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陪著我們長大的新年鐘聲,來自這「天下第一名鍾」
文史
05-30
唐景雲鍾——天下第一名鍾,國家一級文物,現珍藏於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鐘身通高兩米有餘,腹部周長近五米,重達六千公斤,鑄造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故名景雲鍾。
從景雲二年開始,這口古鐘一直懸掛在長安(今屬陝西西安)城西的景龍觀。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長興侯耿炳文和西安知府王宗周一同主持,修建了西安鼓樓,將景雲鍾懸掛在鼓樓上。
景雲鍾雖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雨,卻依然保持著優美的音質,雄渾嘹亮,悠揚綿長。
景雲鍾鑄造工藝精美,鐘面裝飾著祥雲、飛天、騰龍、翔鶴、夔牛等圖案。
鐘身上有三十二枚蒲牢形狀的鐘紐,可調節音律。
蒲牢是傳說中龍的第四子,好音喜吼,就以蒲牢形象鑄造鐘紐,古人認為這樣才能使鐘聲響徹雲霄。
鐘身還有駢體銘文十八行,二百九十二個隸變楷體字,是唐睿宗李旦的真跡。
銘文讚美鐘聲——「聾俗聽而咸痊,迷方聞而永悟……風嚴韻急,霜重音新。自茲千歲,從今億春。」
銘文記錄了鑄造銅鐘的過程——「考虞倕之懿法,得晉曠之宏規。廣召鯨工,遠征鳧匠,耶溪集寶,麗壑收珍。」
銘文闡述了景龍觀的來歷——「景龍觀者,中宗孝和皇帝之所造也。曾城寫質,閬苑圖形。」
同時還說明了鑄造銅鐘的意義——「警風雨之辰,節昏明之候……縣(懸)玉京而薦福,侶銅史而司辰。」
銘文書法精美,成為歷代書家爭相臨摹的珍品。
1953年,景雲鐘被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館珍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錄下了景雲鐘的鐘聲,做為新年鐘聲,每年在除夕之夜播放,一直沿用至今。
西安市文物管理局複製了一口景雲鍾,1997年將其懸掛在西安鐘樓,其聲音酷似真品景雲鍾,堪與千年古鐘媲美。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