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康熙實行永不加賦,之後的兩百多年,為什麼依舊有大批農民起義?

康熙實行永不加賦,之後的兩百多年,為什麼依舊有大批農民起義?

古時候的王朝大多都是漢人建立的,不過也有一些朝代是外來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新的王朝,清朝就是這樣。古時候漢族是正統民族,漢人建立的王朝是正統王朝,少數民族想要進入中原建立王朝,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清朝在建立王朝之前,也有一段坎坷的經歷。

雖然清朝進入了關內,建立了王朝。但是清朝並沒有得到民心,一直到康熙年間,這種情況依舊沒有改善。吳三桂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天下各省都聞風呼應,要知道當時清朝已經建立了三十多年了。一個王朝存在了這麼久,依舊沒有收復民心,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雖然後來康熙滅了吳三桂,但是收攏民心已經成為了必須要解決的一件事。為此康熙頒布了永不加賦的規定。古時候朝廷收入的重要來源就是賦稅,賦稅會根據不同的時間進行更改,如果朝廷的收入不可觀,那麼百姓需要繳納的賦稅就會有所增加。

康熙規定永不加賦,對於農民來說是一項福利政策,不論收入是多少,所要繳納的稅收都是固定的。按理說康熙實行了這樣的政策,百姓就算不會感恩戴德,對清朝的印象肯定也有所改觀。但是在這項規定頒布之後的兩百年里,清朝先後爆發了多次農民起義。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一條福利政策沒有起到作用?不是清朝的老百姓不領情,而是因為這項規定壓根兒就沒有減輕農民的壓力。永不加賦的賦稅,指的是人丁稅,這只是所有賦稅中的一小項罷了。雖然人丁稅固定了,但是朝廷可以從其他的賦稅中入手。

只要提高其他的賦稅,不僅能彌補人丁稅的虧損,甚至還有可能讓稅收進一步提高。所以康熙規定的這一項政策,就相當於是一張空頭支票,最終解釋權依舊在朝廷的手裡。從雍正時期開始,朝廷為了填滿國庫,增加了賦稅的種類,提高了其他賦稅的比例。

百姓們的負擔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在一步步地加重。面對這樣的朝廷,百姓們又怎麼會不起義呢?畢竟對於一些窮人來說,這樣繁瑣的賦稅已經剝奪了他們生活的權力,既然不論怎麼樣都沒有活路,為什麼不起義拼一把試試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呂布被處死之前,曹操為什麼要詢問劉備?二人進行了一場心理博弈
古代的劊子手,在行刑前為何要在刀上噴一口酒?講究大著呢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