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流沙河:為什麼我不敢吹捧《易經》

流沙河:為什麼我不敢吹捧《易經》

撰文/流沙河,詩人

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九五:夬履,貞厲。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流沙河先生書

流沙河先生書

下面講爻辭。

第一爻,「素履,往無咎」,告訴了我們為人處事以本來面目示人,就是我們說的素麵朝天。不做過場,不做假,老老實實的,用自己的本來面目去處事,就「往無咎」。今後這樣下去,就不會有過失,因為是「素履」,就那個的鞋子上面沒有綉很多花,沒有很多裝飾品,是很簡單的鞋子的本來面目,走到哪裡都行得通,叫「素履」。所以這個已經有象徵意義了。

為什麼要用「履」?是因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於腳所踏造成的,人活在世界上每一步就是自己在走路。有幾種走法:有一種就是走一步換一雙鞋子,人家也弄不清楚你到底是怎樣的;有一種就是本來你就是那個鞋子,很樸素地示人。所以「履」在這裡有什麼意義?有人生實踐的意義。就說你踏出什麼樣的腳步,你一定要老實,你不做假就絕無問題。這和前面的卦辭就聯繫起來了,卦辭說的只要你是無心的,就踩到老虎尾巴,人家都能夠原諒你。那麼,第一爻的意思就是這個,這裡用了鞋子,但這個鞋子已經有象徵意義了,是指你的腳之所踐,要真實、老實。

第二爻,「履道坦坦」。「履道」就是走道,走路的專門的通道叫做「履道」,也是人生的道路。人生的道路本來是坦坦平平的,如果你遭遇到什麼,那都是你自己的問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什麼叫「幽人」?兩種人,關在班房裡的叫「幽人」,第二就是倒霉的人就叫「幽人」。

「幽」是黑暗中,光線不好叫「幽」。如果處境不好的人抽到這一卦的這一爻,那麼他所要問卦的結局,「貞」就是問卦,都是吉,都是好。

這個很難說,你遇得到遇不到這一條,都是問題。因為戰國時候,算命是把簽拿來搖,搖到哪一支簽落下來就相對於哪一卦的某一個爻,所以這是未可知的。這是第二爻。

解字,流沙河先生書

第三爻,「眇能視,跛能履」。

「眇」就是瞎子,一個瞎子他居然在那兒綳起,他說我能看好遠哦,我的眼光高瞻遠矚,結果他是個瞎子。「眇能視」,「能」是他自己誇他自己能,就說你們誰說我瞎?我看得清清楚楚的,觀點明確、正確,當然我就看得很遠了。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個瞎子,他說他能夠看見。

「跛能履」,明明是個跛哥,大家看著他走路都是屁股一撅一撅的,替他惱火,他說我走正步走得很好,我還跳芭蕾舞呢,他說他能夠走出標準式的路,穿起鞋子他就能走。沒有辦法,他的自信心有那麼強。你提醒他:你怕看不清楚哦。他說我怎麼看不清楚?你怕是不能走哦。我怎麼不能走?好,那就走嘛,這哈,走出去,「履虎尾」,「bang」一下把前面老虎的尾巴踩到了,不管它是紙老虎還是真老虎,這下就不得了。就「咥人凶」,那個老虎馬上就要吃人,曉得不。這下惹到禍了,「履虎尾,咥人」,「咥人」咬到人了,就「凶」。

就說你遭了凶了,原來人家勸你,說你明明是個瞎子,你說你看得見,明明是個跛子,你說你會走路,走標準路,走得好,這下安逸了,拿給老虎咬著了。這是一句。

後面這一句是兩個事情,前面是喻體,後面是本體,前面這麼多是拿來比喻後面的,比喻後面什麼事情呢?「武人為於大君」,明明是一個武棒槌,文化都沒有,懂不到多少事情,要想當國王。「武人為於大君」,「大君」就是君主中最大的那個就叫「大君」,這是一個武棒槌能夠當的嗎?這種行為在春秋戰國史上經常發生,一些小的諸侯國里對不對就有某一個軍事首長發動一場兵變,就把文官的權奪過來了,就叫「武人為於大君」。這種行為跟那個瞎子冒充能望遠,跛子誇耀自己能走路一樣的,總要踩到老虎尾巴,遭咬著了才知道兇險。

《易經》的這條是很詼諧的,它把一些很複雜的社會現象,用那些文盲都懂的比喻,用那些很淺顯的比喻,來加以說明。那麼如果你去算命,落出的簽是這條爻辭,那算命的就要提醒你了,就說你老兄恐怕應該虛心一點,今後不要去充能幹,說自己能夠望到千里之外,也不要充能幹說自己能夠跑馬拉松。你自己要小心,如果你再吹牛,那麼以後你要惹大禍,遭老虎咬。那個算命的他就會這樣告訴你。

如果一個家庭婦女搖到了這個簽,那個算命他就會變一個說法,哎呀,他說的,你在你們家中不要充能幹,說你又會做麻婆豆腐,又會做獅子頭,結果你弄出來的那個豆腐難吃死了。如果你是一般的家庭婦女他就從這個角度說,說你不要跟你的婆婆、嬸嬸比什麼長短,不要去誇耀自己能幹,一樣的,他都能給你找到說法。

如果是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搖到這一支簽,他就會說聽說你到處講課,但是你要知道你所知也很有限,你不要在那兒吹只有你講得好,更不要去詆毀其他任何一個老師,謹防人家揭發你,說你的那一套都是站不住腳的。

所以算命這種才能並不是人人都有,《易經》提供的這些爻和卦的辭條全部是要活學活用。這個《易經》你非要活學活用不可,比如警告人家「武人為於大君」這個,如果我是一個婆婆奶奶,你警告我這個,就風馬牛不相及,所以就要變通一個說法。

「履虎尾,愬愬,終吉」。你惹了大禍,把老虎尾巴踩到了,你嚇得瑟瑟的抖,「愬愬」,你嚇得瑟瑟的抖,我們說發抖用「瑟瑟」兩個字,那個「瑟瑟」和這個「愬愬」都是以音求字,不一定要寫成某個字,它的音就是表示發抖。

那麼,你不幸把老虎尾巴踩到了,惹了大禍,但是你表現得很恐懼,還是過得到關,人家不會一直把你拿來開檢討會,人家說那個老幾嚇得那個樣子。就是嘛,我就曉得,原來有一個老同志,他一貫亂搞男女關係,有一回在西安被派出所抓了,電話都打到單位來了,他就是老啊,牙齒都吃黃了,曉得「愬愬」。他就馬上把頭髮剃成光頭,衣服也都換了,把衣服換成那種農民穿的質量很差的,現去做的或者收荒攤子上買的,他回來就這麼低著頭,又流鼻涕又哭。哎呀,我說我惹那麼大禍都沒有這樣!他們就知道「愬愬」,這個叫重在表現。

所以《易經》的這個東西,很容易導致人們作假,明明是故意去踩老虎尾巴,踩了以後就忙著檢討,嚇得抖,又說自己太昏了,又怎麼怎麼樣的,結果就過關了。這就是我不敢對《易經》加以吹捧的原因,人家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東西。

流沙河先生,圖片提供:麓客學社·鐘鳴翔

第五條爻辭,這個字究竟讀什麼音把我苦慘了,這個字本來是一個象形字,畫的是用刀把人砍成兩半。你好生想,「決裂」的「決」右邊就是這樣寫的,那邊蹴兩點,「決」就是弄成兩半截,斷絕了,所以這個字看起來很可怕。我拿到就不知道這個字究竟讀什麼?讀成「快」嗎?讀成「塊」嗎?讀成「決」嗎?我都弄不清楚。看那些前輩研究家也沒有給我們一個指示。

我們要曉得《易經》是低文化的作品,經常寫白字,結果這個字我後來審了半天,就是一個「缺」,缺少的「缺」。什麼叫「夬履」?

鞋子是一雙,掉了一隻,就缺了一隻,那麼,這個鞋子,你好生想,掉了一隻鞋子絕對是很不吉祥的事情。中國人相信配成對才吉祥,東西出來是一雙。扯單了,剩下一隻鞋子沒有任何用了,穿也不能穿了,人就不能走路了,不能走路就不能行動了。所以鞋子丟失了一隻,你去問卦的時候,你去「貞」,「貞」就是問卦,它的結局是「厲」,很兇。你這個事情,很不妙,因為掉了一隻鞋子,找不到了。「貞厲」,就說你所貞問的,你所來問卦的結局是「厲」,很不妙。

那麼它就是「缺」,所以我大膽讀的音就是「缺」,後來看前輩呢,沒有一個這樣解釋。我說是不是我太姦猾了一點?來就曉得這個字要讀成「缺」。其實也不怪,是由於那些最早靠《易經》吃飯的算命瞎子要這個背抄本,抄本就有專門抄手來給他抄,抄手就嫌筆劃麻煩,那個「缺」字就他把左邊省了,只給你弄一個這個「夬」。

後來就說的《易經》高深得很,玄妙莫測,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曉得精深成什麼樣子!他們怎麼都沒有想過。以為《易經》是一群聖人、高文化的人專門研究出來的,結果不是。看中間那麼多錯別字,說來就叫通假,同音假借字,其實就是寫的白字,是因為那些抄手以此為職業,專門給人家抄書的,盡量把筆劃簡省。遇到這個「缺」字,他把那邊的筆畫,一畫、兩畫、三畫、四畫、五畫、六畫,就把那邊的六畫,給你省了。這樣讓後人不知所以。

最後這一爻更加證明了我的觀點。「視履考祥」,我去參考了從《十三經註疏》以來的各種說法,終於發現「視履考祥」這四個字。先說「視履」,是什麼意思?是借用字,專門指每一年各級官員們要看望自己那一級的國老,什麼叫國老?離退休的老人。要去看望退了休的老人,每年有一天各級官員都要去看相應級別的離退休人員,把禮品帶去。或者是比他低一級,開個座談會,看看他們有什麼意見,就叫「視」,「視」就是「看望」。

「履」,可能這個瞎子的讀音不準,「履」是借用字,是借的一個什麼字呢?禮義廉恥的「禮」,他讀「lv」。鬧了半天,這個就和「履卦」毫無關係了,他是說的「禮」,什麼叫「禮」?去看望這些國老,要行一定的禮儀,要給他們足夠的尊敬,按照規格他們應該享受哪一種尊敬,就是「禮」,結果就用這個「履」來代替。是因為算命瞎子認為這兩個字的音是一樣的,管你哪個字,就把這個「履」當成「禮」,禮貌的禮,禮節的禮,都是指的看望老人。這是一件事。

第二,「考祥」,這個「祥」又是一個借字,這個「祥」就是借的這個字,就是孟子說「謹庠序之教」。

原來各級單位都有庠和序,最初還不是學校,最初就是養老所,就是離退休人員的養老所,就叫「祥」,也叫「序」。由於他們是前輩,有很多經驗,所以最初他們擔任教師,有什麼事情要到庠序來,給年輕人,教他們。庠序又叫鄉校,鄉校就是國家辦的農村基層學堂,因為什麼呢?裡面全是老人,老人的意見多,他們會給當地政權提出各種意見:最近你們誰又不行了,你們應該把什麼管一下,結果就起了參議院的作用,所以這個「庠序」又是一種議院。鄭國的子參,他就不準人家毀掉那個鄉校,說那個鄉校是聽取意見的地方。

「考祥」,「考」就是問,去問什麼呢?在養老的地方問,就說大家有些什麼意見,問這個就叫「考祥」。

「視履考祥」,「視履」是兩回事,「視」是去看望,「履」是行禮,去給他們行禮。「考祥」,還要問他們這個鄉村議員這些大佬們,你們有些什麼意見需要提。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有時候都覺得我們不耐煩了,如果這個「履」就是「禮」,那你乾脆寫成「禮」好了。結果它又是這樣麻麻咋咋的,所以《易經》就是極不完善的,而且這種不完善在中間有大量的錯字、白字、代用字,都和低文化有關係。

「其旋元吉」,就說官員們到這些老人這兒來慰問了以後,聽取了意見,還喊文書記錄下來以後,結果萬事大吉了。「其旋」就是回來,回來就「元吉」,一切都滿意了,老人們再不提什麼意見了,這個就可以看見官場的這一套敷衍、這一套表演,從戰國的《易經》就有了。地方官員說感謝各位老同志很多的寶貴指示,但回去沒有哪個放在心頭。「其旋元吉」,「元吉」就那頭不鬧了,他們不給上面反映說我們本縣的方針不對了。這個東西太可笑了。

所以這些東西,看你怎麼講,如果你把它當成非常神聖的東西,確實就和實際狀況不同;如果你去解剖中華文化,你會看到更深層的意義。

(易經破迷·第八講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洗衣服捐建中國教室,黑幫千里飛符殺人,美國華人走過的路

TAG:騰訊大家 |