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隨筆:悠閑看板浦

隨筆:悠閑看板浦

晉詩人陶淵明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則喜歡悠閑看古鎮。

古鎮板浦貌似,不起眼,一塊巴掌大的地方。卻大名鼎鼎。因為歷史久遠,因為千古不朽。

被世人廣為傳頌的名著,李汝珍的名著《鏡花緣》,便誕生在這個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的地方。

古鎮板浦,四個字,彰顯出了濃濃的古意,古鎮小中見大。古鎮板浦清雅靜美,古意流淌,是一張歷史名片。古鎮是歷史文化的精靈。

從古至今,往長處說古鎮板浦已經有兩千年。兩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賦予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滄桑。古鎮的曾經繁華,如一幅清明上河圖······

古鎮古街商鋪林立,物阜豐盛,人流如織,繁華似錦,文化多元。

古街上有土特產,土特產最鄉土,例如涼粉、插酥小脆餅、大糕、香腸······這些令人稱道的土特產都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地人愛吃,外地人也趨之若鶩,慕名而來,一番風捲殘雲後,摸摸肚皮,抹抹嘴,丟下幾兩碎銀,拍拍屁股,走人······走時,總是深情回眸。

對於外地人,這座古鎮板浦,會終生牢記,銘刻在心。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幻。

古鎮在我眼裡桃花源也、夢幻也!

我傾心這座古鎮。

在風來雨去,閑閑的日子,我最喜歡看古鎮。心情大好時,我常常一個人,什麼也不幹,搬一把藤椅,佔據張七餛飩鋪面前一個角落,坐上。人舒服地往後一靠,非常享受,心裡頭有淡淡歡悅和安靜。痴痴地看著古鎮,和看著情人一樣。或許,古鎮前世,就是我的情人。

我居住的地方,離十字街不遠。先走出一條巷,就到了街,再往南走百餘米,就到達十字街口。

古鎮熠熠生輝,千古風流。

我喜歡看汪家大院。傳奇中的汪家大院,是我心儀仰慕的一個地方,它位於新民路西顧巷。未進院,撲入眼帘的是大門,門上嵌入的匾額上,書寫「汪家大院」,接著一堵影壁牆,一個斗大「福」字,方方正正。院子蒼老古舊,青磚灰瓦,木格子窗,青石板鋪地,庭院里一株石榴樹,昂首雲天,驚心動魄,依然獨自盛開,充滿生機。

汪氏三兄弟真是了不起,個個傳奇,每一位都光耀古今、名垂青史。多少年來,這些傳奇給我帶來震撼,讓我時常驚嘆和默想,汪氏三兄弟身上的傳奇因何而來?古鎮何以能湧現出這麼多的偉大人物?

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深信不久,答案會有的。

石榴樹何人所植?請教多人,大多數人皆言汪氏三兄弟所植。百餘年過去了,石榴樹可謂風骨不改,其貞心高節,贏來多少文人的喜愛與讚歎。

汪氏這種傳奇,一直在延續。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鄉愁是遊子心中永遠抹不去的情愫與寄託。

鄉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斷。

上世紀八十年代,「汪氏三魁」攜子孫時常回來尋根·······

一口古井,水脈悠悠,不溢,也不枯,深而直,依然清澈,冬溫夏潤,水流無聲,孕育出了一門「汪氏三魁」的佳話,著實令人肅然起敬。

我站在汪家大院,遐思翩翩,我彷彿聽到汪氏三兄弟,朗朗讀書聲······

綿延不絕的文脈滋養了崇德向善的古鎮人民。

古鎮至今文風很盛,每年考上名牌大學的不少。

看汪家大院。看得我久久無語,只覺得有一股力量從地底的深處湧起,透過腳心,到達我的胸腔,讓人熱血沸騰。

提到古鎮板浦,十有八九的人都會說這是一個多情、多夢、浪漫的地方,充滿靈性,不愧為蘇北平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個古鎮多有華章,其獨特之處就是出文人、出名人、出美女、出美食······

古鎮板浦,其實與盛名相符。

連雲港的人文傳奇皆在板浦,這是公認的、無爭議的話題。咋一聽,口氣甚大,但仔細一想也不能不服氣。不說別的,單單就「汪氏三魁」,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一個古鎮,竟有如此豐厚的文化積澱,更令人驚奇的是每年,都有無數學者、文人、遊客前來膜拜、瞻仰、流連忘返······

古巷滄桑,縱橫交錯,撲朔迷離,宛如迷宮。

我喜歡坐在巷口頭,目光,沿著那古巷向深處蜿蜒······那深巷中的秀髮披肩穿旗袍的女子,人面桃花,亭亭玉立,款款而至,微風掠過,一縷女子的香味撲面而來,女子的眼波流轉出脈脈風情······

我突然腦海中出現一句詩句:人面桃花相映紅······

深巷大家閨秀,像桃花一樣綻放,古巷就這樣旖旎生動、活色生香。古巷醉心之美,無以言說。

看古巷,看得驚艷。看得踏實。看得自在。看得開心。感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遇到熟人,可以天南地北隨意胡扯幾句閑話,實在愜意。內心安靜而滋潤。

古鎮是我的精神家園、根脈。

我彷彿與古鎮融在了一起。時光不知不覺過去了。看得我忘了自己,好像自己就是古鎮的一部分、一份子。

古鎮讓我引以為榮。

看久了,看倦了,打個盹兒。

夜幕降臨,街燈也漸漸地亮了。

天黑人歸。

回到書屋,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努力地想過,我能否像《板浦春秋》作者姚老師那樣,先用文字記錄老家板浦點點滴滴。然後,等機會成熟,出一本,書名叫《板浦情緣》的書,書中專門寫街坊鄰居,寫自己的朋友,寫親情,寫美食······不求留名青史,但求人過留名。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屬於我的勵志故事?

這些年來,我每一篇的文章中似乎,關注古鎮板浦的話題已經重複過無數次。今天,忍不住,再重複一次。

2017年10月,我看到一篇報道,市裡一位重量級領導在《連雲港日報》大張旗鼓說,重振板浦雄風,讓板浦古鎮再度輝煌······

這,的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只可惜,快兩年了,到現在卻沒有落實,真想問一問,是後發先至嗎?還是,忽悠、調侃,古鎮百姓的嗎?

話說得似乎有點多了,該打住了。不過還想再說一句:深信古鎮板浦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作者簡介:潘友國,土生土長江蘇省連雲港板浦人。喜歡寫作、讀書。僥倖有文章發表。連雲港作家協會會員、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工作單位海州區板浦實驗中學後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李清照人氣最高的十首詞,哪首最入你心?
世界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中國人排第一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