿i9-9900K,而在實際的性能比較上,採用8核心、16線程設計的銳龍7 3800X基本與酷睿i9-9900K打成了平手,但對PCIe 4.0的支持則讓它佔得了一定的先機。再加上非常非常有「想像力」的399美元(國內價格估計約為3199元左右)的定價,可以說是非常非常有吸引力的了。
當然,最讓人「燃燒」的還是Lisa Su公布出銳龍家族新成員銳龍9 3900X的那一刻。這也意味著桌面處理器的爭奪戰真的已經進入了怪獸戰爭的時代。12核心、24線程、基礎頻率3.8GHz、Boost頻率4.6GHz。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銳龍9 3900X都已經遠遠地走在了當下的主流桌面處理器的前列,也難怪Lisa Su將其稱為基於AM4介面的下一代高性能PC標配處理器。
當然,讓我感覺比較意外的是,這顆在規格上堪稱怪獸的CPU,其建議參考價格居然僅為499美元,即使算上各種稅率,估計國內的售價也應該在4000元左右。這相比Intel的某些同規格甚至規格更低一點的處理器動輒上千美元的售價來說,AMD銳龍9卻能以僅50%或更低的價格,提供相差無幾甚至更高的性能,吸引力當然是足夠大。
整體來看,AMD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可以說是;有著滿滿的誠意。尤其是在與競爭對手的同等級產品相比,更是顯得競爭力十足,不但從規格與性能上都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而且在價格上更是AMD的拿手好戲,試想一下,以50%不到的價格買到100%甚至130%的性能,你能不動心嗎?據AMD透露,全系7nm製程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將於2019年7月7日正式上市,玩家們可以期待了!
7nm加持,狂飆RTX 2070,Navi顯卡每瓦性能提升50%!
AMD的Navi顯卡可以說是從最初的消息泄露開始就一直牽動著眾多玩家的心。在本次Keynote上,Lisa Su也相應地公布了部分關於Navi顯卡的消息。雖然仍然是語焉不詳,還得等到E3遊戲展才會有更多的消息,但從這些公布的部分消息中,我們倒也能夠窺得一些有用的消息。
首先,TSMC的7nm製程已被實錘,而且AMD將其稱為「FUTURE OF GAMING」,意思即為未來的遊戲而戰。Navi顯卡的架構目前來看無疑是已經放棄了多年發展且已呈現老態的GCN架構,轉而使用了被AMD稱為RDNA的全新架構。RDNA中的R,顯然指代的就是Radeon。而且Lisa Su也表示,索尼下一代的PlayStation遊戲主機也將使用基於Navi核心的定製APU。
其次從性能上來看,新的Navi顯卡相比上一代AMD顯卡(Vega?),將擁有更高的頻率、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加優秀的遊戲性能。新生的Navi相比上一代產品而言,其每時鐘頻率的性能提升了25%,每瓦性能則提升了50%同時,Navi也將會是全球第一款支持PCIe 4.0標準的遊戲顯卡。
新一代的Navi顯卡將被命名為Radeon RX 5000系,坦白講這個跨度有點出乎意外的,畢竟從Radeon RX 500系直接飛躍上5000系多少讓人有些措手不及。不過AMD聲稱5000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與AMD的50周年慶相呼應,也算是相得益彰,而且突出了濃厚的未來感。在現場演示中,Lisa Su用一款基於Navi核心的RX 5000系顯卡(估計為)與NVIDIA RTX 2070進行了對標遊戲成績測試,從結果來看,這款不清楚具體型號的RX 5000系家族成員在測試中相比RTX 2070有小幅度的領先優勢,折算一下應該和此前發布的同樣基於7nm工藝的RadeonⅦ相差不大,但應該不是Navi核心的最頂級型號,更多的消息也只能等到E3 2019遊戲展才能知道了吧!不過AMD倒是聲稱Navi顯卡不會拖延太久,預計在7月左右就將正式亮相在市場上。
條條寬道通「羅馬」,EPYC ROME打造高能數據中心
伴隨著7nm製程更新的,當然還有AMD面向企業級用戶的核心業務——EPYC霄龍處理器。新一代的EPYC霄龍處理器主要應對的是大型數據中心的建立,其核心代號為ROME。和前一代Naples核心的EPYC處理器相比,得益於7nm工藝的進化,ROME將提供高達每插槽2倍的性能和高達4倍的浮點運算性能。Lisa Su表示,基於ROME核心的第二代EPYC處理器擁有非常強悍的性能,在現場她也為大家演示了EPYC ROME與Intel的28核至強處理器8280在NAMD Apo1 v2.12 benchmark中的對比運算測試。最後測試結果顯示Intel 28核心至強處理器8280的性能為9.68ns/day,而第二代EPYC(ROME)處理器的運算性能則高達19.6ns/day,已經達到了前者的2倍性能!頗為另外意外。
同時,AMD和Microsoft Azure宣布使用基於第一代AMD EPYC(霄龍)處理器的系統上運行的Azure HB雲實例,實現以前無法獲得的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性能水平。利用AMD EPYC(霄龍)的出色內存帶寬,Azure HB使用勒芒1億個單元模擬,在超過11,500個核心上擴展了Siemens Star -CCM 應用程序,遠超以前從未達到的10,000核心目標。微軟Azure虛擬機產品負責人Navneet Joneja表示:「Azure上的HB系列虛擬機(VM)改變了雲上高性能計算(HPC)的遊戲規則。第一次HPC客戶可以將其MPI工作負載擴展到數萬個核心,並具有堪比本地部署集群的雲靈活性、性能和經濟性。我們期待這款新的Azure雲實例能夠為HPC驅動的創新和生產力做出巨大貢獻。」第二代EPYC處理器的預計上市時間為2019年Q3。
※盧偉冰曬紅米K20安兔兔跑分;11月底前全國實施「攜號轉網」…
※售價相當於一輛車!2019頂級遊戲本到底有多強?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