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身世之謎初探之三
李白身世之謎初探之三
文:枯木
前面的文章我們簡單論證了李白的民族姓氏,初步判斷李白不可能是西域胡人,也基本否定了有冒籍李氏的可能性。那麼,就有朋友要問了,既然李白是李暠的後裔,那麼李白是何許人也?其祖先屬於李暠的那一枝後裔?這篇文章我們先來回答李白是何許人也,即李白的籍貫是哪裡?
在展開論證前,我想先普及一下關於籍貫的常識,按說常識不需要普及,可是現在的學術界和一些單位,往往在歷史名人的籍貫上做文章,要麼把出生地和籍貫混為一談,要麼把生活地和籍貫相附會,是真的不懂常識?抑或是出於某種目的故意而為?
第一種,不懂籍貫的常識,這種情況存在。筆者曾經在北京某著名學府一個研究生班做過問卷調查,關於籍貫以及直系旁系親屬稱謂的小測驗,比如「叔侄」、「姑侄」、「甥舅」、「表親」、「堂親」、「從親」等,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全部回答正確,其中竟然還有幾位是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真不知道是如何拿到學位的。當然這和學生大多為八零後獨生子女有關係,可是作為一些研究者也這樣混淆常識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第二種,故意混淆名人籍貫,最大的原因不外乎經濟因素。近些年各地爭奪名人的事件此起彼伏,常見報端,有的甚至互發律師函,就差對簿公堂了。屬地關於名人的「研究」文章,對歷史資料往往以偏概全,各取所需,對不利資料置若罔聞,視而不見;或者牽強附會,杜撰造假。而這些,並不是出於學術研究,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以上兩種情況的存在,雖然是題外話,然而這是我們開始討論李白籍貫前,首先要明確概念的原因所在,否則還會爭論不休。
「籍貫」,從字面意思來看,「籍」,《說文解字》解釋「簿書也」,就是把人記錄在案;「貫」,《說文解字》解釋「錢貝之貫」,貫穿在一起。籍貫在西周時期最早為「籍」,《周禮·夏官·大司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周禮·夏官·司士》:「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歲登下其損益之數,辨其年歲與其貴賤,周知邦國、都家、縣鄙之數,卿、大夫、士、庶子之數」,定「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檢點人口,為管理官吏和百姓繳納稅賦承擔勞役的基礎。
漢代崇尚儒術,許多官員家族以經術起家,世代為官,累世公卿,到三國時期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能夠憑藉家世出身參與政權,因而逐漸形成門閥制度。到了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制度達到了極盛,不少家族雖然南渡,然而一直以祖籍所在地和家族姓氏作為出身做官的依據。
到了隋唐時期,雖然科舉制度使得門閥制度滅亡,然而名門望族的政治影響依然非常深遠,往往凌駕於皇權之上,對皇權不利。於是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訂《氏族志》,將原來的存於各地官府中的《氏族志》全部收回並焚毀,趁機抬高皇權,抑制舊士族,扶植庶族。從此以後,歷朝歷代延續唐代的氏族記載,形成了傳承有序的家族出身的籍貫制度,籍稱為籍貫,也叫貫籍,比如《舊唐書·楊炎傳》:「玄宗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邊將怙寵而諱,不以死申,故其貫籍之名不除。」。
在《史記》以前,人物傳記籍貫,先秦多以封國國名為主,漢代多以縣名為主,到了東漢,逐漸以郡加縣為主。隋唐以後,延續東漢寫法,只不過根據行政區劃的稱謂不同,籍貫多變為變成郡州府縣等,溯及祖先氏族出處。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古人往往一個大家族聚居在一起,結婚生子時間不同,同姓血親輩分之間關係複雜,因而提及祖先可以申明尊卑長幼關係。
那麼,籍貫記載祖先,一般記載幾代呢?如果有族譜家譜,自然可以從始祖一直雁行有序的記載下來,然而從先秦到唐代,歷經朝代更迭,戰火兵燹,能夠保留下來的只能是大多數豪門望族,到了唐代,又把大量的舊的氏族志全部焚毀,因而除了極少數姓氏(比如孔子後代)得以保留,大多數都已經損毀或者流失,只能憑記憶估計先祖,人們往往能記得是某名人之後(當然也有攀附的),而很難清晰保留。
再加上古代男子二十歲弱冠,然後可以成婚,按人生百年,那麼一般家族五代同堂算做是比較稀有的,因而記憶比較真實的一般不超過五代。正所謂《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因而籍貫族系一般記載到父親、祖父、曾祖、高祖五代,再往上就難以準確。
另外關於籍貫地的確定,這和我國農業立國的稅賦制度以及宗法家族制度的長期推行有關。從西周時期開始,封建制分封諸侯,因而後代就生活在封國內,封地的人口土地是諸侯的私產和稅賦依據,為了保持稅賦收入,因而即便是人口可以隨意流動,稅賦卻是不變的,這使得人們很少遷徙。到了漢代,先是取消異性封王,後來漢武帝為了消弱諸侯王的勢力,接受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於是全國被瓜分成許多很小的侯國,三國魏晉時期又被各種政治軍事勢力分割搶奪,統治者為了拉攏地主階級,予以確認,因而逐漸形成了後代的門閥士族制度。全國就形成了很多族姓的初始祖先和根據地,被稱為郡望大族,隨著宗法制度的沉澱,逐漸成為後代子孫拜祭和崇拜的對象。
在九品中正制下,根據家世、行狀來評定品級,因而被名門望族所控制,逐漸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社會也分化成貴族、士族、庶民百姓幾個層次,庶民百姓是不可能當官的,必須按照歸屬地繳納稅賦和勞役,而貴族和士族則不用,然而若脫離了原來家族,自然需要重新評定,這就造成了人們不願意脫離原有家族,因而籍貫地基本固定。
後來雖然實行了科舉制度,然而由於祖先墳塋和家族所在地是固定的,在宗法制度下的沉澱下,人們的鄉土觀念越來越重,不願遠離祖輩。再加上農業社會,離開了原籍,就等於失去了土地,到了另一個地方還需要買地生存,除非是官宦人家,可以蠲免稅賦,然而子孫若是不能科舉出仕,則就需要靠祖先積蓄生存,因而,除了官宦人家,除非是面臨戰爭,或者朝廷的大規模搬遷,以及觸犯刑律被發配遷流,很少有搬離原籍的。
漢朝以後,歷經多次朝代更迭和戰火兵燹,大致經過五次人口大遷移。第一次,西晉永嘉南渡,北方許多士民遷徙到南方,主要集中於荊、揚、梁諸州,東晉設立僑郡,保持原有籍貫,另立戶籍,給以優待特權,不受當地政府管轄。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亂,北方居民逃離戰爭,前往南方,重新確立戶籍。第三次,北宋末年,北方居民遷徙到江南一帶,重新確立戶籍。第四次,明代政府的強制性移民,另立戶籍,其中以山西人口外遷最為嚴重。第五次,清朝的移民,以康熙年間的移民四川和咸豐年間移民到東北為主。而這幾次人口大遷移,在前幾代人還記得祖先籍貫,到了五代以後,就如前面所說,已經變成了原汁原味的本地籍貫。
於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籍貫地,往往從本人往上溯及曾祖、高祖五代的祖籍地以及長期定居地作為籍貫地。這就是籍貫的形成歷史原因。可以看出,自古至今,從來沒有根據出生地和生活地作為籍貫地的傳統和法律依據。
到了現代,由於城鄉差別以及戶籍限制,只有通過極少數途徑可以更換戶籍,然而籍貫是變不了的。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這也是延續古代的籍貫制度而來。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如果談籍貫,如今最少要溯及祖父一代,古代則溯及五代曾祖高祖那一代,這就為判斷李白是何許人也定下了框框,我們只需要去套用就可以了。
從古代記錄和現在的研究討論來看,關於李白籍貫的說法大致有8種,諸如甘肅、陝西、四川、山東、江蘇、湖北、安徽等,當然還有說是吉爾吉斯坦人,我們就一一來套公式。
先說吉爾吉斯坦人這個說法,其根據是經考據李白生於唐朝安西都護府的碎葉城。這點筆者前面也很確定,這個結論是正確的,然而,不能因為李白生於碎葉城就說是吉爾吉斯坦人,這也太可笑了,原因如下:
第一,李白出生之時,碎葉城是唐朝領土,歸屬安西都護府,因而李白是唐朝人,並不是其他西域國家之人。
第二,碎葉城現在歸屬吉爾吉斯坦,並不代表李白是該國之人,就比如華人在外國出生,只能說某國華僑,或者某國華人,抑或就是中國人,正如外國人在中國出生,並不代表其是中國人,不能因出生地作為籍貫和國籍。
第三,退一步說,就拿現在,某些人子女出生在國外,拿到國外戶籍,然而改變不了籍貫,出生地並不是籍貫的依據,出生在哪裡和籍貫無關,就好像那個戶籍改變不了黃皮膚黑眼睛的基因一樣。
安徽人說法,依據是李白去世墓葬地。《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記述「按圖得公之墳墓,在當塗邑。」,當塗即現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李白墓園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城東南的青山西麓。這點可以確定,李白葬於當塗,然而墓葬地不是籍貫地,因此安徽說不成立。
湖北人說法,依據是李白婚後在湖北安陸居住十餘年。這點從李白年譜考據來看,唐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與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遂安家於湖北安陸壽山,開元二十八年(704年)其妻許氏夫人去世,五月,移家東魯,寓居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可以看出李白在湖北生活了十餘年,直到妻子去世後才離開。然而,長期生活地不是籍貫,即便落下戶籍,也只能是客居,因此,湖北說不成立。
江蘇人說法,依據李白的詩詞。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云:「白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咸秦。」。這首詩的記載首先和大多數歷史記載不同,而且很突兀,沮渠蒙遜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涼國君,北涼勢力範圍最強盛時也僅僅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一帶,從來沒有能跨越到江南的金陵(南京),因而,金陵應該是筆誤,據考據推理,金陵應該是「金城」,也即是甘肅蘭州的古稱。因而,江蘇南京人的說法很不靠譜。
山東人說法,依據《舊唐書》:「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另外還有一個依據就是李白曾經寓居山東任城、泰安等地。關於山東人上一篇文章我們談論過,應該指的是崤山以東,是泛指,並非山東省,至於寓居過山東,然而李白寓居地方甚多,只能算曾經生活地,並非籍貫,因此山東人說法不成立。
四川人說法。依據《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和《新唐書》:「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還有的人認為李白出生在四川(705年),並且李白在四川生活了十餘年才離開,因而判定李白是四川人。首先,李白並非生於四川,這點有多重證據可以證明,李白生於碎葉城,只是在神龍初(705年)來到四川,青少年時期是在四川度過,這點無疑問。其次「僑為郡人」其實就證明了李白並非四川人,而是僑居。《草堂集序》「逃歸於蜀」也只能證明在四川生活,並不能證明李白的祖先籍貫。因而,即便退一步說李白出生在四川,也不能說李白是四川人,只能是出生地,況且李白並不是在四川出生的呢!因此,四川和湖北一樣,只能是長期生活地,並非籍貫,結論就是李白並非四川人。
陝西人說法,依據是李白有可能是李淵一支後代。關於這點我們下一篇文章會繼續討論考證,現在先說出結論,李白並非李淵直系後人。退一步,即便是,按照李白是李暠九世孫,那麼籍貫也只能跟隨李淵,而李淵是隴西成紀人,因而陝西說也不成立。
甘肅人說法,依據較多。在《草堂集序》、《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新唐書》等歷史記載里,都表明李白為「隴西成紀人」,興聖皇帝李暠後人,李白自己也在多首詩詞中記述自己是漢代李陵之後,李暠後代,因而,這種說法是最靠譜的。
綜上所述,李白從籍貫上來說,只能是隴西成紀人,也就是說,李白是如今的甘肅秦安人,這點是有著嚴謹的歷史依據和科學考據的,其他地方,只能是李白出生、生活、墓葬之地,並非李白的籍貫。因而那些爭論不休的故里之爭可以休矣。
在確定李白的籍貫後,李白究竟可能是李氏誰的直系後代?我們下篇文章將揭開謎底。
(待續)
2019/5/29榆木齋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