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不知道多少朋友有過在電影院單獨購買 3D 眼鏡的經歷?

如果你通常也是一時興起去電影院,每次看電影都要買副 3D 眼鏡,那麼你應該和我一樣,從家裡整理出來的 3D 眼鏡可以擺個攤了。

看電影時的 3D 眼鏡究竟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應該觀眾自行購買?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在 5 月 27 日認為,讓觀眾單獨購買 3D 眼鏡,是影院轉嫁自身義務的不合法行為:


3D 眼鏡是觀看 3D 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提供 3D 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消費者按照 3D 電影的票價購買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包括向消費者提供 3D 眼鏡等觀影設施。

然而 3D 眼鏡並不是在中國 3D 電影市場上唯一的一個 bug,3D 眼鏡幾乎折射齣電影工業在新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電影藝術被資本綁架,套上了技術的枷鎖,以及電影院線在過度擴張後的生存窘境。

你怕是不記得當年 3D 眼鏡是要收押金的了

當我們需要花 3-5 元購買 3D 眼鏡時,可能有的人已經不記得好多年前,看 3D 電影是要為 3D 眼鏡支付押金的,2013 年的時候押金高達 100 元呢。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這需要從 3D 放映技術講起。

放映 3D 電影的投影機主要有主動式(又稱快門式 3D)、被動式(又稱偏光式、偏振式)兩種。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 快門式 3D 眼鏡

主動式 3D 通過把畫面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同時通過控制快門式 3D 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得左右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

主動式 3D 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 3D 效果,配合使用的快門式眼鏡成本較高,在 2015 年左右的成本為 200-300 元。快門式眼鏡除了成本高,還需要充電,並且觀眾看久了眼睛會累。這麼貴的眼鏡,為了讓觀眾使用時更加愛惜,當年收押金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國內的影院大多使用被動式 3D 技術進行放映。被動式 3D 放映機價格更貴,但是所使用的 3D 眼鏡就變成了我們如今在影院看 3D 電影佩戴的眼鏡。

現在的 3D 眼鏡不需要充電,成本約為 1-2 元甚至更低。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 被動式 3D 眼鏡原理

有的影院把 3D 眼鏡當做一次性用品來售賣,對外所使用的理由是「衛生問題」。然而在影院經營者看來,這更多是為了節約經營成本。

用影院經理告訴我們:現在的 3D 眼鏡如果要重複使用,就需要使用質量更好的,自然成本也高一些,另外還要有員工專門負責,其中涉及派發、回收、擦拭、消毒、包裝等等工序,在高峰期根本忙不過來,況且眼鏡經常會被劃花等損壞,後續重複使用起來觀眾體驗也不好。

如此一來,對於影院來說,單獨售賣 3D 眼鏡不僅是一個節省人力成本的方式,還是一個額外的收入。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正如影院里售賣的經典零食爆米花,其實是影院重要利潤來源。3D 眼鏡這一項雖然單價不高,但毛利率也高,因此是讓影院、院線開源節流的一個方式。

3D 影片折射影院的艱辛運營

不過在「3D 電影」上開源節流的方式很多,並不僅限於讓觀眾單獨購買眼鏡,比如有的影院會在放映機上使用瓦數較低的燈泡,或者為了提高電影票價把 2D 電影強轉成 3D。

一些影院在放映 3D 電影時為了控制運營成本,還會在放映設備上使用瓦數偏低的燈泡。一般影廳放映 3D 電影可能使用 4200W 或者 6500W 的氙燈,前者價格約為 8000 元,使用壽命 1200 小時。後者價格約為 10000 元,使用壽命為 500 小時。

知乎網友@羅嘯在曾經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一個影院有六個廳,平均每天放映 10 個小時:


使用壽命 500 小時的 6500w 氙燈,平均使用 50 天,一年要 7.3 個燈泡,六個廳就是 43.8 個燈泡,影院在購買燈泡上的成本是 44 萬。使用壽命 1200 小時的 4200w 燈泡,平均使用 120 天,一年要 3.05 個燈泡,六個廳就是 18.3 個燈泡,單個燈泡 8000 元,算下來一年就是 14.6 萬。

僅僅是使用不同瓦數的燈泡,這家影院一年就能節省 30 萬元的成本。這個成本對於普通影院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開支。

另外,近些年來一些電影發行方為了拉高電影票價而強行將一些電影轉為 3D 的行為,正在打擊消磨觀眾對 3D 電影的熱情。

拍攝製作 3D 電影會增加製作方的成本的,然而將電影從 2D 轉製為 3D 的成本就只需要 500 萬左右,強行轉制 3D 的電影,電影票價當然是比 2D 要貴的。但 3D 版本能帶來的收益卻可以多幾千萬甚至更多。這種能省錢還能賺錢的操作,製片方的如意算盤打得真響。需要說明的是,影院播放 3D 電影還要和 3D 技術公司對票房進行分賬。

應該也有朋友和我一樣有過同樣的經歷:買了號稱 3D 電影,端坐電影院,發現居然是只有字幕是 3D 的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諜影重重 5》在 2016 就把不少觀眾「看吐了」,圖片來自:《諜影重重 5》

強行轉制 3D 電影中一些亮度較低的場景,可能會變得模糊不清。如果畫面晃動厲害,看完電影出來有的觀眾可能還會頭暈噁心,把人看吐。當電影藝術被被資本綁架,套上了技術的枷鎖,觀眾也不會買賬。

熱衷於開源節流的電影院,確實在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營收問題。

2019 年以來,國內新增影院 511 家,新增銀幕 3250 個,中國銀幕數量達到 63329 塊,是全球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

雖然上個月《復仇者聯盟 4》的上映讓影院一度像春運,然而這一波熱潮過後,過度擴張的事實背後是「大概一半的電影院是虧損的」。

與此同時,實體電影院也受到了視頻網站這些流媒體的衝擊。不少院線電影在上映不久後,就能夠在視頻網站上通過 VIP 或者支付很低的價格觀看,逐漸有觀眾開始選擇線上觀看。

3D 電影熱潮褪去,裸眼 3D 技術仍未成熟

2009 年詹姆斯 · 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是很多人的 3D 電影啟蒙片。這部將多個奧斯卡獎項收入囊中的美國大片,其更深遠的影響是讓全球觀眾首次體會到了 3D 電影的震撼和魅力。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阿凡達》的上映激活了整個電影市場。中國的電影銀幕數量差不多也是從那時起,進入爆髮式增長,從 2011 到 2018 年間增長了 6 倍多。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 圖片來自:影視產業觀察

然而在近年來,全球多個地區的 3D 電影票房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去年全球 3D 電影票房為 67 億美元,佔全球票房 16%,較前一年下滑了 20%。其中北美地區的下滑 34%,亞太地區下滑 14%。

特殊的電影引進、票房分賬方式,讓 3D 電影在過度擴張的國內影院中大行其道。參差不齊的 3D 製作水平,一面在刺激觀眾的視聽,一面也在破壞觀感,進影院看電影就是為了休閑娛樂,總不能變成一場關於 3D 觀感體驗的豪賭。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 北美 3D 票房從 2010 年開始下滑,圖片來自 Variety

除了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逐漸對製作 3D 電影持有更保守的心態,國內不少 2D 電影憑藉劇情和製作也有很不錯的口碑。一些國產大片也逐漸回歸心態,製作 2D 電影,而不是強求 3D 發行。

這項技術可以為觀眾提供更為沉浸的觀賞體驗,那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不戴眼鏡看 3D 電影呢?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目前比較流行的兩種裸眼 3D 實現方法,分別為光屏障式技術和柱狀透鏡技術。但這些技術仍存在可視角固定的問題,也就是,這種裸眼 3D 只能從單個視角(單人)觀看,而且在看的時候還不能隨便動。

與影院 3D 技術有關的研究一直在進行,但如何將最新的技術在電影工業中應用,為全球觀眾提供圖像清晰流暢的觀影體驗,依然是一個有待攻克的難題。

3D 眼鏡應該由影院提供,還是觀眾自行購買呢?

▲ 卡梅隆,坐在《阿凡達》電影中的裝置上,圖自 《紐約客》

《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等電影人依然看好 3D 技術,為了在《阿凡達》續集中讓觀眾體驗裸眼 3D 技術,這部電影一直在跳票。最新定檔上映時間為 2020 年 12 月 18 日,至於是否還會跳票,就要看卡梅隆和他的技術團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窺視未來飛行:2040 年挪威國內航班都將使用電動飛機
中國即將推出無人機送貨服務,問題是速度真的比之前快嗎?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