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給貓戴上彩色項圈,或許就能救鳥一命

給貓戴上彩色項圈,或許就能救鳥一命

這是個驚人卻鮮有人知的數字——在美國,流浪貓和被允許出門的家貓平均每天會殺死360萬隻鳥,每年至少13億隻

根據史密森尼候鳥中心的估計,全美陸鳥的數量大約是100億至200億,被貓殺死的鳥類數量極有可能佔據了陸鳥總數的很大一部分。在棲息地喪失和氣候變化給美國鳥類帶來長期威脅的同時,近期有研究表明,戶外的貓殺死的鳥類比其他任何人類造成的威脅都要多。

這個問題並不局限於美國。201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全世界的島嶼上,家貓已對22種鳥類的滅絕有直接貢獻,並威脅著另外幾十種。在英國,研究者估計每年有5500萬隻鳥被家貓捕食,而在澳大利亞,由於瀕危動物所面臨的威脅,政府官員發布了對兩百萬隻野貓實施安樂死的計劃。

換言之,貓捕食野生動物已成為了一個全球性問題。但另一個現象也同樣跨越國境:人們都愛貓

美國有大約8400萬隻寵物貓,其中約4600萬隻都能在室外遊盪,此外,據估計還有3000萬到8000萬隻野貓。這可是一大堆貓,而且其中許多每天都在做著和九千多年前第一批被馴養的家貓一樣的事——捕殺小動物。人類最初把家貓當作高效的捕食者,來保護儲存的食物免受害獸侵擾。但現在,人們幾乎不再需要貓工作了,大多數人只把它們當作溫柔的伴侶,以及網上的熱門圖片。但它們的天性並沒有跟上我們不斷演化的需求——貓依然是高效的隱形獵手。這麼多貓在我們身邊,就意味著鳥類的困境。

在中世紀手稿中,貓就扮演著獵手的角色(頁腳還有抄寫員塗鴉的貓)。畫中的貓肌肉發達,身形矯健,與毛團狀的現代寵物貓截然不同丨douban.com/note/319161107/

一些貓主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另一些知道問題存在,但認為比起他們在這個大問題上所帶來的小小影響,還是寵物帶來的陪伴更重要些。但也有一些愛貓人同時熱愛著鳥類。其中兩個人,觀鳥人南西?布倫南(Nancy Brennan)和鳥類生物學家蘇珊?威爾遜(Susan Willson),認為她們已經找到了一種解決方案。

布倫南今年57歲,她的大部分職業生涯是在從事生態保護和環境規劃工作。她成長在新英格蘭地區的農村,在那裡,室內室外都有貓的蹤影。她與丈夫住在佛蒙特州的林區,綠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他們的愛貓喬治也可以自由出入戶外。但他們住所附近的捕獵資源十分豐富。在搬來幾個月後,喬治將一隻又一隻捕到的鳥兒帶回家中,布倫南也因此越來越不安。

據布倫南回憶,轉折點發生在2008年開春的那一天,當時,她聽到「一陣喧鬧」從屋子外傳來。那是喬治正努力將一隻毛領松雞(一種小雞大小的獵鳥)從貓門中拉進屋裡。就在那個早晨,她發誓,要麼想辦法停止喬治的捕獵習慣,要麼把它送去動物保護協會。

布倫南早就知道喬治無法成為一隻呆在室內的貓,但她過去讓它遠離鳥類的嘗試都失敗了。她曾試過在它的脖子上多系幾個鈴鐺,但貓的動作太隱蔽了,鈴鐺沒法對獵物起到任何警示作用。

接著,她想起了一件自己讀到過的關於鳥類的事——它們有極佳的色覺。鳥類的眼中有四種視色素,而靈長類只有三種,其他哺乳動物只有兩種。布倫南意識到,這種適應特徵既能幫助鳥類找到食物、選擇顏色明亮的配偶,而且或許還能用來實現其目的。她拿起縫紉工具,找了一些圖案多樣的布料,縫了一個顏色鮮艷的伊麗莎白圈。她把它系在喬治平時的項圈上,並讓它出門。

喬治回來時果然沒抓到鳥,而且接下來的幾天也都沒有帶鳥回家。春夏過去,喬治一隻鳥都沒帶回來,於是,布倫南開始相信自己的做法或許也適用於別的貓主人。她改造了原版項圈,取名為「鳥安」(Birdsbesafe),還建了個網站出售。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她通過顧客反饋來確定哪種顏色和圖案效果最好。

儘管貓項圈的銷量十分穩定,但直到2013年,它的功效都未經過科學證實。2013年,在搜索如何控制她的貓「猩猩」狩獵習慣時,蘇珊?威爾遜碰巧看到了「鳥安」項圈的網站;她是一位在聖勞倫斯大學研究熱帶鳥類的生物學家。威爾遜把猩猩帶回家後不久,他就開始把死鳥帶回家,通常一周就有兩隻——她認為,這是它流浪時期留下的行為習慣,那時,它靠捕食鳥類為生。「我是一個鳥類生物學家,這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這非常讓人害怕。」她說。她被「鳥安」網站上的軼事證據深深吸引,並預訂了一個貓項圈。猩猩最終輸給了貓項圈——他還能抓到田鼠,但卻再也沒把死鳥帶回家過

威爾遜對貓項圈的成功大感興趣,她聯繫了布倫南,並向她解釋了自己的實驗想法。她招募了一群住在她家(位於紐約州坎頓市)附近、困擾於家貓狩鳥習性的養貓人。她把貓分為了兩組,一組戴上了貓項圈,另一組沒戴。每兩個星期,項圈組和對照組都會互相交換位置。在一整個秋季,沒戴「鳥安」貓項圈的貓比戴時多帶回了3.4倍的鳥。第二年春天,貓項圈的功效甚至更大了——對照組裡沒有戴項圈的貓比戴項圈的貓多殺死了將近19倍的鳥。

「這是非常驚人的,」威爾遜說。她推測,春季的差異更大,是由於春天鳥類的激素(比如睾丸素)水平較高,導致它們更專註於繁殖行為而非躲避天敵。貓項圈在鳥類最不警惕的季節給了它們額外的警告

2015年1月,威爾遜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全球生態和保護》雜誌上。幾周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在《應用動物行為》上發表了類似的研究。第二篇文章發現,「鳥安」貓項圈並不僅僅對鳥類有用——與對照組相比,戴項圈的貓少殺死了47%的擁有良好色覺的動物——這個類群中包括爬行動物

目前為止,「鳥安」項圈在美國的16個州及其他四個國家的一些寵物店和鳥類用品商店都有銷售。布倫南說,論文發表之後,貓項圈的銷售量比前幾年加起來的都要高。

然而,對於貓項圈能否在大範圍內解決貓狩獵問題,一些動物專家仍表懷疑。「『鳥安』項圈有一定的價值,」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一位來自內布拉斯卡大學生物學家說道,他的研究領域也是貓的捕獵行為,「但它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本。」這個問題,就是自然放養的貓帶來的環境破壞。這不僅僅是殺死其他動物那麼簡單——放養的家貓會與當地的捕食者競爭食物,將疾病傳染給其他物種,給鳥類和其他獵物帶來壓力,與野貓交配,這可能會給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傷害。澳大利亞的研究也表明,儘管「鳥安」項圈能保護鳥類,但它並不能很好地保護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它們更依賴嗅覺來躲避捕食者,而非鮮亮的顏色。

布倫南說,她並不認為貓項圈是一張允許貓主人自由放養的通行證。相反,她把貓項圈視作一種解決方案,為家貓沒法好好獃在室內的貓主人提供了答案。「這是另一個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就能一點一點解決問題。」她說。

威爾遜相信,「鳥安」貓項圈也可以用在野貓聚集地。她說,比起家貓,野貓能殺死更多的鳥類,而且數量也十分龐大。目前,威爾遜正準備在法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測試貓項圈。不久前,紐西蘭的生物學家也宣布了測試貓項圈的計劃。

與此同時,從更小的範圍上來說,貓項圈至少解決了一個問題:布倫南的貓開始「在家過夜」,而不是在外追捕野生動物了。

「一些貓乾脆因此退休了,」布倫南說。「以前他每天清晨都會出門狩獵,直到戴上項圈大約一年後才就此罷休。他大概是在想,『嘿,拉倒吧』。」

作者:Conor Gaerin

編譯:Vicky W

編輯:Stellasun

編譯來源:

How to Stop a Bird-Murdering Cat, The Atlantic

譯文版權屬於果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從未見過的堂兄殺了人,你的DNA是關鍵證據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