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與IoT之間差的是數據?揭秘Keep快速入局AIoT的三大絕招

AI與IoT之間差的是數據?揭秘Keep快速入局AIoT的三大絕招

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式迎來拐點,以 AI IoT 為技術基礎的智能物聯網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和變化。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運動健身自然也貼上了 AI 的印記。

Keep 在 2018 年就已開始布局 AI,成立至今,Keep 實現了用戶從萬到億級的飛躍。作為科技行業的後起之秀,Keep 是如何在大浪淘沙的 IoT 環境下,打通 Keep App、智能硬體及運動空間的壁壘,構建完善的運動生態,實現運動科技行業的破局?Keep 在 AI IoT 的布局是如何?帶著疑問,InfoQ 記者參加了 5 月 25 日在北京舉辦的【Keep 技術開放日·攻城獅智能運動體驗專場】,並根據 Keep 技術 VP 彭躍輝、Keep 人工智慧研究院 CV 項目負責人喬偉、Keep 硬體系統部負責人劉煦的現場分享及專訪,整理了部分實錄。

1

數據是個體力活,但缺乏大數據的支撐,AIoT 猶如「無源之水」

過去的兩年是 AI 與 IoT 井噴式爆發的兩年。

但同時出現的,是一種極不合理的相反態勢:AI 技術賴以生存的基礎——大數據的發展卻遠不及預期。

在運動科技領域,國內運動大數據級別大多處於初、中級極端,硬體技術及演算法等客觀條件的制約限制了運動大數據的升級。但作為一家數據驅動型公司,數據對於 Keep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大數據技術在數據採集、存儲分析及流數據處理等維度的應用和發展,我們構建了自身的數據平台架構,精準分析用戶畫像系統以及 AI 系統。

首先,基於自身業務需求,我們將所有業務場景的數據進行匯總,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數據平台。數據平台主要分為五層:數據採集,將 APP 、硬體、線下空間等全域數據打通並串聯;數據管理,管理 Keep 所有的數據資產,建立以業務為核心的數據倉庫,並在數倉的基礎上設置分級的數據安全管理和數據脫敏;數據存儲分析,將所有部門對數據的應用和理解進行共享,解決企業經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主要分為基於 Spark、Hive、Impla/Kudu 等開源工具的離線計算和基於 Storm、Flink、Kylin/Druid 等組件的實時計算;數據輸出,主要輸出 A/B 測試、用戶畫像、用戶生命周期和風險控制等數據產品;數據變現,包括程序化廣告以及個人運動數據分析。

但是,數據平台的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迭代。

一開始,我們會通過建立標準、擴展性好的 SDK 將不同業務的數據彙集,並依次建立數據平台需要的各個組件。

接著需要建立比較完備的管理系統進行數據標準的統一,包括埋點的標準化、指標體系的標準化以及數據應用的標準化。

最後,通過數據分析和演算法講數據的價值賦能給業務,形成閉環。

有了數據平台的支撐,接下來就是如何深入了解用戶。

大家都知道精細化運營是目前企業發展的重要競爭力,特別是對於以用戶為導向的 Keep,及時響應、滿足用戶的需求,建立良好的用戶體系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在數據平台的支撐下,我們利用 AI 結合 Keep APP 應用及智能硬體採集的數據,建立「用戶畫像」體系,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運動體驗。

我們對用戶的社會學屬性,運動偏好等也有精確的理解。我們有不同的運動品類和不同的載體,通過這些品類和載體中能了解更多的用戶運動偏好數據,幫助我們更好地改進產品,提供更完善的智能訓練計劃功能。

下圖是我們的智能訓練計劃功能,通過對用戶運動能力的預測,包括用戶主觀的「自我評估」和客觀的「運動能力測試」,結合智能演算法針對性地給用戶推導計算出適合他的運動方案。在此過程中,主觀的自我評估可以讓我們了解到用戶的一些運動習慣和運動行為,客觀的運動能力測試可以精準獲得用戶運動能力。兩者內容的綜合,就可以判斷出用戶的運動需求、運動條件、運動水平、運動偏好等一系列信息。

同時,我們發現,用戶的運動能力是多樣化的,用戶在運動能力的成長方向也是多樣化的,可能是橫向能力的部分成長,也可能是縱向綜合能力的提升。對此,我們還可對用戶成長路徑進行規劃,建立了「蜂巢結構」。「蜂巢結構」中的每一格,代表的是一群特定用戶的運動畫像,當用戶行為發生變化,他所處的蜂巢位置將會發生變化,訓練計劃也將會相應改變。

之前,Keep 原有的訓練課程是人工編排的。在智能化的過程中,後續我們打造了一套課程自動生成系統,能夠自動地從動作生成一個課程,並根據動作的性別、難度、肌肉點、姿態、容量、休息時長等特徵,制定了一些列的課程生成規則,通過規則生成、篩選出符合邏輯的訓練課程。然後結合用戶畫像和課程畫像, 就能為用戶動態生成個性化的智能訓練計劃,截至到目前 Keep 已經為 100w 用戶定製超過 200w 個訓練計劃。

此外,我們在訓練過程跟蹤和即時反饋上也一直在探索。在硬體上,我們實現了手環的動作識別和動作打分演算法,利用硬體的感測器和心率得到更多用戶的反饋;在視覺上, 通過攝像頭來監測和識別用戶的關節點,通過關節點的運動軌跡來給用戶更多的反饋;在 App 上,我們及時地為用戶調節訓練的節奏,在訓練過程中用戶在遇到某個不適合的動作或身體情況變化時,及時地為用戶做進退階、或者跳過這個動作。

為了讓用戶更能堅持,我們還把具體相同或者相似特點的人聚集起來,相互激勵和相互扶持,讓運動不再枯燥。

根據打造的用戶畫像和課程畫像系統,並在數據以及內容驅動的人工智慧方式下,我們取代了過去由健身教練組織健身課程的人工方法,建立了以內容和數據為核心的運動科技生態。

2

運動科技與 IoT 的結合與破局

當前,在 IoT 的影響下,運動和設備有著自然緊密的結合。但是我們發現,用戶嚴重的碎片化認知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用戶碎片化認知的形成主要因為兩點:一方面是 IoT 的複雜多樣性不能讓用戶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是 IoT 比移動互聯網多一個數量級導致了各種兼容性的問題。對此,在技術方面,我們建立了多通道的通訊模型,通過 WIFI、藍牙等不同的方式連接到手機上,屏蔽底層的複雜性,不需要讓用戶理解鏈接的多樣性;在產品方面,通過用戶的交互以及統一的內容體驗,直接帶領用戶跟隨 APP 運動。

同時,為了依靠優質的技術特點、產品功能,快速吸引用戶,佔領市場,我們還 積極布局手環、體脂稱、跑步機等智能硬體,觸及了以手機攝像頭為載體的機器視覺方面,通過手機攝像頭的視覺反饋對用戶動作進行識別和分析,從而給用戶更多運動指導,使用戶的運動體驗得到更多提升。

以人體關鍵點識別以及動作打分為例,目前,對人體關節點或關鍵點定準定位、以及對人體大動作等複雜場景的追蹤和監測等已成為很多企業攻克 AI 落地應用的突破口。那麼,Keep 如何通過 AI 解決高精度人體姿態識別的問題呢?

我們設計了自下而上的特徵遷移架構,解決高精度的人體姿態識別問題。整體解決思路是這樣的:通過深度學習技術,我們會在在圖片或視頻里抽取出人體相關的一些關節點,基於 video to video 的方式,把光流信息應用到網路中,解決同一關節點的時序平滑問題。並通過運動感測器,配合 AI 演算法及 Keep 的動作庫和數據模型,在捕捉用戶動作軌跡的同時進行標準度打分和指導。比如深蹲動作,有時候人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左右是不是平衡的,或者深蹲的幅度不夠,或者身體不在一個豎直面上,我們會通過關節點運動的軌跡來判斷動作是不是標準的,然後給用戶正確的參考與指導,避免受傷。

另外,跑步路線作為基於 Keep 智能硬體的創新技術之一,它會根據用戶跑步的軌跡自動生成一些路線,當用戶到一個陌生城市時,打開 Keep 就能看到有哪些地方適合跑步。這個新功能裡面主要用到的一項技術是,怎麼把路線生成出來。路線是三維點集聚合的問題,我們用了很多不同的策略來優化。除此之外我們現在路線有幾萬條,怎麼能讓匹配更快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演算法模型找到一個跟用戶軌跡最匹配的一條路線。如果用戶按照 Keep 推薦的路線去跑步,這個創新功能可以判斷用戶的跑步軌跡和推薦路線的相似度是多少。

3

Keep AI IoT 的未來

最後說說 Keep 在 AI IoT 的戰略,因為也會有很多人問我們,如何看待 AI 與 IoT 的關係。

那麼對於 Keep 來說,我們認為萬物相連的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三者是相互協同,缺一不可的關係。

在今後,Keep 將基於 IoT、AI 以及大數據做更多的結合,貼近用戶生活,打造娛樂化的運動體驗,並把更多的演算法落地在 IoT 的設備上,讓用戶真實感覺到 Keep 的訓練計劃是有效的、個性化的。同時,將內容與 IoT 場景更加深入,通過平台整合及硬體加持,傳遞給用戶最準確的信息。

當前,運動領域的智能化已拉開序幕,作為運動行業的領軍者,Keep 將持續構建科技互聯下的運動生態, 帶領全世界的人一起科學運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得知答案。

我們一起期待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OpenResty 完全開發指南:構建百萬級別並發的 Web 應用
NewSQL:雲時代的完美資料庫?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