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偉:詩歌黑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土豆——簡評馮革文詩集《手心手背》
在中國當代詩歌地理版圖上,我的故鄉海倫堪稱是一個詩歌強市。這座以盛產大豆、玉米、土豆、水稻著稱的農業縣城,同樣也盛產詩人、盛產詩歌、盛產詩意。幾十年來,曾先後湧現了韓作榮、宋歌、白聞鍾、孫玉潔、翁景貴、侯景雲、邢海珍、潘永翔,王文閣、林柏松、沈彩初、王立憲、馮革文、李長軍、呂天琳、郭富山、他他、紅雪、高原、霜扣兒等二十餘位或出生在海倫或曾經在海倫學習、工作、生活過的海倫詩人。在這片肥沃的詩歌黑土地上,海倫詩人們憑藉自己的勤奮、自己的執著、自己的才華,在中國詩壇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榮耀,創造了屬於海倫的輝煌。
在眾多海倫詩人中,現居海倫本土的詩人馮革文是其中一位頗有影響、頗有分量、頗有才華的詩人。他的詩歌創作始於八十年代,中間曾幾度擱筆,最終卻又始終不肯放下,以至於堅持到了現在,堅持到了最後。在三十多年的詩歌創作生涯中,馮革文創作了大量詩歌作品,發表在《詩林》、《歲月》、《北京文學》、《北方文學》、《黑龍江日報》、《中國文學》、《山東文學》等全國各地的文學報刊上,並以自己樸素、自然、純真、簡潔的風格立足於當下詩壇,恰似一顆顆純天然、無污染、含多種豐富維生素的生長在黑土地上的土豆一樣。
土豆是樸素的,馮革文的詩歌堪稱是樸素的土豆。他的詩作充滿了一種難得的樸素氣息,猶如早晨荷葉上清新的露水。經過多年的詩歌創作實踐,馮革文深知樸素美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因此,他將樸素美作為自己的詩歌創作追求,鍥而不捨地將樸素美進行到底。在他的詩中,句子是樸素的,情感是樸素的,意象是樸素的,思想是樸素的,樸素的令人怦然心動。
而他出版的這本詩集《手心手背》,則正是一本集樸素美於一身的詩集。
拜讀了《手心手背》之後,我的感受很多很多。縱觀馮革文的這本詩集,比較突出的特點是題材豐富,內容博雜,既有蘊含著濃重鄉愁的鄉土詩,又有散發著詩情畫意的山水詩,更有抒發著人間至愛的親情詩,還有記錄著各種情緒的抒情詩。但是,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詩歌,在馮革文筆下,都充滿了地氣,充滿了真情,充滿了美感,充滿了樸素。
在這本詩集中,我最喜歡馮革文創作的親情詩歌作品,這些散發著人性光輝、人間至愛的樸素詩篇深深地感染了我,打動了我。其中,《母親的撥榔錘》深深地、久久地撥動了我的心弦:「懸浮的往事/無數回撥打我的記憶/塵封的日子/被捻成一根細線/穿起水深火熱的童年/母親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在我求生的步履中提升/難以撿拾的歲月/如同老娘手中捋不清亂麻/纏繞著錯綜複雜的思緒/那些密密麻麻的心事/在落滿針腳故事裡/賦予靈性和世代生存的秘籍/每每望著它/心中便湧起一股熱流/一種潛在的動力油然而生/走在物慾橫流的大潮中/母愛與教誨讓我永遠不會紮腳」。
在這首精短的詩篇中,詩人藉助撥榔錘這個東北農村最常見、東北婦女最常用的意象,追憶了母親對兒女的母愛與教誨。這首詩雖然篇幅很短,但是,意蘊卻悠長悠長。詩句雖然直白,情感卻至純至深。讀完了這首詩,我頓時沉浸於這首詩的意境中久久難以自拔。突然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想起了我母親曾經使用過的那個「撥榔錘」,想起了我「水深火熱的童年」時代母親在燈下為我們兄弟姐妹六個「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淚流滿面……
和《母親的撥榔錘》這首詩同樣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詩作還有詩集中的《奶奶的旱煙袋》、《父親的瓷花壺》、《深秋,再次想起母親》、《父親,讓我再為你斟上一杯酒》、《爸爸,聽兒說句心裡話》等優秀篇目,在閱讀過程中,使我幾次淚濕衣襟。
在這本詩集中,同樣使我激動不已的詩作還有那些樸素的鄉土詩。作為馮革文的海倫老鄉,我出生於海倫,五歲的時候隨參加大興安嶺開發建設的父親離開家鄉,在大興安嶺林區生活了四十多年。因此,當我讀到詩集中那些描寫故鄉的詩篇的時候,我激動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尤其是讀完《溫暖的塵埃》、《傍晚時分的稻鄉》、《春潮湧動的田野》、《玉米樓》、《那棵老榆樹》、《老家》、《端午滾麥地》等詩作之後,一縷縷鄉情、一股股鄉愁頓時湧上心頭,久久瀰漫在心靈深處,不肯散去,不肯離去……
儘管《手心手背》這本詩集是一部樸素的詩歌文本,但是,個別篇目還存在著語言過於直白、詩意過於淺淡、構思過於隨意的缺點。希望在今後的詩歌創作上,馮革文能克服各種缺陷,提高詩藝的表達能力,提高詩藝的創造能力,越寫越好!
※「半夜機叫」別只當靈異段子看
※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已經成為行業發展風向標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