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晚年被迫退位後,為何沒人敢殺她?
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卧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於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餘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
武氏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是為唐中宗。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武周一朝結束,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
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當皇帝,在當時百姓和文武大臣心中,是不被認可的,但是大臣們也都是敢怒不敢言。大臣們表面上順從,實際上心裡還是想著李家。
武則天自己也知道,無論自己這個皇帝有多麼完美,都無法獲得認可,為自己立下無字碑,就證明她當時心裡的無奈和委屈。當年武則天雖然一死了之,但失去她庇護的武家卻遭到浩劫。武則天退位以後,武則天的第三子李顯繼位,名號唐中宗。他在位期間,大臣多次要求要把武氏族人趕盡殺絕,永除後患,但李治比較心慈手軟,沒有痛下殺手。
李顯死後,李旦繼位,李旦對武則天留下的那批人沒有什麼感情。李旦繼位不久,便把武氏家族人員在朝中的殺得片甲不留,幾乎所有人都斬草除根了,武三思、武承嗣、武攸寧、武攸暨、武攸宜等人都被處死。但只有一個人幸免於難,這個人就是武攸緒。
武攸緒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厭惡官場,武則天封他為王爺,他感覺不自在。於是棄官歸隱,到深山修鍊去了。到了李顯繼位的時候,把它叫回來接著當官,他幹了多久就又跑了。李旦繼位的時候,他已經不在朝中多年。李旦不僅不動他一根毫毛,還專門下旨表揚了他一番。可見李家的人,不是對武則天恨之入骨,是把武家的人再次效仿武則天謀朝篡位,只殺對他們有威脅的人,武則天其實料到會有這麼一天,已經警告過自己的族人,在自己死後要低調點。但是他們大多都貪戀權勢,不肯放棄,最後丟了性命。
武攸緒雖沒有大富大貴,但最起碼能安度晚年。公元723年,69歲的武攸緒無疾而終,成為武氏家族得以安享晚年的唯一一人。
所以,武則天,她畢竟是皇帝,而且也算是名正言順的「即位」。加上她年輕時和高宗打壓士族,徹底的把士族從魏晉的風骨變成了皇帝專權的工具。即使後來的政變,中宗乃至於後面的玄宗皇帝都是很推崇她的。
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沒有仇恨。不像王莽或者是別的大臣謀朝篡位。都是親戚,而且是嫡親。也就是皇帝家事而已,大臣更是不敢言論的。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