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知名詩人留下一首詩,一曲若驚鴻,被稱為古典詩歌最後的絕唱!

不知名詩人留下一首詩,一曲若驚鴻,被稱為古典詩歌最後的絕唱!

唐朝是詩歌的勝利,亦是詩歌的殤。在不到300年的時間裡,詩歌這種藝術形式的魅力就已被才子佳人寫到了極致:壯闊之山河,繁華之都市,蒼涼之邊塞,凄美之愛情,抑或是浪漫主義的天花亂墜,或是現實主義的猛抨烈擊,總之,「詩歌」已經在大唐度過了它完美的一生。正如魯迅所言:好詩都被已唐人作完了。

所以,隨著大唐的覆滅,詩歌也隨之走了下坡路,即便在兩宋時期它曾努力掙扎過,但其夢筆落花的輝煌一去不返。這與唐朝的入仕途徑有很大關係,唐朝科舉考試十分重視詩賦,一個人若想進士為官,必須要會寫詩,有時候寒窗苦讀十年,倒不如吟出一首好詩來得有效。這也是宋元明清一步步把詩歌餓死的緣由所在。

但事情不是絕對的,就像一片蘆葦盪里長出了一棵花,在其他文人冥思苦想構思作文時,他卻依然追風捕月、彈唱平仄,嚮往夢回大唐,他就是明代不知名的小詩人,唐溫如。這個名字極具詩意:雲雨高唐、溫文爾雅、大筆如椽,如果單獨將其擇出來,恐怕無人會懷疑他屬於盛唐,屬於那個煙霞肆虐的黃金時代。

唐溫如在史籍中的記載甚少,只知道他是元末明初人士,其父是南宋遺民。生於戰火紛亂之中,他毅然放棄入仕志願,不再考慮仕途,唯「蘭、貓、禪、畫、書,一醉,一夢,一生」是耳。唐溫如明是非知俠義,故也可稱之為南宋遺民。正是具備了這種唐宋風骨,唐溫如才能寫下如此曼麗的一首詩,翩若驚鴻之影,被譽為中國古典詩歌最後的絕唱。

《題龍陽縣青草湖》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這首詩筆調婉轉輕靈,語言樸實清麗,構思獨特新穎,詩境飄渺夢幻,即使放在唐朝詩壇爭艷,也不會失卻幾分光色。唐溫如起句便以一個「老」字,將讀者的目光鎖住:西風勁吹,洞庭水波蕩漾不止,兩岸的鮮活被風兒帶走,只剩肅殺秋色,詩人頓生悲秋之情、逝川之意。「老」字將這種凄涼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句,詩人引用了古典神話傳說「湘君」的典故:湘君聽聞舜帝死於蒼梧之野,陡生悲傷極度,「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夜啼江樹白」。而唐溫如卻發揮了奇特的想像,說假如湘君看到了洞庭湖的景象後,會愁得一夜白髮。詩人將洞庭湖的悲傷嫁接到了湘君身上,完成移花接木,不僅沒有突兀之感,反而多了幾分新潮。

三四句更加大膽而浪漫。醉酒後的唐溫如乘一葉扁舟行於洞庭湖,秋色的映照、家國的悲切一齊湧上心頭,於是一杯又一杯,唐溫如醺醺然而入睡。睡眼朦朧之間,他感覺自己彷彿到達了銀河,泛舟天水之上,周圍是一片燦爛的世界。這個世界,既是唐溫如夢到的神奇國度,也是他渴望的一座理想家園,與現實的不堪形成鮮明對比。

「滿船清夢壓星河」一句對夢境的描寫格外出彩,夢是摸不著、看不透、無聲無色的,然而詩人卻講清夢滿船,夢的重量有了刻度,幻象便更加真實。何為清夢?清澈的夢,唐溫如那顆想要遠離塵囂的心昭然若現。

由於這首詩超凡脫俗,具備唐詩的品格,因此在清人編纂的《全唐詩》中,竟將其錯誤地錄入了進去。其實別說是清朝學者,任何人讀到這一作品,都會毫無戒備地將它歸入大唐風景,只可惜古典詩歌最後的絕唱到此也戛然而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牛「克夫專家」,連克七任老公,卻因這一首詩,變成皇帝寵妃
逆天神器!既是「冰箱」又是「烤箱」,2500年前中國高科技!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