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古印度社會的「一生族」和「再生族」指的是啥?和「輪迴」有關?

古印度社會的「一生族」和「再生族」指的是啥?和「輪迴」有關?

(北暮講古印度文化第86期)

文|北暮

古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一生族」和「再生族」,對他們來說,這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不僅決定了一個人地位的高低,甚至下輩子能否「輪迴」。

【一】

當初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次大陸,最開始只有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這三個階級。古印度次大陸的本土居民因為黝黑的皮膚,和雅利安人擁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雅利安人輕蔑的稱古印度土著居民為「達薩人」。

在古印度次大陸擁有統治地位的雅利安人自覺高人一等,為了將自己尊貴的身份和古印度土著居民區分開來,這才逐漸形成了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組成的種姓制度。

婆羅門階層在最開始並沒有多麼高的地位,只是負責一些重要的祭祀儀式以及經典的解讀。他們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通過對於經典的解讀,不斷的神化自己,將自己置於種姓制度的最頂層。甚至在古印度經典《梨俱吠陀》中加入了這樣一段話:

梵天大神從他的口中生出了婆羅門,從雙臂生出了剎帝利,從腿生出了吠舍,從腳生出了首陀羅。

正是這樣一句充滿神秘色彩的話更加徹底的鞏固了雅利安人的統治地位。他們甚至還規定:出身決定著命運,高種姓的人,永遠都是高種姓,低種姓的人,生生世世都是低種姓。

【二】

不同階級的地位不同,社會分工也不相同。

婆羅門階級是由僧侶以及少部分貴族組成。他們擁有整個社會的祭祀和教育權利,想要學到知識就必須跟隨婆羅門的學者學習,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婆羅門階級將很多經典書籍都講述得高深莫測,十分晦澀難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加強對於古印度各階層的思想統治。雖然婆羅門階級手中沒有掌握軍隊,可他們有時的立場,卻能夠影響整個國家的政治傾向。

剎帝利階層全部由貴族階層組成。他們掌握著國家的行政權力和軍事權力,能夠徵收賦稅,同時可以征戰四方。但是有時他們的權力也受制於婆羅門階層,後來婆羅門教的覆滅,有一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剎帝利不滿於婆羅門階層的控制。

吠舍作為第三等級,是生產者的中產階級,佔總人口的比重最多,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吠舍中的大多數人是村社的農民小生產者,從事農、牧、商和手工業等職業。少數人是富裕的城市工商業奴隸主。他們擁有財富,地位則次于軍政領袖剎帝利。吠舍在政治上無權,必須以自願貢奉和納稅的方式,供養完全脫離生產勞動的婆羅門和剎帝利。

首陀羅作為種姓制度的最底層,最沒有人權,普遍受到其他三個階級的壓迫和奴役。他們曾經是雅利安人的被征服者,大都是古印度次大陸的土著居民,因為種族歧視,被迫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三】

單純的制度根本無法將古印度各階層區分開,因此在婆羅門的刻意安排之下,種姓制度還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

整個種姓制度的基礎就是婆羅門所謂的「業」和「輪迴」這兩個概念。「業」指的是今生所做事,「輪迴」的含義是:人不僅只有一世,來世的幸福和悲慘取決於這輩子的所作所為。後來古印度的很多宗教大都借鑒了這兩個概念。

婆羅門對於四個階級的身份定義有所不同,前三個等級被稱為「再生族」,首陀羅階層被認為是「一生族」。

「再生族」表示下輩子能夠投胎做人,「一生族」下輩子不一定投胎做人,這和他們所謂的「輪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婆羅門通過對於各階層的思想控制來鞏固自身的地位。這種方式沒有任何的平等可言,對後來的古印度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連現在的印度,種姓制度的觀念仍然深入人心。

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暮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北暮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