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空軍司令管軍工,4年造出2萬架劣機,高層震怒下令逮捕2千人

空軍司令管軍工,4年造出2萬架劣機,高層震怒下令逮捕2千人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特殊部門就要請專業對口的人負責才行。就有兩個國家不信這個邪,就拿印度來說,為何印度的戰機老摔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該國的戰機都是由一些政客負責,而這些政客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和改裝這些飛機,所以印度的飛機老出問題。今天還要介紹的一個國家就是上世紀的蘇聯,讓空軍司令來管軍工,結果出了大亂子。

這是歐洲《航空》雜誌在去年發布的一篇真實報道,二戰期間,為了對抗德軍,蘇聯開始加緊製造不同類型的戰機、坦克、槍支。在製造數量方面,完全完勝對手。但是一味追求數量,也導致軍工產品的質量下降了很多。就在二戰快要結束的前一年6月,空軍發生的一起空中解體事故震怒了蘇聯高層。一個蘇聯的轟炸兵團新到了國產的十架圖2轟炸機,新機領到後,一般都會進行試飛。

這個兵團的副團長親自去,不料死神降臨,他開著飛機飛到空中後,機身竟然自己在空中散架了,零件撒滿了機場。這件事讓蘇聯高層很是憤怒,下令徹查到底,結果查出管軍工的空軍司令有問題,還逮捕了空軍士官和航空業兵工廠中的2千工人。據悉,在二戰期間的四年里,空軍司令負責的兵工廠一共提供了15萬架戰機給各部隊,這裡面大概有2萬架戰機屬於瑕疵品。

這下餃子一樣的速度,可能有些網友會質疑,但事實的確如此。當時國內集中一切力量把製造先進的武器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二戰時生產一架戰機的成本也比較低。最要命的一點,蘇聯軍工里的部分軍官盲目追求數量來完成軍方的生產目標。他們用不值錢的材料,用很多達不到標準的產品濫竽充數,使得很多戰機的表皮極其劣質,使用壽命也非常短。

除了直接散架,某兵團接收的20架戰機,只有6架死於敵人的手裡,剩下的全是因為戰機質量問題,在事故中墜機。比如油箱和發動機自燃、起落架折斷、航炮炸膛等等。軍方要求被逮捕的那批人對事故負責,甚至還讓他們上了軍事法庭。小編覺得,領導高層難道就沒有責任嗎?不切實際、夸夸其談的製造指標難道不是這群高層官員下的嗎?這些被逮捕的下屬不過是忠實的命令執行者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大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