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的「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什麼意思?演藝界的人常愛說「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背後有什麼隱情嗎?
民間俗語都是人生經驗的提煉與升華,所以,出語往往形象鮮明、言簡意賅,且發人深思。比如「冷莫靠燈,窮莫投親」、「富人妻,牆上皮;窮人妻,心肝肺」、「歹馬也有一步踢」等等,都是從不同的方面透析了為人處世之道。
不僅是為人,各行各業也有自己的獨特的俗語老話,如從軍者講究個「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從文者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置業者之「百萬買宅,千萬買鄰」……在崑曲界也有句著名的俗話,那就是「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夜奔》與《思凡》是崑曲中的兩個劇目。《夜奔》和《思凡》分別是崑曲中武生和旦角最難演的戲。都是獨角戲,一人演盡種種曲折。因此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說。
《夜奔》,又名《林沖夜奔》,崑曲傳統武生戲,是《寶劍記》傳奇中的一折,取材於《水滸傳》中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林沖的娘子因被高衙內惦記上,自己連遭陷害,甚至差點被人奪了性命,於是,憤而火燒草料場。為了避禍而投經奔柴進,柴進又專門修書,推薦他投梁山,林沖因而乘夜遠行。高俅得報後,派遣金槍手徐寧率部追捕。王倫得信後,也派杜遷、宋萬到黃河渡口接應林沖。林沖被徐寧追上,兩人戰不出勝負,最後,林沖在杜、宋二人的幫助下殺退徐寧,這才上得梁山……
《夜奔》一曲既講究唱工又講究做工,身段極其繁複,並且整齣戲都是邊舞邊唱。幾乎每個字都有身段,要求演員一招一式不得含糊,而且需要滿宮滿調地唱崑腔,這對表演者的表演技術和功力要求很高,是最能考驗武生功夫的一段。
《思凡》是崑曲《孽海記》中一折。《孽海記》是創作於明朝後期的一齣劇本,借小尼姑色空、小和尚本無逃離佛門追尋愛情的故事,對明代束縛人性的禮教和宗教加以尖銳的批評。《孽海記》原系弋陽腔,清代初年, 崑曲吸收了其中《 思凡》《下山》兩齣戲,保存原有的唱詞,加入豐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為著名崑曲 折子戲,流傳至今。
《思凡》的主人公是小尼姑色空,她年幼時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經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全劇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態多變。前半劇以唱腔細膩及思想轉變的過程為主,後半劇則著重在身段功夫,涵蓋了閨門旦及貼旦的領域,一般以貼旦應工,必須要有閨門旦的含蓄,難度非常大。
《思凡》的文詞優美,很受觀眾喜愛,林語堂先生曾稱讚「其文辭堪當中國第一流作品之稱而無愧色」。如小色空的最後一段唱詞,就將一個思凡少女形象活脫脫地推送到人面前:
奴把袈裟扯破,
埋了藏經,棄了木魚,丟了鐃鈸。
學不得羅剎女去降魔,
學不得南海水月觀音座。
夜深沉,獨自卧,
起來時,獨自坐。
有誰人,孤凄似我?
似這等,削髮緣何?
恨只恨,說謊的僧和俗,
哪裡有天下園林樹木佛?
哪裡有枝枝葉葉光明佛?
哪裡有江湖兩岸流沙佛?
哪裡有八千四萬彌陀佛?
從今去把鐘鼓樓佛殿遠離卻,
下山去尋一個少哥哥,
憑他打我,罵我,說我,笑我,
一心不願成佛,不念彌陀般若波羅!
…… ……
這一個人又唱又跳的,沒點真功夫,還真拿不下來。正因為《夜奔》與《思凡》是非常考驗男女演員唱、演功力的段子,一般藝人很難勝任,所以,在戲曲界才有了「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這種說法的流行。
(圖片來自網路)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