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妝容 > 三生藏:博物館游受青睞,眾博物館各顯神通

三生藏:博物館游受青睞,眾博物館各顯神通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你知道嗎?比如廣州這座城市,很多街訪都知道廣州的歷史悠久,但是去看文物的時候不知道該看些什麼,大多是走馬觀花,那麼今年的博物館與往年有什麼不同呢?

說到廣州的博物館,不得不提的就是南越王宮博物館了。南越王宮面積有5.3萬平方米,雖然不是中國最大的,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中國宮苑實例,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特別是古代廣州有著極重要價值,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所在。而南越王宮保留的最完整的就是西漢南越王的「御花園」。

據說,1995、1997年在這裡先後進行兩次考古發掘,發現了南越國宮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構水池和曲流石渠,這個1.5米彎月形的小水池,除了設計讓人讚嘆不已外,遺址中出土的圖案精美規格各異的印花磚,也別具一格,同時在遺址中還發現大量帶「萬歲」文字的瓦當,瓦當上使用的釉彩和西方國家使用的釉彩配方一致,可以說,這是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一個重要節點的歷史見證。

曲流石渠蜿蜒曲折長達150米,可謂是一步一景,池中出土的八棱石柱、石欄杆等建築構件,為國內首見,同時也和西方石構建築有著驚人的相似,這裡的每一步不僅透著古人的智慧,還印證著廣州早在西漢就是海外出口和進口的商都。

此外,在王宮遺址之上還有東漢至民國的各朝代歷史遺迹,如果要追尋他們的蹤跡,那一定要去看看位於南越王宮博物館的水井文化展示區了。

這裡大大小小有500多口井,土井、陶井、木井、竹井,各個朝代的井都各有特色,其中保留最好最完整的一口水井就是南越王朝的水井,井深14.3米,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深的水井,而且直到現在,裡面的水還很清澈。

這500多口水井,用材、結構多式多樣,講述著一段段歷史悠久又趣味盎然的廣州歷史故事,猶如一部無字的史書,向人們訴說這裡是廣州城市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展變遷的歷史。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州有超過一百個規模大小各異、藏品內容不同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規模不同,展品主題也各不相同。對於廣州市民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越秀山上的鎮海樓了。

現在的鎮海樓,不僅能看到讓人記憶深刻的影像,還有還原明清時期的古城牆遺迹的沙盤,旁邊還有古代地圖遊戲拼圖,在二樓,還有運用全息技術被數字化的古代銅戈,這樣智能的高科技運用在博物館中,使得文物活了起來。

同時,為了吸引中小學生過來了解歷史,廣州市博物館也將馬上開放位於鎮海樓東南角的「學堂」,不僅有神秘的3D列印,把自己喜歡的文物,直接列印出來帶回家。在這裡,廣州十三行的貿易盛況也被做成了VR遊戲,讓年輕人置身當年的十三行,體驗廣州千年商都的繁盛,讓歷史可以看得到,摸得著。

為了讓博物館「活」起來,廣東省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可謂是各顯神通,除了與智能技術接軌之外,廣東省博物館致力於將文物變成「文創」產品,還加入了拼圖、手工等互動體驗,廣州市博物館未來還會加入5D體驗、360度虛擬技術等。

近年來,隨著文化旅遊的興起,博物館游受到不少遊客的青睞。多家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以「博物館」為關鍵字搜索及預訂旅遊產品的人次比去年大幅增長。今年1-4月,以「博物館」為關鍵詞搜索及預訂旅遊產品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5%。值得關注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18-30歲的年輕遊客佔比增幅超過28%,顯示了越來越多年輕遊客成為博物館游的出遊主力。

博物館是一個聯繫過去、現在與未來時代的溝通橋樑,我們期待博物館能夠推陳出新,在記錄一個城市的成長的同時,也在記錄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飛不一定鳳舞 的精彩文章:

TAG:龍飛不一定鳳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