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壺的一些誤區,以及如何看懂紫砂壺泥料好壞
朱泥是紫砂泥料中常見的一種泥料,一直以來受到大家的喜愛。向來有『無朱不皺』、『無皺不朱』的說法,從某些方面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絕對的。褶皺,被很多人作為挑選朱泥的重要參考依據。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褶皺作假已經比較普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紙或者布包裹壺的生坯產生紋理,製造出褶皺效果,這種褶皺表現較為粗大且不夠細密。
所以我認為憑褶皺就來判斷是否為真正的朱泥是不夠準確的。因為調砂的朱泥壺,收縮比變小,皺褶自然少。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調砂?在此做個簡單介紹,調砂是一種自古就有的練泥方式,特別是朱泥這種燒成收縮比率比較大的泥料,在泥料中調砂後可以增加泥料的骨力,提高可塑性。調砂後的朱泥就比較容易做稍大一些的器型了。另外我們也可以看看明清優秀的傳世朱泥作品是比較少出現皺的現象。所以不能說這個朱泥壺沒有褶皺,它就不是朱泥壺。
接下來再跟大家來說說如何看懂紫砂壺泥料好壞
購買紫砂壺最主要是看泥色,紫砂壺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製作的原材料紫砂泥料的優越性,評判一把紫砂壺的好壞,首先在於其用的泥料品質。
好的紫砂泥應該具有「色不艷,質不膩」的顯著特性。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紅泥,綠泥,段泥等品種。真正的紫砂壺是用燒制後具有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做原料的,這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氣性,並且有一定的吸水率,用手摸有細而不膩的砂質感覺。
很多新手會認為泥料看起來亮的紫砂壺就一定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原礦的紫砂壺燒出來並不會很亮,反而一些加入玻璃水高嶺土作假的泥料看起來倒是會比較亮。很多新手往往吃虧最多的也就是在這些地方。
很多壺友經常問我哪種紫砂泥料最好?其實這個問題很難說,因為泥料的品種有很多種,每種泥料都有它的特性,很難來進行直接的比較,也很難有個權威的參考標準。只能說,通常,好泥料的壺養成包漿的速度要比普通泥料養成的速度快,養成的包漿效果也更厚重。其實一把壺養的好壞,泥料是最重要的因素,好的料養出來的壺肯定會很漂亮,反之泥料不好,花很多心思去養,卻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更不會完全展現出紫砂的素雅溫柔的那種美。
泥料的鑒別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是沒有什麼速成的方法在短期內能讓你徹底學會的,都需要長年累月經驗的積累。另外有些壺友對新泥和老泥很糾結,這往往存在誤區。其實紫砂壺的形成到今天都經過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其實都可以說老泥。而很多人把一些顏色較深的泥料就稱為老泥,我認為這也是不太恰當的。我在前面的文章:《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是真正的老紫泥?》一文中有過闡述。就泥料的陳腐方面,從理論上來說泥料的陳腐期越久越好,陳腐時間長的泥料相對於陳腐期短的泥料要溫潤,可塑性要高一點。通常沒有進行陳腐的泥料製成的紫砂壺燒出來沒什麼水色,比較難看。而陳腐過的泥料製成的紫砂壺燒出來會有水色,比較好看。
最後再給大家提供幾個判斷紫砂壺泥料品質的經驗:好工不差,做工精細的紫砂壺,泥料一般不會差到哪裡去。就如同中國的四大名綉,沒有哪個人會去把很精美的花綉在麻袋上。好泥不細,紫砂壺之所以被大家喜好,正是由於它有「紫玉金砂」的美稱,大家都喜歡這種金砂若現的美感。倘若把好的紫砂泥料加工成非常細的泥料,首先從可塑性來講就不利於製作成型,透氣性也會大大的降低。另外也沒有了那種質感美,那就和其他地區產的陶壺沒什麼區別了,那就不如乾脆買陶壺了。
關於泥料方面的話題,老李今天就跟大家簡單的聊到這裡,期待隨時和您交流探討。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