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進課堂」的課程化路徑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升,現在不少家長在各自領域都是一把好手,而且他們對學校教育,尤其對子女就讀學校的需要大多能積極響應。「家長進課堂」也就成為各校課程實施的一種新樣態。實踐中,從「課堂」到「課程」再到「課程化」,家長資源不斷升級。
1.0版:自由輸入,有課堂
這個階段為初始階段,呈鬆散型,自由度大,教師和家長都沒有負擔,不用做過多規劃和編排,只需要家長有一技之長。剛開始,我校也採取這種方式,許多家長積極響應,「英文繪本故事」「數學文化」「認識建築」……課程琳琅滿目,為學生的學習打開了一扇窗。起步階段,「家長進課堂」由此入手,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家校合力建設課堂,消除了家長只能在課堂外圍打轉的無奈情緒。
可是,「鬆散」也給該階段帶來形式大於內容的尷尬局面——時間上,缺乏規律性,家長授課零散分布在各個時段;班級上,開課次數有多有少,有的班級還出現「零家長課堂」現象;主題上,語言、遊戲、科學都有,但零散分布,深度不足。同時,組織過程比較隨意,只要家長有時間、有主題、有意向,學校就可以騰出課堂讓他們參與進來。但是,未經審核的課堂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此外,由於家長授課時間未列入計劃,又是班級行為,「大家商量著來」成了課程的基本組織形態,課程的計劃性與嚴肅性面臨挑戰。
2.0版:整合輸入,有課程
整合資源、化零為整,變「碎片化」為「集合式」,完成「課堂」到「課程」的過渡是這一階段學校要努力建構的。學校可以建立「家學周」,整合家長資源,用一周時間集中授課。把一周里的一個單位教學時間交給家長,離不開學校的整體規劃、設計和組織:規劃,就是家長課程資源的收集和編排,有兩條主要收集路徑:一是家長自主申報教學內容,二是學校確定「家學周」主題,家長根據主題申報。不論哪條路徑,編排的基本原則都是兩個:一是分解主題,一個半天安排一個小主題。二是動靜結合,一天之內學生身心要協調活動。可能學校的家長資源不均衡,也可能「家長進課堂」工作剛剛起步,很難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地組織一周的活動,這沒關係,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上午安排學科課程,下午交由家長主事。也可以年段為單位編排「家學周」功課表,實現多種資源跨班共享。
因為整合,「家長進課堂」開始有了課程的模樣——有內容且有規程。但這一階段的課程容易與學校的課程重疊,學習方式、家長資源的互補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學校提供了「家學周」時間,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卻有重複,這無形中給教師增添了壓力——課時被「吃掉」又無能為力。這時,做好家長教學或活動組織方案提前審核,便是學校能給予教師的釋壓方式。
3.0版:項目輸入,課程化
如何讓家長資源更好地為學習服務?能不能從「基於學科的學習」「基於經驗的學習」「基於活動的學習」跳出來,走向「基於項目的學習」?這是「家長進課堂」要積極突破的地方。只有達到這個層級,課程才是動態生成的。
首先,學校要做充分的前期調研,了解每位家長的優勢,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其排列組合,形成課程資源庫。其次,確立項目化學習主題,列出項目攻關需要集合的資源種類,並與家長資源對接。最後,在「家學周」框架內設置課程,讓家長圍繞同一主題用不同方式帶領學生開展項目化學習。
為了靈活用好家長資源,學校還可以組建「家長專家團」,為學生的項目學習提供諮詢和幫助,另外也可以開展「項目認領式」家長項目支持活動,即公布一學期需要完成的項目,如「校園採風活動」「校園微電影」「為農場做柵欄」,讓家長認領,然後學生跟進學習。當然,這個階段最稀缺的資源是教師的課程建構意識和能力,只有教師知曉班級家長的「長短」,了解學生學習的需求,學校才能當好「課程導演」,家長才能當好「演員」。
「家長進課堂」絕不是形式的豐滿,我們要立足「學習」,讓家長資源與學校課程血脈相連。
(作者系浙江省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副校長)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29日第7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