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走進「西北邊境第一連」

走進「西北邊境第一連」

走進「西北邊境第一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十師一八五團迎來眾多遊客(資料片)。楊東東 攝

●姚剛

「西北邊境第一連」位於十師一八五團,與哈薩克隔河相望。如今,它不僅是一個邊境連隊,還是傳承兵團精神的紅色旅遊景區。

走進十師一八五團一連,兩塊長城形狀的石碑引人注目,上面鐫刻著幾行字:「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旁牧羊牛。」「割不斷的國土情,難不倒的兵團人,攻不破的邊防線,摧不垮的軍墾魂。」

上世紀60年代初,5名軍墾戰士來到這裡屯墾戍邊,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了一八五團一連。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守護在邊境線的最前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在邊境線上鑄成了一座堅不可摧的生命界碑。

軍墾戰士住過的地窩子,如今是遊客最喜歡拍照的景點之一。地窩子「地上地下各一半,枝條搭上蘆葦蓋。門往深處走,窗在頂上開」,它是軍墾戰士屯墾戍邊、艱苦創業的見證。

另一處景觀——抗洪守土紀念碑,記載了兵團人以生命守護國土的悲壯往事:「1987年冬至1988年春,阿勒泰地區普降大雪,一八五團災情尤為嚴重。進入4月以後,氣溫驟然升高,積雪迅速融化,再加上山區連降大雨,使阿拉克別克界河洪汛期提前到來,到4月23日,狹窄的河道被撕開一個口子,洪水咆哮而下,中哈界河我方桑德克龍口被瞬間衝垮,洪水所到之處農田被淹沒、橋毀路斷、房倒屋塌。全團幹部群眾都知道:按照國際慣例,河道走到哪裡,國界就劃在哪裡。如果任憑界河改道,國土將被劃入鄰國版圖。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全團所有的青壯勞力、學生都參加了抗洪搶險,駐邊部隊、地方幹部群眾也趕來支援。經過16個晝夜的奮戰,決口堵住了,沒有造成一寸國土流失。」

兵團人感天動地的愛國主義情懷令人震撼。看完碑文,很多遊客久久難以平靜,紛紛拍照留念。

如今的「西北邊境第一連」群眾,早已不住地窩子了,這裡馬路寬敞筆直,道路兩旁是紅頂黃牆的磚混結構房屋。但是第一代兵團人以身許國的精神依然在這裡。「西北邊境第一連」每年都吸引全國各地的數萬名遊客,自發到這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近年來,一八五團著力把「西北邊境第一連」打造成紅色邊境旅遊景點,以一連團史館、地窩子、軍墾人舊居和眼睛山等景點為重點,推出屯墾戍邊愛國主義教育紅色之旅。遊客來到這裡,不僅可以走進「西北邊境第一連」,還可以了解一八五團的建團史、發展史,深度體驗屯墾戍邊文化,接受一次充滿激情的愛國主義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