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工業先聲:北海道如何從貧瘠的「蝦夷地」變成風水寶地?

工業先聲:北海道如何從貧瘠的「蝦夷地」變成風水寶地?

文|蕭西之水

如今步入札幌旅遊景點北海道神宮,會發現裡面有一座有意思的石碑,上面刻著「開拓神社」四個字。

神社是日本傳統信仰神道教的道場,數量蔚為大觀,本不足為奇。但有別於其他神社多以日本神明或是天皇為祭神,「開拓神社」的祭神卻是37名日本歷史上的大名、幕府官員以及近代日本政治家,而諸如松前慶廣(松前藩首任藩主)、間宮林藏(幕府官員、北海道探險家)、黑田清隆(北海道開拓使長官)這些歷史人物在這座神社裡紛紛加綴了一個象徵神明的「命」字,成為「松前慶廣命」「間宮林藏命」「黑田清隆命」,這在日本神社歷史上實屬罕見,也足見日本對於北海道開發的重視程度。

北海道在古代日本稱為「蝦夷地」,即為日本少數民族阿依努人(蝦夷人)的居住地,上千年來與日本核心區域關聯並不緊密,也不屬於日本實際控制的地區。豐臣秀吉在1590年統一日本後,宣布「蝦夷地」南部大名松前慶廣為「蝦夷島主」,隨後江戶幕府又在1604年將松前藩併入體制內;1798年,為了對抗沙皇俄國洶湧之勢,幕府宣布直轄「蝦夷地」,派遣官員間宮林藏等人詳細勘察地形、制訂抵禦俄國南下的對策;1869年明治政府佔領「蝦夷地」後,立即在中央政府設立北海道開拓使,而第3任長官黑田清隆也成為北海道拓殖史上的關鍵人物。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相繼推行近代化改革,產業革命的機器轟鳴聲需要越來越多的原材料與人口,遭到廢除的舊武士階層、困窘的農民階層又普遍別無所長,需要新的勞動機會,那麼北海道貯藏的煤炭、木材、硫黃等未開發自然資源就讓它從貧瘠無用的「蝦夷地」變成了國家戰略的風水寶地。

換言之,北海道拓殖的最主要動機就是為日本近代化開發資源,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北海道初期開發的基本模式——以國家意志與工業化為主。

既然要開發內陸地區,那麼北海道過去的中心地帶函館就顯得有點偏離內地。1871年開始,北海道開拓使將首府轉移到內陸的札幌地區,開拓使次官黑田清隆隨即提出「開拓使十年計劃」,希望在十年間用1000萬日元預算將北海道整體建設為國家巨大的工業基地。利用充足的預算,北海道在十年間先後建立了39個各類官營工廠,包括啤酒、製糖、制麻等農產品加工廠,還有木工、鐵匠、制網等輕工業工廠。

重工業方面,北海道開拓使邀請對於墾荒有著充足經驗的前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部長霍拉斯·開普倫(Horace Capron)來到日本,幫助尋找適宜開墾的土地。一番勘察之後,美國人發現距離札幌不遠的幌內地區擁有大量煤炭資源,黑田清隆便開始招募人馬著手建設煤礦以及專用於煤礦的鐵路。1879年,幌內煤礦正式投入生產,隨後1882年,連接幌內煤礦的北海道首條鐵路——幌內鐵道也得以開通。煤炭的發掘讓北海道的經濟中心從傳統的函館地區一路北移,並深入到北海道內陸部分,這也為北海道留下了重工業基礎。

北海道拓殖也恰是明治維新「殖產興業」口號的縮影與體現,但隨著明治政府需要開發的領域越來越多,日本也逐步出現財政緊張。1875年1月,大藏卿(財政部長)大隈重信提出平衡財政預算與「殖產—興業」的「五策」,其中最後一策明確提出「(官營事業)漸次賞與應得之商社」,即將國有資產撥付民營資本運作。

國家大背景如此,北海道也不可能繼續維持純粹的「官有」經營。然而北海道開拓使長官黑田清隆希望通過民營化來獲取私益。1881年7月,明治維新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醜聞爆發:黑田清隆預備將1400萬日元建設的船舶、倉庫、農園、礦山、工廠等設施以39萬日元賤賣給日本政治商人五代友厚。由於兩人均出身舊薩摩藩,私交良好,事件引發輿論軒然大波。最終黑田清隆直接覲見明治天皇,以半威脅半利誘的方式促使日本政府允許「北海道官有物賤賣」。由於擔心地方穩定問題,黑田清隆還特地邀請明治天皇來到北海道「巡幸」,為自己的「賤賣」政策背書。

但這起事件也影響到黑田清隆本人的地位。1882年,日本政府撤銷北海道開拓使職位,在北海道設立了函館、札幌、根室三縣,仿照日本內地模式進行管理。但由於北海道開發剛剛行至半途,繁多事務需要集中統一解決,因而1886年日本將三縣重組為北海道廳,這一地方政府名稱一直延續至今。

1886年1月,日本首任北海道廳長官岩村通俊走馬上任,他在就職演說中表面上批評了黑田清隆,但事實上延續了黑田清隆的「官有物民營化」策略。不久之後,北海道廳從東京邀請號稱「日本資本主義之父」的企業家澀澤榮一、三菱財閥創業領袖岩崎彌太郎、政治商人大倉喜八郎等經濟界人士前往札幌,就北海道的開發問題進行協商。緊接著1887年,官營札幌麥酒釀造廠無償轉讓給大倉喜八郎,成為如今著名的啤酒品牌「札幌啤酒」;而資本金為26萬日元的紋別精糖製作所以995日元的價格售賣給了貴族投資者伊達邦成。

幌內鐵路也走上了這條「折價民營化」之路。1889年,耗資230萬日元建立的煤礦鐵路改設為私營企業「北海道炭礦鐵道」,股份以不到35萬日元的價格售予日本皇室以及各大貴族、財閥;之後的1906年,藉助日本全國實行鐵路國有化的契機,這些股份又一次被日本政府高價回購。

如同美國開發西部時期一樣,日本的北海道拓殖史充斥著腐敗與貪污,大量日本國有資產流入私人手中,被後來的左翼史學家批評為「日本對於北海道的殖民」。但在數十年拓殖過程中,北海道已經初步具備了近代化農業與工商業,使得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願意從本土長途遷徙定居,形成嶄新的「北海道生活方式」。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的打獵水平怎麼樣?打獵和戰鬥力的關係有多大?
一旦開戰,日本必敗:太平洋開戰前夕的「戰敗報告」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