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水果漲價潮背後:果農多賺1萬,巨虧商販翻身,批發商每斤賺幾毛

水果漲價潮背後:果農多賺1萬,巨虧商販翻身,批發商每斤賺幾毛

文 | 劉雪兒

編 | 陳芳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今年以來價格飛漲的水果,讓人們開始自嘲吃不起,「水果自由」成為熱議話題。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20日-26日蘋果價格攀到10.75元/公斤,同比去年上漲107.9%,富士蘋果和香梨分別漲89.8%和53.1%。此外,包括獼猴桃、柑橘、西瓜、葡萄、菠蘿等在內的水果同比漲幅均在兩位數以上。平民水果的上漲挑動了大眾的敏感神經,有人甚至改吃黃瓜和西紅柿。

水果漲價的核心原因是供應緊張,蘋果、梨去年主產區受天氣影響大減產。此外,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等因素也推動了價格上漲。面對漲價潮,整個水果產業鏈上下游的人反應不一,有人歡喜有人愁。

清晨5點半,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鬧成一鍋粥。櫻桃批發商孫冬冬站在板凳上,叉起腰怒瞪雙眼,對著挑櫻桃的人說:「都別搶,放好!明天4點再來排隊!」

圖/劉雪兒

此時,與孫冬冬同在精品水果交易區的其他攤販,有的還在扯著嗓子討價還價,有的已經收攤。他們腳底下的水泥地上沾滿了報紙、碎果屑和煙頭。不遠處的三農門排起500米的車龍,喇叭聲和口哨聲震耳欲聾。與之相比,幾百米外的蘋果梨交易區冷清得很,只有三三兩兩的買家路過,遮陽傘下的賣家歪在躺椅上眯著眼打盹。

水果價格是漲了,然而從果農、囤貨商、批發商到零售商的長鏈條,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利。他們中很多人豐產愁,減產也愁。在這個撿鋼鏰的生意里,每個人都經歷著不為常人所知的困局。

01

一場水果漲價潮,有人歡喜有人愁。

5月底,位於黃土高原西部邊緣的甘肅隴南禮縣,綠意叢叢,李大華和父親正忙著給園裡的花牛蘋果套上原漿色紙袋,套3000個袋需要12個小時,相當於每分鐘套4個袋,一天下來腰酸背痛。此時的花牛蘋果已長成雞蛋大小的小燈籠狀,鐵青的果身透著幾許暗紅,再過三四個月就能上市了。

今年結果多,去年受霜凍和冰雹影響,蘋果減產不少。量少了價格就上去了,最好的蘋果每斤收購價4.2元,往年只有3元,最差的果子也有1元,果農們每畝地的年收入從三四千元漲到五六千元。

李大華所在的村子有幾十年的種蘋果歷史,家家戶戶都種蘋果,從幾畝到10多畝不等,合作社多點有100多畝。每年採摘完,99%的蘋果賣給收購商,極小部分通過微商渠道自銷。李大華家有六七畝果園,年收入從兩萬多漲到了三萬多。

1700公里外的中國另一個蘋果主產區山東丘陵,煙台牟平區的果農們也因漲價受益。村民錢可透露,煙台其他產區聽說有受天氣影響,但他們村沒有減產,價格卻漲了不少,以前每公斤收購價3元的好果子能賣到四五元,每畝地的毛利從1.2萬元漲到1.5萬元。

下游的囤貨商就沒這麼好,多位人士告訴AI財經社,新一批囤貨商幾乎沒有賠錢的,但賺的也不多。

王榮在山西運城臨猗經營一家蘋果種植合作社,去年九、十月新果上市,他以1.4元/斤的價格收購蘋果,上浮了五六毛錢,但當地蘋果減產甚至部分地區絕收,果子品質上不去,他只挑選了中等品質的果子,囤貨比往年減少60%,漲價後整體收益無太大上浮。

此外,去年新蘋果上市時,正趕上柑橘大量湧向市場,豐產引發降價造成柑橘被哄搶,替代品之一的蘋果賣不動,價格也上不去。這讓正值囤貨期的蘋果囤貨商們猶豫不決,加上減產原因,蘋果的總體囤貨不多。

相比之下,從囤貨商拿貨的各級批發商,離貨源遠,對價格的掌控能力較低,成了這場漲價風波中的受損者。

「這蘋果怎麼賣?」一個踩著黑高跟的女人走下麵包車,來到趙鐵柱的攤位前。「大的85的果兒一斤六塊五,小的80的果兒6塊。」趙鐵柱坐在小板凳上,抬頭望著女人,還沒等第二句話說完,女人便扭頭上了車。從凌晨三四點出攤到早晨七八點,詢價的有十多個人,只有兩個人買了四筐蘋果。

五十多歲的趙鐵柱來自河南,幾年前曾在北京拉著板車賣煙台蘋果,如今在新發地守著露天攤位。「我賣一趟多不容易啊,他們挑過來揀過去的,小了貴了都不行。」

他身後是四米高左右的廂式大貨車,可以裝700多筐共2萬多斤的蘋果。趙鐵柱這批售價6元多/斤的蘋果,囤貨商從果農處收購只需3元多/斤,賣到他這裡就升到四五元/斤,去掉殘次品後,一筐30斤的蘋果趙鐵柱只能賺八九元。

看著車內剩下的100多筐蘋果,趙鐵柱點了根煙,無神地望向前方說:「我冷庫里只有兩車貨,再進貨每斤就要漲到六塊多,到時我賣給別人要提到八九塊。」

無論價格怎麼波動,每斤蘋果的利潤不變,但銷量卻大受影響。不少水果店縮減了蘋果進貨量,趙鐵柱一車貨原來三天就能賣完,今年四五月後延長到一周到十天,他跑產地的趟數從3-4趟縮減到2趟,月收入從2萬多元降到1萬多元。

圖/劉雪兒

趙鐵柱告訴AI財經社,「今年新發地賣蘋果的少多了,拉不起,賣不完還爛,一些人轉賣西瓜和香瓜。」而他依然守著蘋果,「我都這麼大年紀,就掙個辛苦錢。」

處在鏈條末端的零售門店,則因漲價損失了不少客源。交談期間,水果店老闆紀幡從趙鐵柱處買了一筐大蘋果,每斤砍到6.3元,他還不服氣,努努嘴指著筐,「這筐五斤!30塊呢,現在來買的人少了,一天能賣一筐就不得了了。」

水果價格是漲了,然而從果農、囤貨商、批發商到零售商的長鏈條,隔開了價格透明的可能性,成了每個參與者向上攀爬的枷鎖。困局,從來不曾消失。

02

「為什麼不能年前賣梨?萬一價格上不去又賠了,可咋辦?」去年冬夜的一個晚飯後,囤貨商李雲房和妻子起了爭執,臉氣得通紅,一個人呆坐在椅子上盯著地板,轉眼跑出了家門。見丈夫許久不會來,夜裡十一點多妻子套上棉襖出門,最後在附近朋友家尋到李雲房,一路上兩人相對無言。

夫妻倆是石家莊人,販了十多年蘋果和梨,每年從河北果農處收購,拉到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也積累了固定的大小超市和水果店客戶。五年前,兒子李莫從寄宿制高中畢業,加入到父母的水果生意中。

圖/劉雪兒

李雲房的擔憂並非沒有緣由。去年蘋果和梨產量過剩,山西臨猗等地還因蘋果滯銷傳出悲情營銷。李莫告訴AI財經社:「去年賣蘋果和梨的爆滿,結束季從六七月延長到十月,雪花梨最後給客戶的每斤價格降到幾毛錢,蘋果降到1塊多,與收購價基本持平,加上各種成本費用,不少囤貨商賠得傾家蕩產,貸款都還不起,我家也賠了五六十萬,是虧得最厲害的一年。」

儘管有準備,當虧損數據統計出來時,李雲房仍難掩鎮定,「別幹了,風險太大,干這有啥意思?」剛烈的妻子不答應:「再試試吧,2018年倒春寒減產,也許來年會漲價。」

除了繼續囤梨,去年秋冬,妻子還做主以1.5元/斤囤了2萬箱共60萬斤河北蘋果,因河北蘋果初春口感好,一過完年李家就以2元多/斤售出。李莫現在想想很後悔,「誰也不知道會漲這麼多,現在賣能有四五元/斤」。蘋果的收入填補了去年的虧空,李雲房也沒太高興,直到梨趕上年後大漲價,他的笑容才漸漸舒展。

「這對家庭關係也有影響,家人會因為決策不一致吵架、發脾氣甚至摔東西,我們壓力也挺大,價格降了心理不平衡,漲了心理也不平衡。」李莫告訴AI財經社。

在李莫眼裡,父親膽小內向,喜歡生悶氣,壓力大時會一個人靜靜地抽煙,或者回老家待幾天。而他也容易想得多,心裡堵得慌的時候,會在夜裡灌下六七瓶500毫升的烏蘇啤酒,用他的話來說,「酒的麻醉會讓你對生活的乏味變得肆無忌憚」。

乏味的生活也熬人。批發市場的店需要四季看守,冬天從凌晨四五點到晚上五六點,屋內冰冷,要披著軍大衣待在屋外才好,夏天晝長夜短,得從凌晨三四點工作到晚上六七點,20天輪班一次,休息一周再來。95後的李莫面龐俊朗,看著卻像80後,他膚色黝黑,氣色也不大好,眼睛無神,聊天中始終皺著眉頭或半眯著眼睛。

除了承受價格波動的風險,囤貨商們還面臨渠道拓展的挑戰。不同於李家在大城市的批發市場開設門店,絕大多數囤貨商地處偏遠產地,進入外地需要通過層層批發商,最終流通到零售端的門店,這讓他們在議價上比較被動。

圖/劉雪兒

雖然囤貨風險大,誰也沒想著放棄,「只有囤貨才能賺錢。」李莫透露,從囤貨商手裡拿貨,對二級批發商來說,一箱30斤的蘋果利潤不超過10元,相當於每斤幾毛錢,而囤貨商直接賣給零售端,每斤利潤可達幾元。

對批發商來說,一方面受到囤貨商的價格壓制,另一方面固定成本開支卻不會下降。「為什麼說水果貴,與新發地有一定關係的,在這賣貨先掏幾萬元的招標費,攤位費拍賣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李莫說。

相比趙鐵柱的露天攤位,擁有門面房的李家開銷更大。房租一年漲一萬多元,月租從幾千元到現在的2萬元,加上不斷上漲的人工等開支,李家一年的經營費用在10萬元左右。

與之類似的是終端零售店,其固定成本支出,比如商鋪租金每年會有至少5%-8%的上浮,人力成本也伴隨人口紅利的漸退而攀高,而水果漲價後客源流失,則會影響到整體利潤。

03

然而,這場漲價潮中的主要受益者——果農,也沒有流露出太多興奮。眼看今年果多,李大華憂心忡忡地說:「疏果、套袋太費時間,農藥化肥也用的多,豐產價格會下來,跌到一塊一斤都有可能,對農民來說有喜有憂。」

在錢可看來,年齡結構成了最大的問題。「小年輕看這不掙錢不願干,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在種,50歲都算年輕的了,老人幹活也累,這些年砍樹的越來越多。」他透露,村裡800多戶只有四分之一種蘋果,每家種2-3畝作為副業,其他時間都去市區上班。

圖/視覺中國

這是國內果樹種植業的一面鏡子,儘管有推行規模化種植,但散戶化的小農經濟特徵依然很鮮明。這給果農帶來的痛點是技術薄弱,抗風險能力低,造成果子品質難以提升,也不具備議價能力。

李大華告訴AI財經社,技術上,村民主要「瞎捉摸,不懂就問其他村民」;防護上,1000多戶只有幾家有花費幾萬元的防雹網,「不可能每年都有冰雹,沒必要安裝」;開花期上,減少花蕾會給足養分,結果會多,品質也好,但很多果農不捨得,覺得開花越多越好。

這讓柴現恩也很無奈,他是河南一個果蔬基地的農技專家,也是今日頭條三農合伙人「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成員之一,每到災害發生後果農才會向他們諮詢,而不是像基地一樣關注天氣並提前預防。

去年蘋果遭遇倒春寒,柴現恩他們提前四五天就組織十多人噴射調節劑,增強果樹抗寒性。此外,他們還堅持在入冬時給樹榦塗上白石灰,通過白色反射降低果樹溫度,以便延長開花期避開倒春寒。結果去年基地的蘋果只減產20%,比周邊好些。

因此,整體的蘋果收益提升10%,但柴現恩並不以此為傲,「這不具有代表性,因為我走的是品牌路線,以高品質取勝,消費人群固定,別人降價我們不會降,市場價抬升我們也要漲。但農戶沒有品牌意識,品質難以穩定,價格只能隨著市場波動。」

果農的地位很尷尬,「豐產不見得豐收,減產也不見得掙太多錢」,豐產時投入的農資、人力成本攀高,卻被降價抵消,減產時售價提升,也因產量少而收益增幅有限。

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前幾年政府通過補貼,鼓勵產地有頭腦的人辦合作社,這一度讓柴現恩很興奮,「合作社不光幫果農賣,還會制定標準,做農技指導」。誰知道現在合作社變成賣農資的地方,「這種事太難了,個人企業要賺錢,賣農資最直接,這樣對農戶的指導會欠缺,配套設施還是不行。」柴現恩覺得,改變現狀很難。

新一輪掙扎在沉默中涌動。山西臨猗一家蘋果種植合作社老闆王榮,召集了合作社會員標準化種植,從訂單層面反向推進生產,去年他派了幾個人去全國各地挖掘零售客戶,目前除了70%走以前的供應商外,剩下30%是電商客戶,「電商售價高,利潤大,而且風險小,現款現結無賬期」。

種植端外,不少實力較強的零售端品牌也展開自救行動。水果連鎖品牌百果園通過直接投資和合作方式,與230多個水果基地合作,百果園負責提供技術、生產資料、品牌策劃和銷售渠道,甚至自建肥料廠,做好種植端的標準化。此外,每日優鮮則宣布90%水果實現產地直采,而本來生活網旗下的本來果坊已默默深耕四年。

圖/視覺中國

這些零售企業的付出成本並不低,相當於把原來各級批發商的水果損耗、運輸成本等轉嫁到自己身上,實際到消費者端的售價也不低。

或許存在一種B2B服務商,直接勾連果農和零售企業,這是否能既縮減流通環節,又減輕虧損,成為一門好生意呢?

04

果樂樂做的就是這類生意,客戶以社交電商和社區拼團玩家為主。其CEO陳功偉告訴AI財經社,他們在全國四個水果產地建廠,現場分揀包裝,直接產地直發,沒有產地工廠的會運到北京、上海、武漢的倉庫包裝,再運到客戶的大倉。

圖/視覺中國

見面的那天上午,陳功偉剛從陝西產地考察回來,忙得焦頭爛額,幾個新零售企業和社區拼團企業紛紛微信上找他合作,100多人的團隊根本忙不過來,他接連幾天在朋友圈發招聘信息。

為什麼互聯網公司不願自己做?「互聯網的人、思路、軟體根本用不上,這涉及採購和生產管理,是門很傳統的生意。」在他看來,剛入職就月入一萬元的北上廣員工,派到田間地頭可能還不如一個月入三千元的人。此外,異地管理也是問題,產地與總部間很難通過互聯網的系統來有效溝通。

有一次,一家初創電商公司創始人請陳功偉去他們的倉庫,陳說「一看你們肯定虧」,對方一臉驚訝,連問怎麼判斷的。陳功偉說,倉庫的員工學歷在本科以上,七個人的月工資大約需要10萬元,還有月租18萬元的大倉,不算其他費用已經彌補不上虧空了。

果樂樂的北京分公司設在南四環外,新發地批發市場旁邊,周邊遍布各家物流倉庫,雜草叢生。陳功偉的辦公室在倉庫右邊第三個活動板房裡,外牆曬得發燙。他透露,這裡一個月的運營成本6萬元,包括十多個人4萬多元的工資,以及1萬多元的倉庫房租。白天倉庫租給別人用,夜裡開干,貨物凌晨拉到客戶大倉,無需存放。

陳功偉也有自己的困境——毛利太低。目前公司一年的銷售額不到1億元,每月GMV為八九百萬元,但凈利率只有1%,「我也想多融點錢,多搞幾個產地,但部分投資人不太認可,我說給錢我可以做很大,便宜2%業績可以翻10倍,但不賺錢,虧了就不是個生意了。」

陳功偉也算位創業老將了,從傳統媒體廣告人起家,參與過水果的品牌營銷,包過地,開過社區生鮮店,風口未起來時搞過社區拼團,一路走來發現不少偽需求,最終回到了產地B2B的領域。「這個痛點是很明顯的,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有價值,如果我們把流通環節的成本降低,方向就對了。」

圖/視覺中國

「這行還是挺困難的,我們搞了幾年才弄明白,我們要做到效率的提升,也是在推動它的進步,雖然主導的不是你。」陳功偉托著腮,兩眼盯著玻璃杯里散開的茶葉說。

再過四個月熬過炎夏,隴南、運城、煙台等地的蘋果陸續上市,果農又會迎來一年中的決勝時刻,囤貨商的謀略之戰再次打響,批發商的大貨車從產地徹夜飛奔到都市,而普通人的味蕾也將獲得最新鮮的饋贈。

不管怎樣,這場藏匿多重因素的水果漲價潮,終會褪去。5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鮮果受天氣影響的季節性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價格上漲也不會持續在高位。多位人士也對AI財經社表示,今年的蘋果、梨等水果長勢喜人,金秋有望迎來便宜水果。

(文中李大華、錢可、李雲房、李莫、趙鐵柱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全國首例違法PUA信息案件被查,稱女性為獵物,曾教唆女性自殺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