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深入蝦夷,農兵奇蹟:北海道農業發展與屯田兵制

深入蝦夷,農兵奇蹟:北海道農業發展與屯田兵制

文|蕭西之水

明治維新以前,「蝦夷地」整體文明水平較低,阿依努人依然主要從事漁獵,與早已進入農業時代的本州島差距甚大。但也正因如此,北海道依舊存留著大量未開墾土地,為明治維新以後失去職業的舊武士階層提供了遷徙生存的機會。

1870年,仙台藩220名武士及其家人遷徙至北海道,他們希望能夠延續家鄉舊有的協作關係,便用主君伊達邦成的姓氏為新家園命名,這也就是如今北海道伊達市的由來。時至今日,北海道依然留有很多日本其他地區名稱,如札幌市白石區(宮城縣白石移民),札幌附近的北廣島市(來源於廣島移民)、新十津川町(奈良縣十津川町移民)等,都顯示著當地居民在明治維新以前的原籍所在地。整體遷徙到北海道以後,這些舊武士依舊保持著緊密的社會組織與聯繫,為促進北海道社會組織打下了堅實基礎。

但問題在於,北海道雖然土地廣袤,但不是每塊土地都適合耕種,廣泛存在的泥炭土、重黏土、火山土等土壤成分使得日本傳統的稻米水田受到巨大挑戰。為了幫助北海道農業走向近代化,黑田清隆邀請美國農業學者威廉·克拉克博士(William Clark)來到日本,在1876年建立札幌農學院(現北海道大學)為研究機構,在東京、函館、札幌等地建立農業試驗園,針對北海道特殊的氣候與地理環境開展農作物研究。日後創作了名著《武士道》的新渡戶稻造、日本基督教思想家內村鑒三均出自札幌農學院。克拉克博士的名言「Boys,be ambitious!」(孩子們,要胸懷大志啊!)成為如今北海道大學的格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繼續前進。

除去外國人的幫助,遷居北海道的普通農民也根據實際情況發揮著自身智慧,札幌郡廣島村的中村久藏就是其中佼佼者。1871年,中村久藏與家人一起從廣島遷居而來,想要在新家園培育水稻,然而北海道每到冬季就會寒冷刺骨,不利於水稻結穗,中村久藏就將灌溉水路與自家鍋爐連接一處,用熱水灌溉農田,並不斷改良稻米品種以適應寒冷環境需要,最終在1873年以10英畝土地獲得了346公斤稻米的豐碩成果。1877年,中村久藏的稻種「石狩赤毛」參加了東京舉辦的第一屆內國勸業博覽會,獲得了內務卿大久保利通親手頒布的獎章。回到北海道以後,中村久藏更無償將自己研發的稻種贈送給附近居民,並指導耕種方法。到1892年,中村久藏受邀成為北海道廳的農業指導,在他的引導下,北海道的水稻田面積從2400公頃一躍增加到1903年的1.6萬公頃,滿足了北海道開拓農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使更多人從日本本土移民而來。

事實上,之所以要引入大量移民,除去要開發北海道土地、建立近代化工農業體系之外,日本更有著抵禦俄國南下的國家戰略需求存在。1875年,日本與沙皇俄國簽訂領土劃定條約,規定北海道與千島群島屬於日本、薩哈林島(庫頁島)歸屬俄國。這份條約雖然勉強讓日本北境企穩,但為了防止俄國突襲北海道,日本還是在1875年當年啟動「屯田兵制」。

所謂「屯田兵制」,便是讓軍人在平時務農的同時進行軍事訓練,一旦有事便可成為先頭部隊。1875年,日本在札幌附近建立了200個「兵屋」,從日本東北部招募了193戶、965人前來居住,形成北海道第一個「兵村」。「兵村」通常由200至240戶組成,每戶擁有5公頃土地,「兵屋」圍繞練兵場、官舍、學校等公共設施有規律地排列著。屯田兵的生活規則很嚴格,每天作息時間都有著嚴格規定。除去日常軍事訓練和農務之外,屯田兵還要兼顧道路與水渠工程、街道和特定建築的警衛、災難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到1904年「屯田兵制」廢止之前,北海道各地已經建立起37個各類「兵村」,有7337戶、39911人種植著7.4萬公頃的土地,幫助日本穩定了北部疆土。

屯田兵制度不僅為日本帶來了擁有寒冷地帶作戰能力的陸軍第7師團,也對北海道的土地開發造成了深遠影響。為了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屯田兵村附近的土地也都被整齊分割為54米×270米的區塊,每10個區塊就設有獨立的道路與柵欄,住宅用地緊鄰著道路,耕地基本都遠離道路而靠近水源,這種區劃方式成了明治時代以後北海道的標準配置,也讓美國式大農場、大牧場農業成為可能。如今北海道的農業產出額依舊佔據全日本農業的10%以上,成為日本農業的「大糧倉」,與明治時代的這種開墾方式有著密切關係。

明治維新剛剛開始的時期,整個「蝦夷地」只有不足10萬人,但經過整個明治時代的開拓,到了1901年,北海道人口已經突破了百萬大關,1917年更是以不足16年的迅猛速度又增加了100萬人,可以說,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時代的拓殖政策,已經初步完成了對於整座島嶼的工農業開發。

但廣泛的農業開發所帶來的也不都是好事。由於日本未能引入足夠的化肥,農業種植所需要的有機營養幾乎全部來源於土地本身,但土地經過一年又一年的掠奪性種植以後,肥力不免出現下降現象,久而久之很多丘陵地區的旱田甚至有了荒漠化現象。另外,從本州島出身的農民大多習慣了在狹窄耕地上生活與耕作,不甚了解在廣袤的北海道土地上可以大規模使用畜力,這就使得農業生產效率不高。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二戰結束之前,北海道的生產力發展一直沒有獲得飛躍性提升,人口也一直穩定在300萬量級上,直到戰後日本引入農機設備以後,北海道人口才逐步爬升到如今接近600萬人的水平。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