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詳解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他是怎樣把司馬懿按在地上摩擦的

詳解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他是怎樣把司馬懿按在地上摩擦的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個非常耀眼的人物,可以說是政治、軍事上的全才。雖然陳壽評價諸葛亮政治水平突出,軍事能力相對遜色,奇謀更是他的短處。但實際上,這些能力都是跟他自己對比的,就像諸葛亮政治拿了95分,軍事拿了85分,但仍然是出於優秀水平,在三國時期是頂尖的人才。總體來說,諸葛亮的政治能力>治軍能力>奇謀策劃,而自古以來,正兵的重要性是優先于于奇兵,諸葛亮也成功憑藉正兵把司馬懿按在地上摩擦。下面小編要說的就是第五次北伐。

戰爭背景

關羽失去荊州之後,兩個拳頭打人的「隆中對」徹底宣告破產。諸葛亮不得不改變策略,諸葛亮的新策略是先北上佔據涼州,然後可以進軍關中地區,完成漢高祖劉邦那樣由西向東平定天下的壯舉。從第一次北伐、第四次北伐的情況都可以看出來。不過第一次北伐在獲得巨大優勢的時候,被馬謖坑了一把,導致張郃的援軍趕到,諸葛亮進退無據,只能撤退;第四次北伐諸葛亮雖然沒有取得祁山堡,但在野戰中揍得司馬懿生活不能自理。諸葛亮果斷向北推進,但沒想到天公不作美,連日的雨水,李嚴的糧草跟不上來。諸葛亮再一次無奈撤軍。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必須要有充足的糧草。在第四次北伐之後,司馬懿推斷,蜀漢軍隊「非三稔不能動矣。」這是符合諸葛亮的用兵規律的。諸葛亮一共有五次北伐,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規模並不是那麼大,第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是規模較大的。而且正如司馬懿所料,每次之間都有三年時間做戰爭準備。建興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諸葛亮有一次率領十萬大軍,對曹魏進行大規模的北伐。

戰爭過程

渭南安營

諸葛亮這回又來了,雖然上次被暴打,但司馬懿還是得上陣對抗。其他人覺得,放棄渭水以南,守衛渭水以北,等著諸葛亮半渡而擊就完事了。但司馬懿以為,渭水以南有很多老百姓,我們得保護好人民財產啊。於是司馬懿軍就渡過渭水,在渭水以南、武功水以西的區域安營紮寨。

司馬懿還對將士們說:「如果諸葛亮打得夠凶,那他會選在在武功駐軍,那我們就得擔憂了。如果諸葛亮選擇在五丈原駐軍,那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事實上,諸葛亮初步選擇確實是在五丈原,似乎又被司馬懿預測到了。不過小編以為,司馬懿這番話就和「十勝十敗論」一樣,屬於一種有用的「廢話」。第一,武功這個地方在渭水以北,距離長安更近。諸葛亮要進駐武功,非要渡過渭水。這樣一來一是太過懸危,不符合諸葛亮謹慎用兵的特點;二是司馬懿已經紮好營,諸葛亮拿頭去武功?只能先在五丈原窩著。所以司馬懿此舉,是用大概率發生的事實,來安撫魏軍的軍心。

二水之爭

在戰爭前期,諸葛亮和司馬懿雙方的主要戰場就是在渭水以南,武功水以西這一塊區域。渭水是東西向,武功水是南北向,這一橫一縱兩條水,也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擺在諸葛亮面前有兩個方向,一是渡過渭水,佔據渭水以北;二是渡武功水東進。

武功水

諸葛亮和司馬懿在武功水還是有一場戰鬥的,只不過記載相對而言不多。諸葛亮派孟琰佔據武功水以東,司馬懿當然也做出了反擊,攻打孟琰的軍營。蜀漢軍隊一邊製作橋樑,一邊射箭對魏軍進行壓制。後來橋樑製作完成,魏軍果斷地撤退了。於是諸葛亮控制住武功水東岸。

渭水

在兩軍相持的階段,郭淮提出一種設想。他認為,這一次諸葛亮的目的還是不在長安,他的胃口沒有那麼大,還是經略隴右。只不過這次換套路了,諸葛亮從斜谷出發,佔據渭水以北的北原,進而封鎖隴山。一旦處於被隔絕的狀態,隴右就會變得民心動搖,說不準就投降蜀漢了。

司馬懿覺得郭淮說得有一定道理,於是提前做好了準備。當然郭淮對諸葛亮的心理活動的預測是屬於可也不可,但行動上預測正確了。諸葛亮真的來攻打北原了,雖然郭淮的準備還不算太充分,但還是擊退了諸葛亮。

雖然諸葛亮這次軍事行動失敗了,但從他從容渡過渭水,來打北原這件事本身上來看,司馬懿在渭南的軍隊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為,別說阻止諸葛亮渡河了,連半渡而擊,或者和渭水以北的郭淮合擊都做不到。可見司馬懿的渭南大營的情況已經很不樂觀。

相持階段

諸葛亮通過正兵,將渭水以南、武功水以西的區域基本上掌控了,在武功水以東也暫時立穩了腳跟。總得來說,司馬懿打得非常消極、被動。但諸葛亮想佔據渭水以北,也以失敗告終,也沒有打開局面。雙方開始進入對峙階段。

諸葛亮的軍隊戰鬥力很強,在主動攻擊受到挫折後,希望能和司馬懿的主力正面交鋒,就像第四次北伐那樣,以大量消耗魏軍有生力量為目的。為了做長期戰爭的準備,諸葛亮還分兵種田,和魏國邊境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明顯是不拿司馬懿當人了。不僅如此,諸葛亮還給司馬懿送女裝來著,司馬懿倒是沒像電視劇裡面穿上表演,但也是不敢出頭。

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一開始也是不敢和諸葛亮交戰。諸葛亮走到哪,他就跟到哪,等諸葛亮回頭要揍他的時候,司馬懿就消極避戰。魏國將領實在是受不了了,太憋屈了,有很多不滿情緒。司馬懿為了安撫軍心,也是沒有和諸葛亮正面打過,摸不清實力差距,結果一下讓諸葛亮揍出「甲首三千」的戰績。等到第五次北伐時,司馬懿仍然採取守勢,諸葛亮找司馬懿挑戰,給他送女裝,司馬懿說:「好,我上表徵求皇帝的意見。」曹叡明白司馬懿心裡的小九九,派辛毗到戰場,專門看著司馬懿。司馬懿一擼袖子要上,辛毗就給攔住。這樣一來,軍心被曹叡安穩住,另外司馬懿表現的也沒那麼軟蛋,不會讓將士太失望。這一招「千里請戰」雖然遭受很多嘲諷,但小編覺得還是很精妙的。

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簡直是事無巨細。其實這對於諸葛亮說是一個缺點,有人曾經指出過(名字小編記不住了),諸葛亮也承認,但是「屢教不改」。最後在兩軍相持期間,病逝在五丈原。兩軍相對,大將身死,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諸葛亮臨死前也做了一系列退軍的安排。等蜀軍撤退後,司馬懿想追殺,結果楊儀假裝回頭迎擊,又把司馬懿嚇退了。百姓譏之:「死諸葛走生仲達。」

小結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的軍事實力並沒有那麼強。畢竟沒有實打實的戰績作為支持。能夠選為「武廟十哲」,也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道德品質的光。但實際上,評價某個人的軍事能力不能只從結果上來看,還有過程和對手。司馬懿的軍事能力很厲害了,二十四天消滅孟達;一舉消滅盤踞遼東的公孫淵,但面對諸葛亮的時候還是處於相對被動的情況。可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多強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鑒》、《水經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歷共嬋娟 的精彩文章:

TAG:千歷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