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澳門商報攜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引醫藥健康技術拓國際市場

澳門商報攜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引醫藥健康技術拓國際市場

昨(27)日上午,澳門文化傳媒聯合會主席、澳門商報國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文玉、澳門商報新媒體集團總裁田小青一行拜訪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下簡稱「廣以」),與該校常務副校長埃利澤·沙萊夫教授、副校長林丹明教授等,就邀請其參加第四屆中國(澳門)財經風雲榜暨國際創新投資合作大會等一應事宜進行座談交流。出席是次會見的還包括廣以校長特別助理、校辦主任裔傳萍,傳媒與公共事務部主任李敏,產業關係經理黃增煜,以及生物技術與食品工程專業Yigal Achmon教授等。

座談交流現場

冀參灣區產學研交流合作

林丹明介紹了廣以的學校概況,該校屬於理工科研究型大學,學術資源均來自以色列理工學院(下稱「以色列理工」)。2011年汕頭大學與以色列理工學院正式開啟合作洽談,2013簽署創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相關協議,2016年12月正式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辦學並於次年8月開始招生,2018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並開始向港澳地區招收本科生。目前開設的專業有3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生物技術,計劃明年開設數學與計算機專業。該校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3,000名學生,其中研究生佔比將逐年提高,以達到研究性高校的建設初衷。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副校長林丹明(左二)介紹學校情況

作為理工科研究型高校,林丹明稱,如何將學術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是該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指出,學校處於初創期,目前主要聚焦已設立的專業領域,前期做好相關資源儲備;同時做好橋樑作用,將以色列理工學院現有的高新技術引進來,並儘快研發出自身的技術與產品。亦因應今年大灣區規劃綱要發布的發展勢頭,該校也在致力開拓合適的合作機會,希望能夠促進學校在參與灣區相關產業的學術研究與成果轉換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目前該校正在推動與佛山及深圳的合作項目。

多學科交叉建設研究中心

埃利澤則著重介紹了以色列理工學院開設的醫藥健康研究中心,該中心涉及醫藥健康與藥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研究人員包括以色列理工各個學科領域的教授。廣以目前也計劃依照該中心的建設理念,設立一個分中心,兩個校區密切合作,分中心的研究人員來自包括計算機科學、醫學、醫藥健康、藥學、物理學、數學等多個不同專業。埃利澤也希望該分中心日後能與澳門相關研究機構或產業有深入的合作。

隨後,生物技術與食品工程專業Yigal Achmon教授還介紹了他所在的專業研究團隊的研究方向——生物及微生物與食品安全相關課題,他們致力於研究出更綠色安全的食品,促進食品製造產業的健康發展。

搭投資平台拓醫健業機遇

鄧文玉介紹了澳門商報的發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設想。她提出,澳門商報是一個具有跨境優勢的融媒體平台,積極為內地與港澳政、企、研等機構相互對接搭建合作平台,與澳門各大高校均有積極交流,最終圍繞企業與產業的發展提供服務。

澳門文化傳媒聯合會主席、澳門商報國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文玉(右一)、澳門商報新媒體集團總裁田小青(右二)作交流

就今年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澳門)財經風雲榜暨國際創新投資合作大會,鄧文玉表示,財經風雲榜的舉辦意義在於通過表彰具有創新意義的企業或機構以樹立行業標杆,從而營造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投資態勢。今年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後,政府著重於科技創新走廊的打造,因此大家皆關注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行業領域。今年同期舉辦國際創新投資合作大會,希望通過大會整合產學研用各方面的資源。屆時將邀請粵港澳商界代表人物、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等共同交流互動,亦誠摯邀請林丹明於6月11至12日帶隊出席本次大會。

田小青表示,從投資的風向來看,近年來,醫藥健康是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在該領域,以色列較為關注醫療器械方面的新技術,以色列是國內重點關注的三個國家之一。同時,大灣區大量的醫藥與大健康企業期望轉型升級,或走向海外布局,這勢必將深化和以色列醫學健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田小青認為,這是未來廣以與以色列理工進入大灣區合作的一個較大的機遇。

鄧文玉與埃利澤·沙萊夫代表雙方互換紀念品

雙方合影留念

澳商記者吳爾珊報道

見習編輯:陳楚堯

往期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灣區 的精彩文章:

TAG:大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