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殲20還快!中國曾研發過的超級戰機,奈何技術不夠只能下馬
今天人民空軍的核心裝備,已經完成了從四代機向五代機的跨越。殲20戰鬥機自2010年首飛,迄今已經9年了。殲20也正式交付空軍一線作戰部隊,擔當起維護祖國領空安全的重任。超音速巡航性能,是殲20「4S」中的基本能力。而早在上個世紀,我國就研製過比殲20更快的戰機。
殲9戰鬥機立項於1964年,由成飛負責研製,與之平行的項目是沈飛的殲8。二者都是以引進的蘇制米格21戰鬥機為原型,在氣動上作修改而來。當年空軍提出的指標,主要以高空高速和機載雷達為主。顯然,空軍希望新型戰鬥機具備極強的截擊能力,這與當時的國防形勢有關。
時間進入70年代,美國空軍和蘇聯空軍都擁有了超音速戰略轟炸機。蘇聯的圖22M和美國的B1轟炸機都具備核打擊能力,並且可以超音速突防。為了國防安全的需要,空軍急需一款可以達到「雙25」性能的截擊機。
殲9項目前後曾考慮過多款氣動方案,最終敲定了三角翼加鴨翼的布局,進氣道為兩側進氣。這樣的氣動布局在當年非常先進,只有瑞典的薩博37型戰鬥機真正使用過。這樣的設計,以當時中國航空工業的整體水平和國家財力是很難完成的。
不單單是氣動問題,殲9項目所需要的「雙25」性能也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可以提供。當時的「渦扇6」項目,也是遇到了重重困難,最終不了了之。此外,由於電子工業的薄弱,殲9所需的機載雷達以及空空導彈也沒有定型。1980年,殲9項目停止研製,正式下馬。
雖然殲9項目流產,但成飛在研製過程中進行了探索,為日後的殲10戰鬥機提供了寶貴的設計經驗。殲10戰鬥機的鴨翼式布局所需的大量風洞測試數據,殲9項目功不可沒。中國航空人追趕世界潮流的一次次嘗試,正助力著人民空軍的騰飛。 作者:Quake
※中巴友誼二度開花,梟龍戰機再傳捷報,新批次即將量產
※美軍坦克使用貧鈾裝甲,為何駕駛員不會得癌症?
TAG:四代重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